一,普通结构体类型
二,位段类型
三,枚举类型
四,共用体类型
1,结构体的内存管理
首先,要提醒的是,结构体的内存存储不单单是顺序存储,在计算机的内部,结构体是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存储的,我们观察以下代码:
#include
struct s1
{
int a;
char n;
char m;
}arr1;
int main()
{
printf("%d", sizeof(arr1));
return 0;
}
经过上面现象分析,结构体中的成员在存储的时候具有不一样的存储形式,下面就跟大家详细讲解一下结构体成员和结构体是如何存储的。
结构体在内存中的存储是按照一定的对齐规则,在了解对齐规则之前,我们要先明白结构体中的偏移量。偏移量是数据在内存中所对应结构体起始地址的偏移位置。例如,数组a中,a[0]的偏移量为0,a[1]偏移量为1,a[2]偏移量为2。用offsetof函数可以查看对齐数,其中,offsetof函数在头文件
#include
#include
struct s1
{
int a;
char b;
float c;
}arr;
int main()
{
fprintf(stdout, "%d\n", offsetof(struct s1, a));
fprintf(stdout, "%d\n", offsetof(struct s1, b));
fprintf(stdout, "%d\n", offsetof(struct s1, c));
return 0;
}
2,结构体的对齐规则
结构体内存的对齐规则如下:
1,结构体的第一个成员放在与结构体变量的起始偏移量为0的位置
2,从第二个成员开始,往后的每个成员都要对齐到对齐数的整数倍。(对齐数:结构体成员自身大小和默认对齐数的最小值,其中,在VS编译器上自动默认对齐数为8,gcc编译器没有默认对齐数,对齐数就是各成员自身的大小)
3,结构体总大小为各个成员中最大对齐数的整数倍。
4,如果有嵌套结构体的情况,嵌套结构体对齐到自己的最大对齐数的整数倍处,而结构体的总大小是最大对齐数的整数倍。
接下来我以详细代码的形式跟大家讲解,其它情况同理。
#include
struct s1
{
int a;//对齐数4
char n;//对齐数1
char m;//对齐数1
}arr1;
int main()
{
printf("%d", sizeof(arr1));//输出8
return 0;
}
然而,结构体采用这种对齐规则其实是拿取空间来换时间效率。在32位机器上(4字节),机器一次性读取4字节的数据,即通过4个地址线引用,如果没有这种对齐,当读取的数据所占用的内存不在机器所一次读取的范围时,机器还要再次进行读取操作,这样的话时间效率将会浪费,而当有这样的对齐规则时,机器将会一次性的读取数据,时间效率将会提高,但会空间效率将会浪费。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结构体的内存对齐是拿空间来换取时间的做法
细想看来,如若我们我们既要满足对齐,提高时间效率,又要节省空间,我们要在结构体的成员所占空间小的尽量集中在一起,因为,空间小的成员,它的对齐数较小,可以在部分情况下节约空间。代码如下:
#include
struct s1
{
char a;
int b;
char c;
};
struct s2
{
char a;
char b;
int c;
};
int main()
{
fprintf(stdout, "%d %d", sizeof(struct s1),sizeof(struct s2));
return 0;
}
3,结构体的对齐数
经过以上的讲述,不难发现,如若对齐数不同,结构体的内存大小将会不同,而某人对齐数我们可用#pragma这个预处理命令进行修改。修改的形式为#pragma pack(n),即修改默认对齐数为n。我们还拿以上代码进行演示:
#include
#pragma pack(1)//修改对齐数为1
struct s1
{
char a;
int b;
char c;
};
struct s2
{
char a;
char b;
int c;
};
#pragma pack(8)//修改对齐数为8
int main()
{
fprintf(stdout, "%d %d", sizeof(struct s1),sizeof(struct s2));
return 0;
}
1,位段的形式
位端也是运用结构体的结构形式,但与结构体有两个不同:
1,位段的成员必须是整型家族的类型,即可以是int,unsigned int,signed int,char,signed char,unsigned char。
2,位段的成员名后边有一个冒号和一个数字,这个数字表示此成员所占的比特位大小,若有数据不加冒号和数字,则内存大小按照正常形式所占用
位段的表现形式如下:
struct a
{
int a : 2;//a占2比特位
int b : 5;//b占5比特位
int c : 10;//c占10比特位int d;//按正常形式,占4字节
};
2,位段的内存分配
位段在内存中是按照变量类型开辟的,int型开辟4字节,char型开辟1字节,然后查看开辟内存是否够后面成员所占内存的需要,如若够用,则系统不会再次开辟空间,用上一个所开辟的空间,如若不够用,则再根据成员的数据类型开辟空间。注意:虽然系统是根据成员变量类型来开辟空间的,但是成员所占的而空间大小是冒号后面的那个数字,如若数据太大,占用的空间不够用,则会在系统中当数据转换成二进制时,根据二进制的形式丢掉多余的数据。如图:
枚举类型是限定有限个数据,例如星期几这类可以一一列举出来的变量类型,对于这些情况,我们就可考虑使用枚举类型惊醒求解。枚举类型的形式如下:
enum color//枚举变量enum color的声明
{
red,//默认值为0,此数值可以修改
blue,//默认值为1,此数值可以修改
yellow//默认值为2,此数值可以修改
};
enum color a, b, c;//定义枚举变量a,b,c
要说明的是,枚举类型没有太多细节,处理以上的结构式,其它的基本与结构体一样,只需明白以上的知识点即可,我就不做过多的说明了。
1,共用体的特点
共用体也叫联合体,联合体的成员和整个共用体是共用同一块内存空间的,这样,一个联合体变量的大小至少是最大成员的大小,因为联合体至少有能力保存最大的那个成员的数据。
联合体的结构式:
union s1//共用体类型
{
int a;
char b;int c;
};
union s1 m, n;//建立n,m共用体变量
在以上代码中,共用体和数据a,b,c共占用一块内存空间,也就是说他们的起始地址是一样的。代码如下:
#include
union s1
{
int a;
char b;
int c;
}s;
int main()
{
fprintf(stdout, "%p\n", &s);
fprintf(stdout, "%p\n", &s.a);
fprintf(stdout, "%p\n", &s.b);
fprintf(stdout, "%p\n", &s.c);
return 0;
}
所以,当共用体其中一个成员数据改变时,去其它成员的数据也会随之改变。如图所示:
2,共用体的大小计算
根据共用体的特点我们知道,共用体整个大小必须大于或等于最大成员的大小。共用体的最终内存空间并不简单等于最大成员的内存空间。
当最大成员的大小不是最大对齐数的整数倍时,就要对齐到最大对齐数的整数倍,如下:
#include
#include
union s1
{
char a[6];//占6字节空间,对齐数为1
int c;//占4字节空间,对齐数为4
}s;//最大内存为6字节,但最大对齐数为4,要对齐到4的整数倍,所以为8
int main()
{
s.c = 0x01050408;
fprintf(stdout, "%d\n", sizeof(s));
return 0;
}
当最大成员是最大对齐数时,共用体的大小为最大成员的大小,如下:
#include
union s1
{
char a;//占1字节空间,对齐数为1
int c;//占4字节空间,对齐数为4
}s;//最大内存为4字节,最大对齐数也为4,所以为4
int main()
{
fprintf(stdout, "%d\n", sizeof(s));
return 0;
}
总:有关结构体类似的式子的要点以及内存管理的注意点已经讲述完了,学习这些知识是为了如何灵活并巧妙的为今后复杂的问题进行运用,在C/C++中,地址和内存管理的运用比较复杂,在以后深入的学习中,基本都是要通过这样的复杂空间管理来进行地址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