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额尔古纳河右岸》

纸书读来自然有份沉静,而这本书更有些吸引力。于是周末就一口气读了这本书。

故事用倒叙手法,以最后一位游牧民族鄂温克酋长女人的视角,讲述了这个中国原始状态生活民族由常年林间游牧打猎逐渐到走向下山进乡镇定居的前后跨度90年的历程。

故事充满特有魅力。额尔古纳河右岸,原始状态的生活:树木搭成的三角状能从中间一孔看见星空被称作希楞柱的房子,群体共同打猎共同分享食物,放养驯鹿为生,随着季节不断林间迁徙的原生状态,独特神奇的萨满文化,淳朴而良善的家人相处,友情亲情爱情各种讲故事的元素齐备,还有宏大的时代背景,从无忧无虑的原始生活到现代文明袭来的影响以及抗日战争和之后的中国社会变迁的演变,小说一读上手就能吸引人一直读完。

外部世界的现代文明在不停前行,坚强挺立的最后部落文化逐渐走向瓦解,这是不舍和必然的过程,舍得生疼。人们更加愿意住屋内可自由看天的希楞柱,年轻人急切出走,老年的一帮人不愿意离开。走了的又回来,不愿意在固定不能动的屋子里生活,更愿意呼吸山林间新鲜的空气,不愿意在各种一成不变的稳定性中久呆,连圈养的驯鹿也拒绝投喂的食物而逐渐消瘦,想念可以食最新鲜的蘑菇喝草木上的露珠自由自在的日子。于是出走又回归,却发现哪一种状态都是再也回不去了的一种念想。

也许这是人类前行原本的一种样态,不管愿或不愿,人们在趋势里从不理不解,对抗走近,无察觉融合,到最后谁也看不见什么的时候,就是完成一项改变的历程,人们总是在与环境冲突与抗争中达成新的和解与平衡中前行。书中有一处说到一个叫靠老宝的存储与驿站结合的东西,有点儿仓库的意思,记录如下

靠老宝描述

改变中舍掉自己的舒适区,接受更文明的一些新事物让人看见进步,比如部落里的孩子开始接受教育,比如去萨满近科学的医疗让很容易逝去的生命活下来,但是也让人感觉大批到来的伐木工人对世代游动山林的氏族生活的一种打扰,这里让我想到了捷克著名绘本鼹鼠的故事。在现代城市建设推进中,轰隆隆前行的挖掘机让这些无忧无虑生活的林间尤物们瞬间失去了家园。 没有了生活栖居地的它们四处流浪,无处藏身的这些人类伙伴们让人怦然触动,现代文明的推进显示出暴力强劲的一面,一种生活就一定比另一种生活更高明?

当然,时间自有一种力量,那就是推动人们走在对的大趋势里,不对的最终总能纠正,如果没能纠正,一定还没到最后。离开自己的精神家园,舍弃的生疼,但纠结之后最终也还是亦步亦趋走在了一条看上去充满科技进步和现代文明的路上了。

几十年间一个原始部落走进了现代文明社会,从以打猎为生用萨满跳神治病用刻刀做记号交流到现代人坐着高铁行走用着智能化家电生活享受数字化手机通讯,一下子实现跨越千年。

几十年的跃迁浓缩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千年 ,也让人清晰看见一个微缩图景的人类社会的演变史。人类实现自身文化迁徙演变中对置身于的现实世界的充满取舍,在舍弃与保留中,对与不对必然充满辩证,答案从来不唯一。我想是不是慢一点儿的行走,这样让人有足够的时间再怀念一些从前,有更足够时间完成新生活的切换更好一些?人们建构了文明新生活也亲手毁灭的旧生活一定落后?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快与慢都有道理,对与错均是一种符号。君不见,我们嫌弃用刻记号来发信息的时代和写短信打视频通语音迅捷完成通讯的今天,是否你觉出了今天更轻松?我们是不是也深陷信息包围了?先进与落后的答案从来不唯一。

作家迟子健在后记里写下成书的过程:长大于黑土地的她,从小就见惯了山林中刻在树木上的若干怪兽头像,她知道那是附近游猎的少数民族生活的印记。她形容他们似是山间的一股清泉,充满活力又是那么的寂寞。随着伐木工人进驻山林大规模采伐林木逐渐稀疏,猎物锐减,游猎的鄂伦春与鄂温克族人生活逐渐限于困境。写作缘起于报纸上一则关于鄂温克族女画家意外离世的消息,朋友提醒她可写。随后又在澳洲的达尔文市采风时,得以见到当地的土著人一对夫妻在街头大打出手的事情,她观察了很长时间,听不懂女人的诉说但看得出感情真切,她一次次扑打没有任何反抗的男人,男人将手中肮脏的塑料袋递给女人让她吃一点儿食物。没有任何一件行李的他们似乎是一道让人围观的风景。但,更似乎是所谓文明人与土著人谁也没融合到谁的世界。

在海拉尔遇见的鄂温克小说家淡出文坛偏安一隅专门研究文化史学,在他鼓励作者下去看鄂温克族定居点。在内蒙古根河市的时候发现大量闲置的房屋鹿舍,知道人们又回归猎民点,在两天寻访猎民点中与他们接触,交流观察,喜怒形于色,包容和温暖的能歌善舞人们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随后又去访问离世女画家母亲,写一部书的种子就这样发芽了。历经三月集中阅读鄂温克族历史和风俗史料的研究,记下了几万字的笔记,确定了书的标题。

开头她写下: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他们看老了!这个开头瞬间把人代入到一个讲故事的语境,有故事性有文艺范儿又有厚重感的起头,瞬间释放出让人一睹为快的磁力。

喜欢她对写作过程的把握,在回到家乡那个小城自己的住所书房里,每天八点起床早饭,清理房间后写作到中午简单午餐午睡后接着写,晚饭时间去到妈妈那里一顿美食加几杯红酒过后,又回到家创作俩小时,这样写了两个月之后完成了初稿。之后在青岛海洋大学完成了二稿,对伊芙琳的形象有了很多改动,在收获杂志发表之后,编辑建议下又用了十天重新回归体验对话书中的人物,最终对对叙述者“我”的形象做了大的调整,得以成书。

一部好的作品,经过处心积虑地筹备,厚积薄发的准备,一气呵成的撰写,最终三易其稿先完成再完美用推倒重来的勇气终于写成。这种大块时间工作的模式让人看见了专业写作的一个典型姿态。

这部作品成书于2005年,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额尔古纳河右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