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岁的石老人回家“过节”了

原来的石老人

10月2日晚,青岛经历了一夜雷声,地标式自然景观“石老人”于3日凌晨4时发生坍塌,老人的“头”和“胳膊”都不见了。

现在的石老人

"石老人"是一个高达17米的海蚀柱,在石老人村西侧海域的黄金地带,距岸百米处,从东北方望去,形如一位左手托腮,注目凝神端坐于碧波里的老人,人称“石老人”,是众多游客来青岛拍照打卡的网红地。

关于“石老人”,还有一个凄美动人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海边的渔村里,住着一户人家。男人靠捕鱼为生。他有一个美丽的女儿,父亲把她当成掌上明珠,含辛茹苦的拉扯着她,父女二人相依为命。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龙太子突发奇想的要到海面上玩,他没有兴风作浪,只是悄悄的浮出水面。他看到了赤着脚正在岸上晒渔网的少女。于是,龙太子把少女抢进了龙宫。

可怜的老人日夜在海边呼唤,望眼欲穿,不顾海水没膝,直盼得两鬓全白,腰弓背驼,仍执著地守候在海边。后来趁老人坐在水中拄腮凝神之际,龙王施展魔法,使老人身体渐渐僵化成石。

女儿得知父亲的消息,痛不欲生,拼死冲出龙宫,向已变作石头的父亲奔去。她头上插戴的鲜花被海风吹落到岛上,扎根生长,从而使长门岩、大管岛长满野生耐冬花。当姑娘走近崂山时,龙王又施魔法,把姑娘化作一巨礁,孤零零地定在海上。从此父女俩只能隔海相望,永难相聚,后来人们把这块巨礁称为“女儿岛”。

虽然只是一个传说,但是父母与子女的情是永恒的、真挚的。它不仅是父女情的代表,也承载着青岛人的善良本性。

“石老人”虽然只是一个海蚀柱,但是他在青岛人的心中已经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老人,而一代一代的青岛人不正是他的儿女吗?老人在默默见证儿女的成长。

我们都知道,子欲养而亲不待,风欲静而风不止的道理。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现在这种结果,早在很多年前,就发现石老人不时有石块落下,相关部门也做过论证。但是不该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朋友圈里有人说:“海未枯,石已烂”、“也许老人等到了他的女儿”、“来自于自然,回归于自然”等等,这也许是一种无奈的表达吧。

今天是重阳节,我们到真得希望是因为“石老人”的女儿终于回到了家中,老人不用再守候,回家与女儿团聚了 ,这是我们都希望的美好祝愿。

重阳节有享宴祈寿的习俗,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重阳节与国庆节相遇,希望年轻人多回家陪陪老人,陪老人说说话,吃吃饭。父母陪我们健康成长,我们陪父母快乐地变老。

错过是永远的遗憾,石老人的坍塌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希望这种遗憾不再上演,希望我们与父母间不再有遗憾。

真得希望“石老人”与女儿团聚之后,依然会回来,因为他是青岛儿女的灯塔,他的伫立是青岛儿女永远的归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6000岁的石老人回家“过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