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系统菌群之五】生殖系统菌群在人类疾病中的作用

栖息在女性生殖系统(FRS)的微生物群落中大多数微生物都是低毒的,个体物种很少引起健康人感染。然而,它们可以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身上引起疾病。

1.      生殖系统菌群个别成员引起感染

能够在健康人中引起疾病的FRS微生物群成员是无乳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

1.1.     无乳链球菌是新生儿和FRS感染的一个重要原因

无乳链球菌,又称B族链球菌(GBS;图1),是发达国家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感染性病原菌。在发达国家,约有0.05%的新生儿受到影响。在发展中国家 在发展中国家,GBS新生儿疾病的发生率比发达国家高约6倍。

图1 无乳链球菌

GBS也可引起孕妇和非孕妇的感染,尤其是老年人。感染类型包括尿毒症、绒毛膜羊膜炎、子宫内膜炎、伤口感染(与剖腹产或会阴切开术有关)和产褥期败血症。此外,在怀孕期间染上GBS的妇女,死胎和早产的风险增加。25%-35%的孕妇FRS(通常是阴道)或GIT中存在GBS,大约50%被定植妇女将该微生物传播给新生儿的GIT或上呼吸道。虽然这些新生儿大多保持健康,但有1%至3%的新生儿会发生肺炎、败血症或脑膜炎。当疾病在出生后6天内发生时,被称为早发性疾病(EOD),而晚发性疾病(LOD)在出生后7天至3个月内发生。EOD的发病率约为每1000名活产婴儿中0.45人,而LOD的发病率为每1000名活产婴儿中0.4人。EOD的范围包括败血症(占69%病例)、肺炎(占26%病例)、呼吸窘迫(占13%病例)和脑膜炎(占11%病例)。在LOD中,所有病例都有发热,60%的病例伴有脑膜炎。 GBS是新生儿脑膜炎的主要原因,在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约为50%,而在发达国家则低得多,约为10%。存活下来的人中约有一半遭受一些永久性神经系统损伤,如认知障碍、失明、听力损失、癫痫发作和痉挛性四肢瘫痪。九种不同的血清型(Ia、Ib和II-VIII)已经根据其胶囊多糖结构的抗原性差异而被确定。其中三个血清型(Ia、III和V)是造成大多数新生儿脑膜炎的原因。该微生物有七个主要毒力因子:(1) 保护其免受吞噬的多糖囊;(2) 具有细胞毒性和促炎特性的β-溶血素/溶细胞素;(3) 使其能够穿过血脑屏障的脂藻酸;(4) 参与穿透血脑屏障的粘附素(HvgA)。(5)一种被称为CAMP(环化腺核苷一磷酸)因子的成孔蛋白,可以裂解各种宿主细胞;(6)一种肽酶(ScpB),可以裂解和灭活人类补体成分C5a,从而帮助逃避宿主的免疫系统;以及(7)一些表面蛋白,使该微生物与细胞外基质成分相互作用。

在分娩过程中对有GBS定植的妇女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或氨苄西林,可以大大降低EOD的发生率。开发包含五个血清型(Ia、Ib、II、III和V)的结合疫苗可以预防全球大多数新生儿的GBS感染。

怀孕期间GBS的感染包括尿毒症和外阴阴道炎。在分娩过程中,1%-2%的妇女会发生羊膜腔内感染。分娩后,可能出现乳腺炎、菌血症、败血症、脑膜炎、子宫内膜炎和伤口感染。

GBS对非孕健康有致病性,但老年人或有慢性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人特别容易感染。最常见的感染结果是败血症,但也可能发生皮肤和软组织、呼吸道、FRS、骨骼和关节的感染。这些感染中的大多数可以用青霉素有效治疗。

1.2.     白色念珠菌是导致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原因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也称为念珠菌病或阴道鹅口疮)是阴道和外阴的一种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生殖器瘙痒、灼热,有时还会出现干酪样阴道分泌物。VVC是BV后最常见的阴道感染类型,最常见于育龄年轻女性。70%-75%的女性在一生中至少会受到一次VVC的影响,高达8%的成年女性会反复出现VVC,即每年四次或更多。据估计,在美国,这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加上生产力的损失,每年消耗10亿美元的成本。已经确定了一些易感因素,包括口服避孕药、怀孕、糖尿病和广谱抗生素治疗。在80%-90%的病例中,致病微生物是白色念珠菌,但其他念珠菌的种也可造成该病的发生,尤其是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在感染中很少发现。似乎没有特定的CST与VVC相关。许多患者阴道群落以乳酸菌为主。这种情况通常对抗真菌药物有反应,抗真菌药物可以通过阴道内给药(咪唑类药物—丁环唑、克霉唑或咪康唑)或口服(氟康唑)。

白色念珠菌是一种二型性真菌,可以作为典型的卵圆形酵母细胞存在,也可以产生菌丝,最终形成菌丝体(图2)。


图2 白色念珠菌

在健康、无症状女性的阴道中发现酵母细胞形式,而VVC患者的阴道中发现菌丝形式。实验室及动物研究表明,菌丝能够在阴道上皮形成生物膜,也能穿透上皮细胞,分泌性天冬氨酸蛋白酶(SAPs)(重要毒力因子),可以在VVC患者的阴道液中检测到。SAPs能够降解对维持组织完整性很重要的钙黏蛋白E(E-cadherin),并通过降解补体和抗体分别干扰先天和获得性免疫反应。菌丝对上皮细胞的穿透导致宿主细胞死亡,但也有证据表明白色念珠菌会诱导上皮细胞的凋亡(程序性细胞死亡)。该菌还诱导释放一系列促炎症细胞因子,包括G-CSF、GM-CSF、IL-1α、IL-1β和IL-6以及趋化因子RANTES(T细胞激活分泌调节因子)、IL-8和MIP3α(噬细胞炎性蛋白3α)。这导致了炎症和多晶型体募集,这两者都是VVC的特征。其他重要的毒力因素包括:各种抑制吞噬作用的菌丝蛋白,以及大量粘附素,使两种形式的菌体都能粘附在阴道上皮上。

1.3.     源于阴道和宫颈菌群的微生物可能与早产有关

早产(PTB)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因素。每年约有1500万早产儿出生,占全世界所有成活新生儿的11%。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早产是导致围产期死亡、新生儿重病和儿童残疾的主要原因。导致PTB的因素很多,其中宫内感染被认为是主要原因,因其占病例的40%到60%。微生物入侵子宫会产生炎症反应,包括释放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前列腺素,从而诱发分娩的特征—子宫收缩和胎膜破裂。图3显示了最经常涉及的微生物。其中最主要的是来自阴道和(/或)宫颈菌群的微生物,如脲原体属、无乳链球菌、梭杆菌属和支原体属。这意味着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通过阴道和宫颈提升。检测到的一些微生物通常被视为口腔和呼吸道菌群的成员,包括伯杰氏菌属(Bergeyella spp.)、小杆菌属(Dialister spp.)、具核梭杆菌(F. nucleatum)、牙龈卟啉单胞菌(Por. gingivalis)、鼻窦原杆菌(Oribacterium sinus)、口腔消化链球菌(Peptostreptococcus oralis)、口普氏菌(Prev. oris)、龋齿罗氏菌(Rothia dentocariosa)、龈沟产线菌(Filifactor alocis)、口腔链球菌(Strep. oralis)、唾液链球菌(Strep. salivarius)和小韦荣氏球菌(V. parvula)。口腔常见感染,如牙龈炎和牙周炎,使口腔微生物能够进入血液,从而将它们运送到胎盘,在那里可以发生子宫入侵。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怀孕期间的牙周疾病是PTB的一个风险因素。


图3 孕妇子宫内羊水感染菌群中各种细菌的检测频率

2.      与菌群失调有关的生殖系统疾病

栖息在FRS中的菌群失调与一些疾病有关,包括细菌性阴道炎、需氧菌阴道炎、盆腔炎和宫颈癌。

2.1.     阴道菌群失调与细菌性阴道炎有关(女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细菌性阴道病(BV)是一种阴道疾病,通常伴有白色或灰色的分泌物,有鱼腥味。阴道通常不出现疼痛和瘙痒。该病可根据以下四种症状进行临床诊断:(1)阴道液的pH值大于4.5;(2)向阴道液中加入10%的KOH时发现有鱼腥味;(3)存在覆盖有细菌的阴道上皮细胞(称为线索细胞);以及(4)均匀的乳白色阴道分泌物。以上被称为Amsel标准(诊断方法的发起人命名),如果出现满足标准中的三条,就诊断病人患有BV。另外,BV的诊断也可以在实验室中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诊断—Nugent评分,7-10分表示有BV。

BV是育龄妇女中最常报告的微生物综合征。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在不同的国家和国家内部有很大的差异,并且明显地受到社会经济地位、性活动和种族的影响。例如,在美国,BV的流行率在非裔美国人中为51%,在西班牙裔中为32%,在白人中为23%。一些与BV有关的风险因素:如妇女吸烟、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经常冲洗、未婚、性伴侣多、商业性工作者、经常进行阴道性交、最近使用过抗生素、有怀孕史或使用宫内避孕器,则更有可能患上这种疾病。

在60多年的研究中,有多种生物体被认为与BV的发病机制有关,其中包括GardnerellaAtopobium,Mobiluncus,Sneathia,ParvimonasMegasphaeraPrevotellaBacteroidesPeptostreptococcusDialisterEggerthellaVeillonellaPorphyromonasUreaplasma, StreptococcusStaphylococcus,Gemella,Escherichia/Shigella,LeptotrichiaMycoplasma。最近,属于梭状芽孢杆菌目并被指定为BV相关细菌1(BVAB1)、BVAB2和BVAB3的微生物被添加到与BV相关的行列中。然而,在对BV的病因进行了许多研究之后,很明显,在所有病例中都不存在单一的细菌物种或物种簇。培养和非培养性的研究都表明,BV与阴道菌群失调有关。基于培养的BV和健康阴道菌群分析表明,与健康相比,BV乳酸菌的检测频率下降,而GardnerellaAtopobiumMycoplasmaPrevotella和其他物种的检测频率上升。基于培养的研究还显示,一般地,乳酸菌的比例在BV患者中减少,而各种厌氧和兼性生物的比例增加(其中许多包含在上述假定的BV病原体行列中)。然而,目前还不知道通常与BV相关的细菌是菌群失调的一个原因还是一个结果。

2.2.     细菌性阴道炎与阴道上皮的生物膜形成有关

有证据表明,跟健康阴道不同,与BV相关的菌群是以生物膜的形式存在。

阴道加德纳杆菌似乎是形成生物膜的主要生物体,并且经常(但不总是)伴随着阴道阿托波氏菌。由于生物膜内的扩散限制,其中存在着广泛的环境,使不同生理类型的微生物得以增殖。此外,生物膜的生长模式降低了组成微生物的抗菌敏感度,这可能会降低针对BV的治疗程序的有效性。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一个人体内存在的CST可能使她容易患BV。以L. crispatus为主的群落比以L. inersL. gasseri为主的群落表现出更大的稳定性,后者更有可能过渡到具有更多样化菌群的CST,其中含有更高比例的BV相关物种。此外,以L. crispatus为主的群落pH值(4.0)通常比以L. iners(pH=4.4)、L. gasseri(pH=5.0)、L. jensenii(pH=4.7)和具有更多样化菌群(pH=5.3)为主的群落低得多。BV患者的阴道pH值通常大于4.5,比健康人的pH值高得多。代谢组学研究表明,菌群失调伴随着阴道生态系统中存在的代谢物类型的变化。与BV相关的微生物利用乳酸作为能量来源,并产生短链脂肪酸(SCFAs)和胺类。因此,乳酸的浓度下降,乙酸盐、丙酸盐、丁酸盐和琥珀酸盐的浓度增加,胺类如腐胺、尸胺、三甲胺和乙醇胺的浓度增加。由于SCFAs是比乳酸酸性弱,而胺类是碱性的,这种组合导致阴道的pH值增加。

2.3.     与细菌性阴道炎有关的微生物显示出一系列毒力因素

尽管对BV的发病机制了解不多,但BV相关的微生物显示出一系列的毒力因素,可能参与了BV的发病过程,详见表1。


表1 与细菌性阴道炎有关微生物毒力因素及其在该疾病中可能的作用

2.4.     细菌性阴道炎是其他一些疾病的风险因素

BV也是一种广泛的不良生殖后果以及获得性传播感染的风险因素。BV与早产、盆腔炎疾病、自然流产、产后感染和流产有关。这些情况的出现可能是因为BV使妇女容易在上生殖道定植。BV还增加了被淋病菌、沙眼衣原体、阴道毛滴虫、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和HIV感染的风险。对性传播感染易感性增加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与BV相关的pH值升高,这使得此类病原体能够生长;乳酸菌比例下降,乳酸菌可产生多种抗菌剂,如过氧化氢、细菌素和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广泛抗菌活性的乳酸浓度降低;以及在与BV相关的pH值(即>4.5)下,乳酸(杀菌)转化为乳酸(无抗菌活性)。

2.5.     需氧菌性阴道炎是另一种与阴道菌群失调相关的疾病

需氧菌性阴道炎(AV)是一种疾病,其特点是分泌物呈黄色,有恶臭,有炎症,阴道上皮变薄,pH值高(6-8之间),而且通常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涌入。AV影响到大约11%的非怀孕妇女,在接近更年期的妇女中往往更常见。这是一种菌群失调,乳酸菌通常不存在,而菌群则以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或阴道加德纳杆菌为主。AV是羊膜腔内感染、绒毛膜羊膜炎和PTB的一个风险因素。

2.6.     阴道菌群失调与盆腔炎有关

盆腔炎(PID)是一种涉及子宫、卵巢和输卵管的上生殖道感染,它是非孕育龄女性中最常见的感染病之一。它发病率高,病情严重,20%的患者会不孕,20%会出现慢性盆腔疼痛。此外,10%患有PID的妇女在怀孕后继发宫外孕。大约50%的PID病例是由外源性病原体淋病菌和沙眼衣原体引起的,阴道菌群失调是获得这些微生物的一个风险因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阴道菌群的成员也是导致PID的原因,而且阴道菌群失调是此类感染的前兆。此类感染通常是多菌性的,涉及的微生物通常是那些与BV相关的微生物,包括Leptotrichia spp.At. vaginaePrevotella spp.Peptostreptococcus spp.Ureaplasma spp.Myc. hominis

2.7.     阴道菌群失调与宫颈癌有关

持续感染高危致癌性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可导致侵袭性宫颈癌(ICC)及其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发生。有证据表明,多样化、乳酸菌减少的阴道菌群有利于HPV的持续存在和CIN的发展。此外,严重CIN患者的阴道菌群的特点是Sneathia sanguinegensAn. tetradiusPeptostrep. anaerobius含量较高,而L. jensenii含量较低。然而,目前还不清楚这种菌群失调是CIN进展的一个因果因素还是其后果。需要进一步的纵向研究来调查从急性HPV感染到持续感染,再到CIN和癌症发展过程中的阴道菌群。

女性生殖系统菌群系列:

1.女性生殖系统主要结构:

【女性生殖系统菌群之一】女性生殖系统结构、生理与内环境

2.女性生殖系统检测到的微生物:

【女性生殖系统菌群之二】生殖系统菌群受年龄和系统生理学变化的影响

【女性生殖系统菌群之二】女性性成熟时期生殖系统菌群

【女性生殖系统菌群之二】阴道菌群群落状态及类型

【女性生殖系统菌群之二】影响阴道菌群和群落特征的因素

【女性生殖系统菌群之二】阴道真菌、病毒以及宫颈菌群

【女性生殖系统菌群之二】子宫微生物 or 菌群?

【女性生殖系统菌群之二】生殖系统其他部位菌群

3. 女性生殖系统菌群的微生物活性

【女性生殖系统菌群之三】女性生殖系统(FRS)菌群的微生物活性

【女性生殖系统菌群之四】女性生殖系统菌群对人类健康的贡献


参考文献

Danielsson D, Teigen PK & Moi H (2011). The genital econiche: focus on microbiota and bacterial vaginosis. Ann N Y Acad Sci 1230: 48–58.

Datcu R (2014).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vaginal microflora in health and disease. Dan Med J 61:B4830.

Gonçalves B, Ferreira C, Alves CT et al. (2016).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 Epidemiology, microbiology and risk factors. Crit Rev Microbiol 42:905–927.

Herbst-Kralovetz MM, Pyles RB, Ratner AJ et al. (2016). New systems for studying intercellular interactions in bacterial vaginosis. J Infect Dis 214(Suppl 1):S6–S13.

Kovachev SM (2014). Obstetric and gynecological diseases and complications resulting from vaginal dysbacteriosis. Microb Ecol 68:173–184.

Low N, Chersich MF, Schmidlin K et al. (2011). Intravaginal prac-tices, bacterial vaginosis, and HIV infection in women: indi-vidual participant data meta-analysis. PLoS Med 8:e1000416.

Ma B, Forney LJ & Ravel J (2012). Vaginal microbiome: rethinking health and disease. Annu Rev Microbiol 66:371–389.

Machado A & Cerca N (2015). Influence of biofilm formation by Gardnerella vaginalis and other anaerobes on bacterial vagi-nosis. J Infect Dis 212:1856–1861.

Macklaim JM, Cohen CR, Donders G et al. (2012). Exploring a road map to counter misconceptions about the cervicovaginal microbiome and disease. Reprod Sci 19:1154–1162.

Marrazzo JM (2011). Interpreting the epidemiology and natural history of bacterial vaginosis: are we still confused? Anaerobe 17:186–190.

Muzny CA & Schwebke JR (2016). Pathogenesis of bacterial vaginosis: discussion of current hypotheses. J Infect Dis 214(Suppl 1): S1–S5.

Poulain D (2015). Candida albicans, plasticity and pathogenesis. Crit Rev Microbiol 41:208–217.

Nelson DB, Rockwell LC, Prioleau MD & Goetzl L (2016). The role of the bacterial microbiota on reproductive and pregnancy health. Anaerobe 42:67–73.

Onderdonk AB, Delaney ML & Fichorova RN (2016). The human microbiome during bacterial vaginosis. Clin Microbiol Rev 29(2): 223–238.

Ranđelović G, Mladenović V, Ristić L et al. (2012). Microbiological aspects of vulvovaginitis in prepubertal girls. Eur J Pediatr 171:1203–1208.

Sadiq ST & Hay P (2016). The vaginal microbiota in health and disease. In The Human Microbiota and Chronic Disease: Dysbiosis as a Cause of Human Pathology (Nibali L & Henderson B eds). John Wiley & Sons, Hoboken, NJ, pp. 263–272.

Sharma H, Tal R, Clark NA & Segars JH (2014). Microbiota and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Semin Reprod Med 32:43–49.

Verstraelen H & Swidsinski A (2013). The biofilm in bacterial vagi-nosis: implications for epidemiolog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urr Opin Infect Dis 26:86–89.

你可能感兴趣的:(【女性生殖系统菌群之五】生殖系统菌群在人类疾病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