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篇帖子比以往类似话题的帖子更能启发我。因此得感谢作者。至少通过此帖子,我明白了管理涉及到的几个实体:
使命——或者叫目标、任务?
组织——完成使命的最佳人员配置
环境——组织所处环境,与环境协作方式
其次,如果有人说这篇帖子虚,那是不明白虚的妙用。所有的哲学都是虚的,形而上的,能说它没有用?”Via: kkxxwolf
“思维层次的升华,值得学习。”Via: 萧凌烟
“讲得又有深度,又实际有操作性、指导性,需要赞一个!”Via: projectdd
“说的精辟入理”Via:影爱奇
在开始这篇采访稿的时候,记者提笔半天也不知道如何开头,因此回头看李智勇在《畅言》栏目的投稿,于是上面的赞誉迎面而来。
当然李智勇的文章并非受到大家一致的热捧,有称有赞的同时,肯定也有骂声和各种吐槽。是的,有人赞他精辟入理、非常具有启发性,而也有人说他写的东西“假大空”、不容易明白、看一会就晕……那李智勇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都经历过什么?为什么读者评论他的文章会有如此大的分歧性?或许接着看下去,你能找到答案。
IT火热 让他从涡轮转行到IT
李智勇认为,做到超级程序员(Linus那种)可能比较难,但成为相对杰出的程序员只要方法对,大部分人都可以。
李智勇在一家比较传统的公司做部门级管理人员,平时喜欢读书和写文章,他很多文章在CSDN《畅言》栏目和新浪《创事记》栏目发表,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他著有两本书《完美软件开发:方法与逻辑》和《程序员生存定律》,同时还发起了一个叫V众投的生活问答社区。
虽然一直知道李智勇是名老程序员,但不知道他居然是涡轮机专业毕业。为什么一个学涡轮的会和IT有交集?李智勇在微信采访时称,2001年毕业时正赶上IT火热,那时做IT和做传统行业收入差距太大,大概有5~6倍,再加上刚毕业也不太考虑别的,所以就跑到福州一个叫实达的公司做打印机驱动程序。
谈及过去,李智勇感慨到,打印机驱动程序比较偏门,很多人不太熟悉,但其实挺难搞的。要懂系统级知识,要懂图形图像,当然也还要语言知识。有个大家比较熟悉的老程序员叫袁峰,他在惠普的时候就是做打印机驱动的,后来他去了微软做GDI+、WPF等,还写过一本叫《Windows 图形编程》的书。所以这本书里覆盖的领域都是打印机驱动程序必会牵涉到的领域,包括坐标系、图形、图像、字体等。反过来看,如果学这个的话,只能一点点学,没捷径。
而最可怕的是当时没人带,于是就一路自己死磕,死磕C++、死磕Windows、死磕设计知识。不过好在走过来了,经过三年时间的努力,李智勇终于把自己的技术提高到一个还可以的地步。主要的技术基础在这三年里打下的,技术基础有编程语言(主要是C/C++),系统知识有:Windows平台的各种基础知识,比如线程、进程、内存管理、结构化异常、图形编程等。
他还分享到,纯以学习难度论,CMMI,敏捷,估算方法,开发模型这些东西加起来也没C++难学。但C++学会了就能用,这些东西则要结合情景才能用好,取得好的结果。聊到过去的经历,李智勇还透露到,那时候有个杂志叫开发高手,他还在上面发过一个完整的检测内存泄露的程序。
一个东西的难度和它的市场价值不一定成正比
后来,等到李智勇技术还可以的时候,就开始做项目管理,学估算、WBS这些东西,等这个学完开始负责一个团队。做项目、带团队最初主要是驱动程序,后来做过POD按需打印的应用、电子词典和项目管理类Web App。
这段经历,也让李智勇认识到两件事。一个事情是一个东西的难度和它的市场价值不一定成正比。打印机驱动非常难搞,但其实只面向非常狭窄且稳定增长的领域。从难度上讲打印驱动的开发难度会大于Web应用的开发,但如果回头看过去十年,从实现现金价值的角度看过去十年里实现程度最好的其实是互联网领域。这可以引出比较复杂的人生思考,他把这些东西放在了一本叫《程序员生存定律》的免费书里面,并建议刚入行的人一定要读读。
另外一个事情是协作的重要性。大家有时候看报道说一个人实现了一个程序,感觉特别爽,但其实很多事情根本不是一个人能搞定的。当一个人处在盲人摸象状态时,最好的学习方式其实是交流。最开始会比较气盛,觉得这玩意自己搞定会很爽,但其实当你与人合作的时候才能搞的更快,搞得更快才不会浪费生命。
成为超级程序员比较难,但成为相对杰出的大部分人都可以
一方面李智勇非计算机专业毕业,另一方面当时又没人带他,但他死磕C++、Windows和设计知识后终于有所成就,那他在技术上有哪些认识?
李智勇认为,做到超级程序员(Linus那种)可能比较难,但成为相对比较杰出的程序员只要方法对头,大部分人都可以,具体来讲这需要做到下面几点:
管理向左,技术向右
另外,这段曾经的技术管理经历给李智勇带的感触同样也很深。他和记者总结到,学技术是比较辛苦才能学会,尤其是C++很难学,但如果下恒心抱着C++编程语言来啃,有一年也能啃出来,但做管理不是的,这东西需要点悟性。
是的,管理和技术的调调很不一样。管理首先不只是技术,或者说不主要是技术。编程里的技术有难度,有时候考验智商,管理上的技术没难度,但怎么用那些方法和技术有难度,考验人的情商和认知能力。
技术是往专业了走,越专业生存空间越大。而管理是往杂了走,比如:老板对项目不满要赶紧去说明,免得发酵成大问题;人力缺了要赶紧协调,一是要能要到人,关键还得能要到合适的人;工具缺了,要赶紧购买;兄弟们有情绪了,要赶紧安抚;PPQA了有抱怨了,要赶紧改正。如果工作进一步泛化,还要涉及到预算、评估、职业路径规划等。
很多人容易因为收入的问题而倾向于做管理,在技术路径短的地方也确实是这样,但李智勇比较相信随着各种互联网公司的崛起专业化才是增值的最佳途径,管理不是的。并且很多人性格上也不太适合做管理。李智勇称,这点展开太长,可以参照:他CSDN博客的内容。
李智勇还顺道指出,他认为未来的趋势是管理的职责被专业人士分担,而不是出现越来越多的专职管理人员,所以成长的时候关注自己的专业(技术、产品等)更关键一些。
写了两本书:一本给资深程序员,另一本无私奉献给新手
李智勇还写了两本书,分别是《完美软件开发:方法与逻辑》和《程序员生存定律》,这两本书都是关于什么内容?
李智勇介绍到,第一本书试图探讨管理、估算、设计和编码这样领域间的关联。这就和打仗的时候要有猛将冲锋陷阵,也要有人居中策划一样。做软件的时候,要有很牛的程序员,要有人搞需求,也需要有人总揽全局。而总揽全局的人可以在解决某个Bug的时候不如现场人员,但要对本质有更深刻的认识,而要想把握本质,则要把软件相关的各领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思考。具体概括已在书的前言里阐述:
把软件作为一个整体考察是因为管理、流程、设计编码等都是影响最终成效的砝码,单纯某一个维度上(比如流程)效能最佳不等于整体效能最佳。
把精妙抽象和具体相结合则是因为虽然众象纷繁,但总有些规则凌驾于现象之上,不把握这些规则必然陷入杂多之中,进而明于微而昧于巨。反之,精妙的东西又只有通过具体的手段才能实现自身,并无法单独而存在。恰如下棋时每一步都机关算尽,但总是脱不开既定规则,只有有限的结局(或输、或赢、或和),而既定规则之力量又只能实现于每一步之中。
这有点抽象,但确实是这意思。
第二本书出发点则比较简单,李智勇称,自己感觉走错了一些路,所以参照种种了解到的现实,系统的思考自己。后来就想把它写下来了,希望能让刚入行的少走点弯路。这书最大的好处应该是可以打开视角,刚入行的小兄弟不只是看到技术。从大家反馈来看,很多人还是认为挺有帮助的。写完后因为没时间精雕细琢了,就把它免费放出来了,都在CSDN上。具体请见
独特的见解是怎么来的?
记者负责CSDN《畅言》栏目,翻开《畅言》栏目你就会发现,至少有一半的文章都是李智勇写的,而这些文章见解都很独特。虽然有些内容读起来很哲学,显得似乎有点虚,但往往能给读者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分析,价值很高。因此记者很好奇,这些都是如何形成的。
李智勇毫无保留地分享到:“我阅读量比较大,支撑我现在文章的是这样几个东西,我认知方法来自于一个比较有名的学者叫何新,他写过一本书叫《我的哲学思考:方法与逻辑》,里面提到了泛演化逻辑,这东西对我影响很大。由这个我又阅读了黑格尔的小逻辑,这俩东西支撑了我的思考方法。而视野的打开主要是德鲁克,所有中文版的德鲁克书籍我都看过,这让我有一个很宏观的视角来看问题。此外我还很蛋疼的研究过马克思,因为我想知道他到底说了什么,这深化了我对上述思维方法的掌握。”
“这些书正常人看着会头疼,但我以前就是程序员性格,很宅,也不爱打游戏,没什么太多爱好,专门琢磨让人蛋疼的问题”对于为什么会看这些书,李智勇如此解释到。除此之外,李智勇还看了很多技术管理、历史、社科、经济方面的书,但他称最关键的是上面几本。其他的书主要帮助他能懂一些每个字都认识,但就是不知道说的是什么的书,比如黑格尔的小逻辑这类。
他还从另一维度解释:也许可以这么说,认知是一种通用型的能力,这种通用型的能力依赖于视野和思维方式。而这种通用型的能力可以用于很多方面,比如互联网、管理、社会以及技术等。
很多东西抽象之后,会有些意想不到的关联,比如在尺度之中已经包含本质这种分析方法,既可以用于分析鸡生蛋蛋生鸡,也可以用于分析自顶向下与自底向上的软件开发方法。李智勇称,由于自己比较宅阅读量会大一些,也就累积了些这种通用型的能力。这就导致他在比较宽的领域(互联网,管理,技术)里总还是能看到些新东西。上面提过,他的思维方法来自于何新提到的泛演化逻辑以及黑格尔的小逻辑,视野来自于德鲁克,而写作风格受鲁迅先生影响比较大,李智勇自嘲道:“当然我达不到这些人那么高的层次。”
为什么读者对他评论具有这么大分歧?
这段独特的经历似乎赋予了李智勇独特的能力,李智勇指出:“是的,思维方法像个流水线一样,现象一抽象,往里一放能发现很多东西,但这需要比较抽象的思维。”谈及有些人读不懂他文章这个话题时,他称:“有个哲学家,好像是苏格拉底说的:现实世界不过是某个完美世界的苍白摹本,而那个完美世界是抽象的。比如圆,现实里的圆总是不完美的,但我们知道有一个世界里有完美的圆。所以如果我不注意,好多人看不懂我写的东西,但实际我只是把很多东西抽象成概念,在沿着概念和概念间的关联来写东西,这是思维抽象的结果。虽然有些看不懂,但对于有些人而言抽象成概念时,概念越纯粹,他能看到的东西越多。”
李智勇还进一步解释,有两类文章是有价值的,要么提供一些新现实,要么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分析。而他的文章大多属于后者,不一定每篇都对,但他努力让文章有些新的东西在里面。唯一的麻烦是,他的思维比较抽象,看多了平铺直叙、陈列事实的文章后会觉他写的东西不太好理解。
记者也很喜欢心理学和哲学方面的东西,因为一旦了解这些,不仅觉得有些东西很有意思,还会让你在看问题的时候一下子看到本质,因为万物都相通,但李智勇表示,现实里有个陷阱等着持这想法的人。他称,一抽象容易抓到本质,但也会宏观,宏观的东西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验证,而现实世界里短期成败更关键。本质决定趋势,细节决定成败。所以抓本质的人如果位置不够高,就容易好高骛远,变成纯粹的评论家。我总提醒自己这个,就总让自己做具体的事情。
那李智勇的具体事情究竟做了什么?
创业,做V众投
V众投或许就是李智勇的具体事情,不过他对于记者用“创业”这个词似乎有点慎重。他解释到,V众投算不算创业得看创业怎么定义,如果说立刻找天使投资,注册公司运作算创业的话,那就不是,至少暂时不是。现在还是个个人性质的网站,纯兴趣驱动。如果说写个书,完成个个人作品算创业,那这个就可以算了。
在这似乎有个问题——为什么会想起来做V众投?李智勇想了想回答到,这需要从头说。他称,原来他比较宅,还想不到这个。原本的想法只是想写两本书:一本给资深的老鸟看;另一本给刚入行的看。李智勇称,他这种人骨子里比较狂妄的,给老鸟看的,是想写本能超越人月神话的书。
写完书后,就想出来走走,参加了很多同行的聚会,去QCon认识了百姓网的潘晓良,又拍的刘平阳,还有TalenCamp的任群等,再加上微博、微信这些东西,李智勇就觉得自己太闭塞了。他发现世界在剧烈变化,于是就不怎么宅,而是琢磨应该干点什么,当时一个强烈感觉是能找到的很多信息,一旦牵涉利害都不太靠谱,广告和水军太利害了。百度不用说,知乎上也没法防止被水军淹。
这对李智勇而言似乎是一个机会。他称,他的认识是如果没东西对冲,凡是牵涉利害的东西在互联网上都会被利害所左右。而为了对冲,第一步就是要有一定准入限制和基本的制度。简单来讲就是制度上一人一票一人一号,基本原则是真实平等,目标是持续生成靠谱信心。
而这些最终在V众投上得以实现。估计很多人都对如何确保一人一号感兴趣,记者也是。李智勇称,保证一人一号,他更愿意用微博的验证系统,就是绑定加V的微博账号即可,也有一部分用户愿意把私人信息登录到V众投上来,那会有电话、身份证号,根据这些就可以做些身份的验证。
对于这段内容,李智勇还总结到:喜欢平和的与人交流,也就是说别那么多戾气,一整就骂人那种;喜欢真实平等以及没有营销卖东西,总的来说是做一个生成靠谱信息的生活问答社区。李智勇称自己有时候会吹牛——一定意义上讲这已经是最靠谱的生活问答社区了,虽然信息量没那么多。对此,李智勇称,他欢迎大家关注V众投的微信号:vzhongtou,虽然很多人做验证参与问答是不愿意的,但可以通过它产出的内容来体验下它。
关于V众投的发展:王自如是个例子,所以不求快速发展
别人做产品都是希望能快速发展,而V众投验证的方式似乎和快速发展冲突。李智勇回复称,他没想太快速发展,否则会和想干的事情冲突。他觉得之前做网站的人有个错误认识,总觉得人越多越好,但他觉得适合的人越多越好。从找钱的角度前者是对的,但从实现目标的角度看不总对。
“王自如是个很好的例子啊,我宁愿它先小点,有经济基础再往大了放,这样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出发点。如果赚钱和保持理想初心PK,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我自己估计也顶不住。”另外他还曝光,V众投现在就三个人兼职在做,做这事不能缺钱。这叫有钱不一定有理想,但有理想要有钱做支撑。
那V众投需要多久才能有一定规模?李智勇指出,这个目标可以分解成两部分,一部分是SNS部分,这部分在他想象中有500忠实用户可以认为是第一个里程碑;另一部分是公众号部分或者纯粹的阅读者,这部分希望能有比较快的增长,但需要营销。目前他们主要精力还是做前者,得把APP先做出来。关于SNS部分,李智勇引用了李善友讲课时说的一句话:他说如果你有100个铁粉,那就可以活着,如果有1000个已经是番事业。小米的铁粉也就10万人。
因此在运营和营销上,V众投想法也非常简单,想看看在抽去物质奖励等因素下能不能凑到500个喜欢这玩法的核心用户。所以V众投基本上只做很踏实的宣传,不夸大什么。想看看,到底有多少人对这样一个东西感兴趣,这影响接下来怎么做。
路子不一样,百度知道、知乎并非V众投的竞争对手
谈到竞争对手,李智勇诚恳地称:“好像没竞争对手,大家似乎都使劲往无节操方向发展,我往真实平等整,百分百非主流。麦田在百度搞过一回实名社区后好像再没人碰这东西了。”他进一步表示,上来就非验证不能回复投票,实在是个非常理想主义的做法,很限制成长。如果想尽快融资什么的,这肯定不行,但像他这种情形就问题不大。
说到如何差异化发展,李智勇称,他有个十分激进的想法,如果“真实”在市场上有价值,那收益应该在创造了真实的人之间分享。所以如果可以持续发展,我会把它做成只给钱,绝不赚钱的网站。
最开始软件都是卖钱的,而互联网一来杀毒软件等就变免费用了,下一步应该是付费给用户。这听着很离奇,但当创造内容的人和阅读内容的人比例达到一定程度后,理论上就是有可能的。
产品和社群是相互促进的
在采访最后,记者还邀请李智勇对CSDN的发展提一些建议。虽然这个建议是向CSDN提的,但觉得任何公司、创业团队都适用,所以同样也放出来给大家参考。
李智勇觉得CSDN可以尝试让自己的个性更鲜明些,CSDN做的事情比较多了,但在别人的印象里更倾向于大。文末附录的那三篇文章里的思路也可以用在CSDN这类社区上。CSDN要在人的意识空间里抢占几个制高点,并营造归属感,甚至也可以考虑SNS2.0,但大和多是达不成这个抢占意识空间制高点的目标。
“小米之后现在做手机的基本都认识到了产品和社群的互相促进作用。对于有具体产品的行业,也许产品比社群重要些,但也有例外,锤子手机感觉就是社群比手机重要些。对CSDN而言,绝对是社群比产品还重要,这点上CSDN的用户基数使它非常有优势。主要是需要让社群的基础更结实,让人与人的关联往深度关联发展。”。
李智勇最后说到:“小米做的很多活动本质上都是在推动社群的建立,最终营造黎万强说的参与感,这点上值得CSDN借鉴,CSDN的社群还是在一种比较原始的状态。”
附录:李智勇对V众投、社交网络的系统思考
后来再次跟李智勇聊天的时候,他给出了他在V众投上的考虑和对社交网络的系统思考。转载地址: http://www.csdn.net/article/2014-09-24/2821834/2
李智勇称,首先他给了互联网思维一个有清晰边界的定义:互联网使意识空间和现实空间发生大幅分离,现在的互联网甚至可以看做是黑客帝国里矩阵的0.0.0.1版本,所以互联网思维就是从意识空间着手做产品的思路,需要抢占意识空间的制高点。这点获得李善友老师的高度认同。
如果互联网思维被定义成这样那就会有错维竞争,简单讲就是意识空间的制高点总会是一些概念,我们总是可以从不同概念维度上定义自己的产品。
比如同样是联通,微信是无属性的,那么同时就可以有偏向于阴暗一点,匿名无节操吐槽的,也可以有偏向光明一点的实名验证理性探讨的。这类维度很多,再比如可以是追求时髦和酷,也可以是平实好用等等。每错开一个维度,打造到极致都可以有一个很牛的产品,但所有这些产品共同竞争用户的那个小屏幕和时间,所以是错维竞争关系。
如果上面的都对,那么SNS一定会迎来SNS2.0,也就是说对通用型的社交网络进行分化,变成有标签,有属性的社交网络,分别迎合不同人群。
上面是简要概括,李智勇后来把这系列想法整理成了三篇文章: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抢占意识空间的制高点
错维竞争:怎样避免陷入红海僵局?
SNS2.0:用归属感打败微信
李智勇指出:“我是纯粹用逻辑来分析这个过程的,当我认识到这个结果时我就想用实践来验证下自己的想法,所以就想找一个东西先启动下,最后就成了现在的V众投,这东西是我基于一个叫WeCenter的程序改的,那程序估计参照了不少知乎的风格,所以会看着有点山寨,但现在的样子和我设想的东西差的比较远,算0.0.1版本吧。我估计大多数人做东西是凭直觉,V众投正儿八经是靠分析。”
此外,李智勇还接着补充了一个有意思的事情:他做系统思考的时间要早于文章发表的时间,而写这系列文章的时间要早于黎万强的《参与感》出版,但如果两者都读过的可以发现那书的内容和他文章里呈现出的内容非常相似。只不过书里讲了更多的细节,而李智勇写的更加宏观。就因为这类事情,李智勇肯定地称:现在更加确信自己上述文章里的观点是对的,近来也有个兄弟告诉他现实里他说的SNS2.0正在大幅发生,只不过还没有微信这样的明星产品,所以还没引起那么大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