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画缋传承人:“匠”仅仅是一门技艺,“心”才是修为。

娅娅零作为“新匠人加速计划”合作伙伴,致力于宣传国货,致敬中国传统文化~如果你也是专注、偏执,具有新审美,新技术,新潮流的匠人,欢迎加入娅娅零的后宫团~~

G20峰会·国礼醉人

2016年G20的召开,不仅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科技的快速发展,峰会上各个角落融入的中国文化艺术元素也惊艳了世界 。

而最让人津津乐道的除了爆红网络的开幕仪式,那便是国宴以及赠送各国首领的国礼。

东盟十国第一夫人们的礼物是用历史悠久的“丝绸画缋”工艺制成的手包,“丝绸画缋(huì)”的制成需要经过完整的70道工序,而能做到这些的仅有一家: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丝绸画缋传承人叶家。

叶沣仪,便是这非物质文化遗产丝绸画缋的第五代传人。

何为丝绸画缋?

丝绸画缋是一种融合染、绘、绣、泥金银等多种工艺手段的传统技艺,起源于商周时期,丝绸画缋技艺流程十分繁复,全凭手工掌握火候。“缋”由一个“纟”和一个“贵”组成,指在真丝上添加融合了染、绘、绣等多种工艺手段的传统技艺,属于我国古代最早的平面视觉艺术品种之一。家喻户晓的《清明上河图》即是其最为杰出的衍生代表作。

从距今约两三千年的周商时期出现蚕丝织物开始,画缋技艺便从民间棉麻织物延伸到皇室的丝绸制品。随后宫廷设立了专门的画缋部门,制作皇室贵族的服饰。画缋师以绸绢为原料,凭经验和悟性掌握手工技巧和火候,历经选绢,定型,皂煮,摹稿,刻板,勾蜡,上色,上底浆、中浆、上浆,高温固色,脱水,贴膜,雕刻,贴金,裁剪,装裱等70多道工序,做出色感亮眼、触感细腻、观感典雅的成品。

手工匠人最头疼的问题:传承

叶沣仪祖上多代都是凭丝绸画缋这门技艺为生,父亲也自幼便接触,并热衷于这门技艺,曾为了坚持复兴丝绸画缋而抵押过家产。

和很多传统匠人一样,在传承问题上,父辈都不希望断根,叶沣仪父亲亦如此,数次劝说女儿回家继承手艺。作为89年出生的年轻人,叶沣仪并未妥协。

在她看来:在科技和文化日新月异的今天,为什么还要执着于这样缓慢、繁复的工艺?一直以来,这个冷门而悠久的行业不为大多数人所知,我们被国人轻视的经历,远比不懂我们文化的外国人要多得多。此外,从事这行的,都是经历岁月冼炼的老师傅,一个工艺环节就要花上一天的时间,枯燥至极。

遥远而宏大的使命感

最后改变她想法的是父亲的一句话:“我这辈子也就你和它两个小孩,你真不愿意做就算了。我养它养到我不在了,哪怕最后没了我也总算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你爷爷和太爷。”

“使命感”这个词,太遥远而宏大,但那一瞬间让叶沣仪有了一种“使命感”。和娅娅零之前接触的其他匠人朋友类似,“使命感”是他们坚持的初衷。这个世上少一个平庸的事业单位员工,不会有什么变化,而让一门手艺自此失传,从此变为只能在博物馆里供后人观瞻的物件,这才是天大的憾事。

啼笑皆非的现实问题

盛唐时期,丝绸画缋传至海外,如今我们总在感慨日本的和服做工考究、巧夺天工,但,那其实不过是盛唐丝绸画缋的“学生”。从和服的纹样中,可瞥见唐代的审美:那些寿纹、回纹、树纹等都曾出现在中国古代绸绢上。让人痛心的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我们逐渐放弃了,而外国人拣回去,经过改良再拿出来卖,被我们趋之若鹜,视若珍宝。

叶沣仪在碰到这些困境后,也曾考虑过说服父亲放弃自己做本土品牌的想法,从海外注册品牌。但被父亲坚决反对,并言辞激烈地教训,不可为了走捷径而忽略脚踏实地的把东西做好才是重点,他说:“你要相信,只要我们的东西好,靠着口口相传也一定能找到生存点。坚持,就一定会胜利。”

父亲的固执,也渐渐成了叶沣仪坚守的勇气。后面他们创立了“缋”品牌,除了将传统的丝绸画、丝绸屏风和丝绸扇做到极致,还开发了围巾、披风、手包、服装等多个品类,希望让这一古老手艺回归日常。

酒香不怕巷子深

时间证明,酒香不怕巷子深,叶沣仪的坚持在近两年已初见成效。诸多作品获邀参加了国内外多个展览和比赛,斩获大奖无数,在圈内逐渐声名鹊起。除了丝绸画缋界的专业人士,市场的态度也在悄悄转变。

“匠”仅仅是一门技艺,“心”才是修为。

所谓手艺人,除了因为在岁月中穿梭变得精熟的技艺之外, 更要有一颗在与物件相处中不断成长的心。父亲说:其实“匠”仅仅是一门技艺,“心”才是修为。

如今机器取代工人,人工智能风起云涌,眼见时代又是一番新的光景。但在匠人们眼中:机器生产所无法取代的,是那颗活的心和用手工制作的、每一件都独一无二的产品。

- END -

你可能感兴趣的:(丝绸画缋传承人:“匠”仅仅是一门技艺,“心”才是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