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年龄是一个谣言》

      《年龄是一个谣言》是当代知名学者、作家周国平的新作。当下国内人文方面的作家,周国平、熊培云是我比较喜欢的。因为他们的文字在不做作,率真的基础上,能够直击心灵,产生共鸣。

       我也很少在一本书上划下很多重点,《年龄是一个谣言》是我很多以来,读的最认真的一本书。

       该书可以归入散文,是作者从2015年到2021年的一个集子。分别从精神的维度、文学的恩惠、给自己的留言、生活的品质、文化的空间、阅读的力量、哲人三章、教育的使命、新形势下的教育、不尽的怀念、自序补录和序评辑录形成十二辑。除了哲人三章、自序补录和序评辑录三部分读起来比较艰涩之外,其他篇章,用光了我一支荧光笔。


       诸如文中对青年的“新解”:青年不只是指年龄,更是指品格。青年的特点,一是强健的生命,二是高贵的灵魂。这是尼采所说的。这个认知对于职场当中的“中年危机”有很大的振奋意义。

       对于什么是爱孩子的阐述:怎样才是真正爱孩子,有爱无教不是真正的爱,爱的教育就是培养心灵,就是在心灵层面上和孩子成为知心的朋友。我们爱孩子,但是在当下“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功利性教育,让父母爱的很辛苦,孩子被爱的很沉重。

        那么该如何和孩子相处?作者在《文学的恩惠》一文当中说的很精彩。

       第一,要承认自己的无知。“生命的成长是一个多么不可知的过程。无数偶然的因素,还有那摆脱不掉的基因和历史,一起向这个新生命争夺影响力。

       第二,要换位思考。他眼中看到的,不再是家里的玩具和父母的怀抱,而是在前面无限铺展开来,时间上无穷延展的整个世界,生命对于他是幽深而广阔的神秘大陆,异彩纷呈又扑朔迷离,而家和父母,只是他的一个微笑而乏味的起点。

       第三,要接受自己无能为力的事实。无能为力不是无所作为,尽量关注他,同时又不着痕迹地忽略他,关注他是为了体会他的真实状态,可以与他做富有内容的交流;忽略他更是为了留给他独立成长的空间。

       关于如何获得幸福的撰写也是让我大段大段摘抄的地方。“人生中有一半痛苦是自己制造的。按照佛教的说法,这类痛苦的根源是贪、瞋、痴。贪,就是过度的欲望;瞋,就是负面的情绪;痴,就是执着于错误的观念。佛教认为,这三者的根源又都是无明,就是不明白人生的道理。”

       “要不给自己制造痛苦,就必须想明白人生的一个基本道理,叫做价值观。这就是要分清人生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对重要的要看得准、抓得住,对不重要的要看得开、放得下。“

       “人身上有两个宝贵的东西,一是生命,二是精神,让这两个东西有一个好的状态,人就幸福了。”

       “寻找幸福的秘诀之一是珍惜平凡的幸福。一个人如果在他天天过的生活里找不到幸福,他去哪里都不可能找不到。”

        在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周国平老师讲到:“要做到用适当态度面对痛苦,就必须想明白人生的另一个基本道理,叫作超脱的觉悟。人生没有假如,正确的态度是力争在新规定下走出一条积极的路来。如果可能,就做命运的主人,不向他屈服;如果不能,就做命运的朋友,不和他较劲。”

        在为人处世上,作者引用法国拿破仑时期的帝国警务部长富歇的话:“人处于弱势时要温和,人处于强势时要公正”。

       关于要不要读经典,什么时候读经典,作者的话又让我眼前一亮:“人在年轻时若真正受过世界文学艺术的精神洗礼,内心就会葆有一片净土,世俗不能把它侵染,岁月也不能把它摧毁。”

       最后摘抄一段关于“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的讲解。生活方式指人们在日常生活领域中具体的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你很有钱,这不是生活方式;你怎么花钱,才是生活方式。你很有理想,这还不是生活方式;你怎么实践理想,这才是生活方式。你富甲一方,若不能知书识礼、造福乡里,你就是一个土豪,不是绅士。你学富五车,若不能明察时事、练达人情,你就是一个学究,不是智者。

       书中还有关于事业、教育、如何才是一个好男人、匠人精神等等的文章,都可以看到作者不同的见解,以及那些简单、质朴,可以顺手操作的方法。如果要全部摘录,估计会抄下来半部书。为了缩短篇幅,就不再往下延展了。如果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通读这本《年龄是一个谣言》。

你可能感兴趣的:(拆解《年龄是一个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