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如何才能做到正确的自我评估?

昨天翻研招网,看到几个数据很有意思。

近几年,由于考生个人对自身发展的要求提高、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呈现了逐年上升的态势。

虽然应届生是考研的主力军,但是随着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后,以及往届生对于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的需求增加,往届生的考研比例也逐年提高。

本来应届的就考的多,往届的再二战,本身往届生更熟悉考研的流程,应对考试尤其是复试时更有经验,态度更沉稳,而且第二次复习时会抓住重点、省时高效。

所以,19年的考试竞争压力自然也不小。

有时候,逼着你往前走的,不是前方梦想的微弱光芒,而是身后现实的万丈深渊

通过上面的数据,基本上确定的是,如今考研的竞争早已经白热化了。

想单纯的依靠努力来上岸,基本上不可能了。

在能力的基础上,配备正确的方法,并持续的输出努力,三者缺一不可。

考研市场已经充分竞争,容错率越来越低。

不要觉得自己努力就能取得成功。

应届和往届本身就占据考研的半壁江山,自考生更是在夹缝中求生。

有的时候很奇怪。

有些人,明知对于自考生而言,考上名校热门专业的可能性是那么小,却还一味地去鼓舞。

基于名校情怀?基于同行竞争?

我不清楚这样盲目推荐,说什么非“985”“211”不必上的人是何居心?

网上的考研经验帖,最受欢迎的就是逆袭帖。

双非逆袭985,专科上岸211,这样的例子有,我也不否认。

但是这给很多人一个错觉,觉得名校热门专业并不难考,我上我也行。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在几百万人中,这样逆袭的样本有多少?

所以在选择院校和专业时,务必要结合自身来评估风险,不一定要多么精确,但是不能好高骛远,做白日梦。

记得去年某个同学告诉我考一个211,说非它不上。而且估计自己有六成把握,最后分数却足足差了90分。

如何正确评估学校和对手?

评估风险不靠主观臆断,凭空想象,要结合自己的情况,更要评估对手,现在考研的人越来越多,出现大小年的概率越来越低了。

对手的评估,一般以目标院校历年的考生和录取情况来分析。

比如:

最近三年的分数线

报考学生的生源大概水平

复试什么形式,在总分中占比多少

最后实际录取学生的总分及单科分数分布

最后录取学生的本科背景

录取学生中二战以以上的学生比例

录取的跨校跨专业学生的比例

这些问题不需要多精准,但是你要心里有个准备,预测一下你的竞争对手处于什么段位。

对于自己的评估?

分析完对手之后,要充分的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有多大能耐,就干多大事。

比如:

高中学习状态及高考成绩

个人学习习惯和自制力

考研时间

自身心态

公共课基础如何

是否跨专业,专业课是否零基础

为什么要强调风险并且正确评估对手和自己?

因为每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同。

有的人有时间有经济能力去二战三战,但是有的人只有一次机会,承担不起二战,承担不起失败。比如一些工作的人,大龄的人,有家庭的人。

最后的最后

学长已经过了写鸡汤的年纪,有家庭,有孩子,相对理性。

给大家分析自考生考研的残酷,是因为见过太多输的惨败的人。

一定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研,是要学历,是要经历,要专业技术,是要深造,还是延迟就业等等。

想清楚这些,你才有明确的动机支撑自己。

不至于时常感到迷茫,才能不负备考及后来的深造时光。

不是危言耸听,学长太希望你们考上,说一些实话,我觉得才是对大家最大的帮助。

好好学习,有问题留言吧。

文/如风学长  版权©️自考学社  转载请留言

心情|成长|考研|趣生活

关注公众号:自考学社

加入自考生考研成长大家庭

你可能感兴趣的:(考研,如何才能做到正确的自我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