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本社会学——读《金钱不能买什么》

市场经济只是是我们生活的工具,市场社会是否应该是我们生活的方式?

我们确实发现买卖的逻辑不再仅仅适用于各种商品,而是越来越主宰我们全部的生活。我们惊讶的发现似乎本不需要金钱衡量的领域市场逐渐的发展起来,公共话语中的道德判断逐渐的削弱到社会的边缘,我们似乎开始变得习惯物化一切物品(精神的或物质的)为商品,这是否是合适的,我们该如何对待“金钱是万能的”,如何重新思考去定位“有钱逻辑”大行其道的背后的市场在社会中的角色?

迈克尔.桑德尔的《金钱不能买什么》为我们探讨市场在我们的社会实践、人际关系和日常生活中的角色与范围提供了一种范式。

全书共分为五章,分别探讨了插队、激励措施、市场如何排挤道德规范、生命与死亡的市场、冠名权五个逐渐被金钱和市场观念腐蚀的领域。

五个章节包括了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但具有一个共性,就是市场的出现阻挠了实现“公共善”的途径。

插队这一个章节主要讨论的问题在于“付钱获取快速服务通道的市场伦理”和“按顺序等候代表平等主义的排队伦理的”。在支持市场伦理的方面,书中分别列举了个人自由、社会效用最大化两派观点。而排队伦理方面,则有不公平(对不富裕者)、花钱最高者不等于最珍视者以及腐败效用对物品意义的侵蚀三种观点。经济学家们认为的排队本身是一种浪费且低效并且表明价格体系不匹配供需关系的行为,并且通过无论是花钱像商品提供方沟渠优先权或者是雇佣劳动力为自己排队都可以说是市场交换能够增加集体福利,这主要依赖于支付意愿。从功利主义的角度看并无什么不可?然而同样作为物品分配的排队伦理则告诉我们物化一些东西去市场估价是对东西本身的贬低。

激励措施主要提及诸如用金钱节育、补偿碳行动、付费猎杀海象等。市场主义一直所倡导的在于他的自由主义,用金钱激励会体现出强迫的性质,被迫同意的节育者、或者拿到碳排放许可证的商家,从主观上并没有接受这样的激励,那么所谓的客观效果能够在失去金钱激励后延续多久呢?市场是一种机制,同时也体现某些规范,然而金钱刺激之后,本该是一种增加耻辱感而借以节制的行为者会觉得一切理所当然。正如在我们看来幼儿园对迟到的接孩子的父母处以罚金是一种道德上的责难,而对于接孩子的家长来说迟到也可以被体谅,因为他认为支付的不是罚金而是对看管孩子的老师支付的费用。金钱刺激正是忽视了名誉、声望、社会地位等另外的社会规范或者惯例对人的作用。不可否认市场本身存在调借人的规范,然而这些规范是比经验中更加适合的规范标准低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说市场对本不该由他出现的社会领域的腐蚀。

在市场如何排挤道德规范这一章节。他提到了礼物的货币化,越来越多的人可能习惯于送购物卡,这样可以使双方的价值效用和预期达到最大化;有些人会考虑购买名校名誉博士这样的荣誉,但是更多的人会持反对态度;为什么在道德规范占据主流评价的体系里,市场能够占据一席之地却不能成为主流?书中也罗列了一些观点,这是因为关乎道德的市场交易会消解掉赋予该物品真正的善,本应该由态度和美德建构的规范或者制度必须基于对道德理想的忠诚。同时困惑于书中列举有偿建立血库,或者有偿购买在某一社区建立核废料处理中心政策的失败。这是因为我们知道无偿献血或者政府通过捐赠图书馆同样可以达到目的的成功案例。在这里,作者引入了“金钱的刺激会排挤掉作为公民而拥有的公共精神”。无偿奉献是公民对道德的承诺,市场一旦介入,会有很多人借此增加收入,但是整个社会的利他主义精神却会被损害。按照经济学家的说法:利他主义、团结、义务这样的道德情感是存在耗竭的结果的,为了更好地使用这样的阶级缓和工具,市场应该在不是最需要这些道德情感的地方介入。”反驳这种“节约爱”的观点,我们可以以经验来看待,爱的能力不会因使用而耗竭,反而会在实践中得到拓展。

生命与死亡的市场重点讨论了死亡赌局、保单贴现、恐怖活动期货等货币化生命的市场行为。将死亡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投资的做法,侵犯了捍卫生命神圣性及不可通俗性的价值体系。不可否认,一个人购买了即将死亡的人的保险单,即将死亡的人会获得一笔财产可以用来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亦或者给家里一笔收入,而购买了保险单的这个人也会在最后得到一笔收入。这种看似双赢的经济行为确实符合功利效用最大化,但却可以引用书中以道德的观点批判这种行为实在是:轻薄与妄想的有害结合,确实属于玩弄生命的体现。

冠名权中提及了亲笔签名被出售、广告植入无孔不入、体育场大肆建有豪华包厢。然后讨论了这些现象反映的商业主义到底有什么错?在这里讨论道德的力量去驳斥似乎确实是弱势的。我们是因为崇拜才会索取巨星的签名,如果金钱买到,或者巨星经纪人出售自己签名,感觉是有一种变味,但是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这是因为市场观念语境下道德话语的缺失,由此对他的批判不得不处于一种晦涩的地位。他确实贬低了我们的那种崇拜感;同样的本该是穷人和富人共同存在于体育场拿着啤酒炸鸡看棒球的场景,却因为豪华包厢的出现使得公共空间被割裂,这满足所谓精英的自豪感的同时使得不平等的观念渐入人心。进而对阶级矛盾加剧埋下隐患。

纵观全文,讨论的核心无非是:市场究竟是作为一种生活工具还是生活方式。它的到来割裂了公共空间:富人和穷人应该共同排队、钱不能用来激励一切、礼物不应该货币化、生命不能用钱来衡量、亲笔签名不能出售......就是过去我们所有的习以为常在市场的刺激下似乎都发生了变化,更可怕的是一切还很合乎逻辑。而这逻辑是建立在道德失语的窘境上的。于是整本书举例然后阐述其是否合适的论据就建立在要不要公共话语下的道德规范或者体系。

如此一来,我们可以看到,整本书的观点无非两种:一是基于公平,它关注的是市场选择导致的不平等现象。二是基于腐败(或者腐蚀),市场关系可能侵损和消解道德规范或者态度。也就是说市场介入了本该道德规范占主导的领域后,发生了引发了对公平的讨论、也引发了这个本身不带有道德评判的价格体系消解了道德规范的存在。

那么道德规范体系要不要存在呢?如果我们都关注“私”的自己,那么社会就不会存在了。明显为了每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得到保障(市场必胜论的经济学家也这么讲),显然功利主义倡导下的市场作为一种工具本该更好地服务公共生活。然而它一旦影响到公共善的存在,它的利弊确实是该拿出来讨论的。

市场必胜论的时代确实是和公共话语缺乏道德实质和精神实质重合在一起的,按照书中作者所言,他所做的也只是对珍视的物品与社会惯例的意义展开一种公平的公共商讨而已。

正是如此,我们有谁愿意生活在一切都待价而沽的社会中,我也认可平等只是相对的,具有不同背景和社会地位的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彼此相遇、互相碰面,因为这是我们学会商议并容忍我们彼此差异的方式,也是我们一同关怀共同善的方式。

本书存在困惑:

市场预测情报不受到官僚与政治压制,为什么不可以建立交易中心?

网络化的社会中可以借助工具看到彼此的生活方式,他确实存在一种更加隐蔽的方式侵蚀公共空间,但是也为营造另外的公共空间提供了可能。

市场的出现确实冲击了很多固有观念的东西,但是也在改进着很多,刺激新事物的出现,并且慢慢的形成思维定式的话,我们讨论这些东西是不是属于别人看来不具备发展观的人。

写在最后:

所有的讨论都是在认识市场社会,讨论一种可能,锻造自己的思维,这一切都是思考的方式而已。在市场作为工具演变为生活方式到来之前,所做的只是为市场必胜论的缺失的地方讨论一种可能。

你可能感兴趣的:(1/82本社会学——读《金钱不能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