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开源项目了解分布式系统原理(1)

分布式系统

所谓分布式系统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多台计算机协同解决单台计算机所不能解决的计算、存储等问题。单机系统与分布式系统的最大的区别在于问题的规模,即计算、存储的数据量的区别。

1.为什么使用分布式系统

1.单台服务器性能优先,综合利用多个节点的处理能力,提高整体的服务能力。单个业务量比较大单机无法支撑时,拆分到多个节点上各自处理一部分。

2.多个模块拆分解耦,各自解决不同的业务问题,每个可以由不同的团队负责,交互周期变短。

2.如何拆分成分布式

将一个单机问题使用分布式解决,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将问题拆解为可以使用多机分布式解决,使得分布式系统中的每台机器负责原问题的一个子集。由于无论是计算还是存储,其问题输入对象都是数据,所以如何拆解分布式系统的输入数据成为分布式系统的基本问题。

拆分的最高目标:可无限扩展、各个节点负载比较均衡、复杂度低、元数据维护比较简单

哈希方式

哈希分布数据的缺点同样明显,突出表现为可扩展性不高,一旦集群规模需要扩展,则几乎所有的数据需要被迁移并重新分布。工程中,扩展哈希分布数据的系统时,往往使得集群规模成倍扩展,按照数据重新计算哈希,这样原本一台机器上的数据只需迁移一半到另一台对应的机器上即可完成扩展。

针对哈希方式扩展性差的问题,一种思路是不再简单的将哈希值与机器做除法取模映射,而是将对应关系作为元数据由专门的元数据服务器管理.同时,哈希值取模个数往往大于机器个数,这样同一台机器上需要负责多个哈希取模的余数。但需要以较复杂的机制维护大量的元数据。哈希分布数据的另一个缺点是,一旦某数据特征值的数据严重不均,容易出现“数据倾斜”(data skew)问题。

哈希分布数据的另一个缺点是,一旦某数据特征值的数据严重不均,容易出现“数据倾斜”(data skew)问题


按数据范围分布

按数据范围分布是另一个常见的数据分布式,将数据按特征值的值域范围划分为不同的区间,使得集群中每台(组)服务器处理不同区间的数据。

工程中,为了数据迁移等负载均衡操作的方便,往往利用动态划分区间的技术,使得每个区间中服务的数据量尽量的一样多。当某个区间的数据量较大时,通过将区间“分裂”的方式拆分为两个区间,使得每个数据区间中的数据量都尽量维持在一个较为固定的阈值之下。

一般的,往往需要使用专门的服务器在内存中维护数据分布信息,称这种数据的分布信息为一种元信息。甚至对于大规模的集群,由于元信息的规模非常庞大,单台 计算机无法独立维护,需要使用多台机器作为元信息服务器。

按数据量分布

数据量分布数据与具体的数据特征无关,而是将数据视为一个顺序增长的文件,并将这个文件按照某一较为固定的大小划分为若干数据块(chunk),不同的数据块分布到不同的服务器上。与按数据范围分布数据的方式类似的是,按数据量分布数据也需要记录数据块的具体分布情况,并将该分布信息作为元数据使用元数据服务器管理。

由于与具体的数据内容无关,按数据量分布数据的方式一般没有数据倾斜的问题,数据总是被均匀切分并分布到集群中。当集群需要重新负载均衡时,只需通过迁移数据块即可完成。集群扩容也没有太大的限制,只需将部分数据库迁移到新加入的机器上即可以完成扩容。按数据量划分数据的缺点是需要管理较为复杂的元信息,与按范围分布数据的方式类似,当集群规模较大时,元信息的数据量也变得很大,高效的管理元信息成为新的课题。

一致性哈希

https://www.cnblogs.com/lpfuture/p/5796398.html
一致性哈希(consistent hashing)是另一个种在工程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数据分布方式。一致性哈希最初在P2P 网络中作为分布式哈希表(DHT)的常用数据分布算法。一致性哈希的基本方式是使用一个哈希函数计算数据或数据特征的哈希值,令该哈希函数的输出值域为一个封闭的环,即哈希函数输出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前序。将节点随机分布到这个环上,每个节点负责处理从自己开始顺时针至下一个节点的全部哈希值域上的数据。

使用一致性哈希的方式需要将节点在一致性哈希环上的位置作为元信息加以管理,这点比直接使用哈希分布数据的方式要复杂。然而,节点的位置信息只于集群中的机器规模相关,其元信息的量通常比按数据范围分布数据和按数据量分布数据的元信息量要小很多。

为此一种常见的改进算法是引入虚节点(virtual node)的概念,系统初始时就创建许多虚节点,虚节点的个数一般远大于未来集群中机器的个数,将虚节点均匀分布到一致性哈希值域环上,其功能与基本一致性哈希算法中的节点相同。为每个节点分配若干虚节点。操作数据时,首先通过数据的哈希值在环上找到对应的虚节点,进而查找元数据找到对应的真实节点。使用虚节点改进有多个优点。首先,一旦某个节点不可用,该节点将使得多个虚节点不可用,从而使得多个相邻的真实节点负载失效节点的压里。同理,一旦加入一个新节点,可以分配多个虚节点,从而使得新节点可以 负载多个原有节点的压力,从全局看,较容易实现扩容时的负载均衡。

3.可用性

3.1无法避免的设备故障和网络异常

1、通信异常:从集中式向分布式演变的过程中,必然引入网络因素,由于网络本身的不可靠性,因此 也引入了额外的问题。分布式系统需要在各个节点之间进行网络通信,因此每次网络通信都会伴随着网络不可用的风险,网络光纤、路由器或是DNS等硬件设备或 是系统不可用都会导致最终分布式系统无法顺利完成一次网络通信。另外,即使分布式系统各个节点之间的网络通信能够正常进行,其延时也会大于单机操作。通常 我们认为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中,单机内存访问的延时在纳秒数量级(通常是10ns),而正常的一次网络通信的延迟在0.1~1ms左右(相当于内存访问延 时的105倍),如此巨大的延时差别,也会影响到消息的收发过程,因此消息丢失和消息延迟变得非常普遍

2、网络分区:当网络由于发生异常情况,导致分布式系统中部分节点之间的网络延时不断增大,最终导致组成分布式系统的所有节点中,只有部分节点之间能够正常通信,而另一些节点则不能----我们将这个现象称为网络分区。当网络分区出现时,分布式系统会出现局部小集群,在极端情况下,这些局部小集群会独立完成原本需要整个分布式系统才能完成的功能,包括对数据的事物处理,这就对分布式一致性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战

3、三态:上面两点,我们已经了解到在分布式环境下,网络可能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因此分布式系统的每一次请求与响应,存在特有的三态概念,即成功、失败、超时。 在传统的单机系统中,应用程序在调用一个函数之后,能够得到一个非常明确的响应:成功或失败。而在分布式系统中,由于网络是不可靠的,虽然在绝大部分情况 下,网络通信也能够接受到成功或失败的响应,当时当网络出现异常的情况下,就可能会出现超时现象,通常有以下两种情况:

(1)由于网络原因,该请求并没有被成功地发送到接收方,而是在发送过程中就发生了消息丢失现象

(2)该请求成功地被接收方接收后,进行了处理,但是在将响应反馈给发送方的过程中,发生了消息丢失现象

当出现这样的超时现象时,网络通信的发起方是无法确定当前请求是否被成功处理的

4、节点故障:节点故障则是分布式环境下另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指的是组成分布式系统的服务器节点出现的宕机或"僵死"现象,通常根据经验来说,每个节点都有可能出现故障,并且每天都在发生

5、存储数据丢失:对于有状态节点来说,数据丢失意味着状态丢失,通常只能从其他节点读取、恢复存储的状态。

6、异常处理原则:被大量工程实践所检验过的异常处理黄金原则是:任何在设计阶段考虑到的异常情况一定会在系统实际运行中发生,但在系统实际运行遇到的异常却很有可能在设计时未能考虑,所以,除非需求指标允许,在系统设计时不能放过任何异常情况。

3.2副本

因为物理故障是无法避免的,所以需要做数据冗余,提高可用性。

副本(replica/copy)指在分布式系统中为数据或服务提供的冗余。对于数据副本指在不同的节点上持久化同一份数据,当出现某一个节点的存储的数据丢失时,可以从副本上读到数据。数据副本是分布式系统解决数据丢失异常的唯一手段。另一类副本是服务副本,指数个节点提供某种相同的服务,这种服务一般并不依赖于节点的本地存储,其所需数据一般来自其他节点。

副本协议是贯穿整个分布式系统的理论核心。

副本的理想状况:副本也可提供服务;一个副本故障或者多个副本故障,都不影响服务;不会带来数据一致性问题;同时系统复杂度不会很高;副本不怎么占用资源。

主从和时效性是副本要考虑的两个重要问题。

主从主要由单主,多主,无主三种方式。

时效性主要有同步、异步、版同步三种方式。

4.CAP定理

一个经典的分布式系统理论。CAP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分布式系统不可能同时满足一致性(C:Consistency)、可用性(A:Availability)和分区容错性(P:Partition tolerance)这三个基本需求,最多只能同时满足其中两项

1、一致性

在分布式环境下,一致性是指数据在多个副本之间能否保持一致的特性。在一致性的需求下,当一个系统在数据一致的状态下执行更新操作后,应该保证系统的数据仍然处于一直的状态。

对于一个将数据副本分布在不同分布式节点上的系统来说,如果对第一个节点的数据进 行了更新操作并且更新成功后,却没有使得第二个节点上的数据得到相应的更新,于是在对第二个节点的数据进行读取操作时,获取的依然是老数据(或称为脏数 据),这就是典型的分布式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在分布式系统中,如果能够做到针对一个数据项的更新操作执行成功后,所有的用户都可以读取到其最新的值,那么 这样的系统就被认为具有强一致性

2、可用性

可用性是指系统提供的服务必须一直处于可用的状态,对于用户的每一个操作请求总是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返回结果。这里的重点是"有限时间内"和"返回结果"。

"有限时间内"是指,对于用户的一个操作请求,系统必须能够在指定的时间内返回对 应的处理结果,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范围,那么系统就被认为是不可用的。另外,"有限的时间内"是指系统设计之初就设计好的运行指标,通常不同系统之间有很 大的不同,无论如何,对于用户请求,系统必须存在一个合理的响应时间,否则用户便会对系统感到失望。

"返回结果"是可用性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要求系统在完成对用户请求的处理后,返回一个正常的响应结果。正常的响应结果通常能够明确地反映出队请求的处理结果,即成功或失败,而不是一个让用户感到困惑的返回结果。

3、分区容错性

分区容错性约束了一个分布式系统具有如下特性:分布式系统在遇到任何网络分区故障的时候,仍然需要能够保证对外提供满足一致性和可用性的服务,除非是整个网络环境都发生了故障

网络分区是指在分布式系统中,不同的节点分布在不同的子网络(机房或异地网络) 中,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导致这些子网络出现网络不连通的状况,但各个子网络的内部网络是正常的,从而导致整个系统的网络环境被切分成了若干个孤立的区域。 需要注意的是,组成一个分布式系统的每个节点的加入与退出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特殊的网络分区。

既然一个分布式系统无法同时满足一致性、可用性、分区容错性三个特点,所以我们就需要抛弃一样:

用一张表格说明一下: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对于一个分布式系统而言,分区容错性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因为 既然是一个分布式系统,那么分布式系统中的组件必然需要被部署到不同的节点,否则也就无所谓分布式系统了,因此必然出现子网络。而对于分布式系统而言,网 络问题又是一个必定会出现的异常情况,因此分区容错性也就成为了一个分布式系统必然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因此系统架构师往往需要把精力花在如何根据业务 特点在C(一致性)和A(可用性)之间寻求平衡。

5.BASE理论

BASE是Basically Available(基本可用)、Soft state(软状态)和Eventually consistent(最终一致性)三个短语的缩写。BASE理论是对CAP中一致性和可用性权衡的结果,其来源于对大规模互联网系统分布式实践的总结, 是基于CAP定理逐步演化而来的。BASE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即使无法做到强一致性,但每个应用都可以根据自身业务特点,采用适当的方式来使系统达到最终一致性。接下来看一下BASE中的三要素:

1、基本可用

基本可用是指分布式系统在出现不可预知故障的时候,允许损失部分可用性----注意,这绝不等价于系统不可用。比如:

(1)响应时间上的损失。正常情况下,一个在线搜索引擎需要在0.5秒之内返回给用户相应的查询结果,但由于出现故障,查询结果的响应时间增加了1~2秒

(2)系统功能上的损失:正常情况下,在一个电子商务网站上进行购物的时候,消费者几乎能够顺利完成每一笔订单,但是在一些节日大促购物高峰的时候,由于消费者的购物行为激增,为了保护购物系统的稳定性,部分消费者可能会被引导到一个降级页面

2、软状态

软状态指允许系统中的数据存在中间状态,并认为该中间状态的存在不会影响系统的整体可用性,即允许系统在不同节点的数据副本之间进行数据同步的过程存在延时

3、最终一致性

最终一致性强调的是所有的数据副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同步之后,最终都能够达到一个一致的状态。因此,最终一致性的本质是需要系统保证最终数据能够达到一致,而不需要实时保证系统数据的强一致性。

总的来说,BASE理论面向的是大型高可用可扩展的分布式系统,和传统的事物ACID特性是相反的,它完全不同于ACID的强一致性模型,而是通过牺牲强一致性来获得可用性,并允许数据在一段时间内是不一致的,但最终达到一致状态。但同时,在实际的分布式场景中,不同业务单元和组件对数据一致性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在具体的分布式系统架构设计过程中,ACID特性和BASE理论往往又会结合在一起。

5.衡量分布式系统的指标

性能:系统的吞吐能力,指系统在某一时间可以处理的数据总量,通常可以用系统每秒处理的总的数据量来衡量;系统的响应延迟,指系统完成某一功能需要使用的时间;系统的并发能力,指系统可以同时完成某一功能的能力,通常也用QPS(query per second)来衡量。上述三个性能指标往往会相互制约,追求高吞吐的系统,往往很难做到低延迟;系统平均响应时间较长时,也很难提高QPS。

可用性:系统的可用性(availability)指系统在面对各种异常时可以正确提供服务的能力。系统的可用性可以用系统停服务的时间与正常服务的时间的比例来衡量,也可以用某功能的失败次数与成功次数的比例来衡量。可用性是分布式的重要指标,衡量了系统的鲁棒性,是系统容错能力的体现。

可扩展性:系统的可扩展性(scalability)指分布式系统通过扩展集群机器规模提高系统性能(吞吐、延迟、并发)、存储容量、计算能力的特性。好的分布式系统总在追求“线性扩展性”,也就是使得系统的某一指标可以随着集群中的机器数量线性增长。

一致性:分布式系统为了提高可用性,总是不可避免的使用副本的机制,从而引发副本一致性的问题。越是强的一致的性模型,对于用户使用来说使用起来越简单。

6.分布一致性的提出

在分布式系统中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数据的复制。在我们的日常开发经验中,相 信很多开发人员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假设客户端C1将系统中的一个值K由V1更新为V2,但客户端C2无法立即读取到K的最新值,需要在一段时间之后才能 读取到。这很正常,因为数据库复制之间存在延时。

分布式系统对于数据的复制需求一般都来自于以下两个原因:

1、为了增加系统的可用性,以防止单点故障引起的系统不可用

2、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通过负载均衡技术,能够让分布在不同地方的数据副本都能够为用户提供服务

数据复制在可用性和性能方面给分布式系统带来的巨大好处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数据复制所带来的一致性挑战,也是每一个系统研发人员不得不面对的。

所谓分布一致性问题,是指在分布式环境中引入数据复制机制之后,不同数据节点之间 可能出现的,并无法依靠计算机应用程序自身解决的数据不一致的情况。简单讲,数据一致性就是指在对一个副本数据进行更新的时候,必须确保也能够更新其他的 副本,否则不同副本之间的数据将不一致。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种思路是"既然是由于延时动作引起的问题,那我可以将写入的动作阻塞,直到数据复制完成后,才完成写入动作"。 没错,这似乎能解决问题,而且有一些系统的架构也确实直接使用了这个思路。但这个思路在解决一致性问题的同时,又带来了新的问题:写入的性能。如果你的应 用场景有非常多的写请求,那么使用这个思路之后,后续的写请求都将会阻塞在前一个请求的写操作上,导致系统整体性能急剧下降。

总得来说,我们无法找到一种能够满足分布式系统所有系统属性的分布式一致性解决方案。因此,如何既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同时又不影响系统运行的性能,是每一个分布式系统都需要重点考虑和权衡的。于是,一致性级别由此诞生:

1、强一致性

这种一致性级别是最符合用户直觉的,它要求系统写入什么,读出来的也会是什么,用户体验好,但实现起来往往对系统的性能影响大

2、弱一致性

这种一致性级别约束了系统在写入成功后,不承诺立即可以读到写入的值,也不久承诺多久之后数据能够达到一致,但会尽可能地保证到某个时间级别(比如秒级别)后,数据能够达到一致状态

3、最终一致性

最终一致性是弱一致性的一个特例,系统会保证在一定时间内,能够达到一个数据一致的状态。这里之所以将最终一致性单独提出来,是因为它是弱一致性中非常推崇的一种一致性模型,也是业界在大型分布式系统的数据一致性上比较推崇的模型


扩展阅读:https://www.cnblogs.com/szlbm/p/5588543.html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0283343

你可能感兴趣的:(结合开源项目了解分布式系统原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