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中文名字,一般很容易让人误解,因为管教让人联想起管教所。百度百科上说:管教指在严格限制下所实施的一种赏罚严明的教育。所以即使加了正面二字,正面管教也很容易让人把重点放在管控和教育上。所以很早以前我就听过这本书,但又被书名给吓跑了,总认为管教孩子就是惩罚孩子,只看到这个名字就感觉不对。
最近重新读了这本书,原来正面管教被誉为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它的创始人是简·尼尔森博士,她的《正面管教》这本书被誉为育儿的经典著作,我们亲子书籍共读组织父母们一起读这本书,满意率达到100%,所有的读过的父母都强烈赞同这本书的观点,并且一致认为这本书需要反复地阅读,反复地讨论,我认识的一位正面管教认证导师,据说已经读了这本书80多遍。
所以经典的书一定要反复地读,慢下来读,细细地品味,认真地践行。
-1-正面管教不是管教
其实正面管教地英文本意不是这样的。我们来看英文原文,那就是Positive Discipline。
首先Positive,原意是积极乐观的; 自信的; 建设性的; 朝着成功的; 表示赞同的; 拥护的;
这里有两个维度,父母和孩子。父母维度,要积极乐观、赞同拥护;孩子维度要自信,朝着成功。
Discipline,来源于拉丁文Disciplulus或Disciplini,意思是“真理和原则的追随者”,或“受尊敬的领导人”。中文翻译是:训练; 训导; 纪律; 训练方法; 行为准则; 符合准则的行为; 自制力; 遵守纪律;所以管教≠惩罚,也有父母和孩子两个维度:
父母维度,要坚定,指定边界,符合准则;孩子维度,要自律,追随真理,自我控制。
Positive和Discipline两者并不是矛盾的,也不是和善而坚定的中间路线,而是统一的。
合起来,正面管教就是和善而坚定,或者叫积极的边界,这是从父母维度;
从孩子维度就是自信的自律,朝着成功而自控。
或者从两个维度交叉解释:父母和善,孩子自控。
所以我认为,正面管教如果叫做“积极自控”会更加合适。
但因为正面管教已经深入人心,为了解释方便,我们还用这个名词,只是提醒大家,正面管教一定不是管教,这是个很容易被误解的误区。
-2-为什么要正面管教?
我们小时候兄弟姐妹多,只能以放养为主,因为生活的压力父母也没时间、没精力管我们。人人脖子上挂个钥匙,放学自己回家,自己写作业。不像现在的孩子,下课要上各种辅导班,做作业父母要在旁边看着、做完还要签名。
好处是父母不会着意控制我们,不是因为不想,而是客观上不能;所以我们大部分人客观上是积极的、乐观的、自律的、自控的。
坏处是因为父母时间经历有限,一旦出现问题就会特别严厉,小时候身边总有几个小伙伴经常被父母狠揍,并且是脱下裤子用皮带抽的那种。因为惩罚、暴力最容易,短期内也最有效,父母没有更多的时间就更容易使用惩罚。所以小时候孩子不犯错还好,一犯错就是极严厉地惩罚,然后从此走上歧途。身边就有好几个小伙伴长大一点就打架、偷窃甚者判刑,还有因为暴力早早失去了生命。
因此,我们小时候,父母的教育总体是严格的,但是由于时间生计所限,小孩子有了更多的自我发展空间。
但现在家庭富裕了,孩子们不再需要像过去那样,参与到劳动中,为家庭生计而努力,丧失了通过自然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感。社会环境也进步了,人人平等的概念深入人心。母亲不再像过去盲目服从父亲,成年人也不再盲目服从他人和顺从社会,现在的孩子们自然有样学样,不再像过去那么顺服听话了。
另一方面生活水平提升后,父母相对有更多时间关注孩子成长,并且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或两个孩子,父母的关注度更加集中。而孩子再不像以前有自己的时间去做心理的调整和平衡。惩罚因为快速简单,反而被应用地更加广泛。
还有一种情况是直升机父母越来越多,父母都想把最好的给到孩子,甚至做推土机父母,想把孩子可能遇到的障碍全部推平。这就走向了另一个育儿极端,娇纵型父母。
因此现代社会的育儿特点是娇纵型成为大多数,但同时部分惩罚型父母,惩罚手段、程度虽然没有过去那么极端,但数量反而也快速上升。还出现一个情况就是有时娇纵、有时惩罚,孩子面临变脸比翻书还快的父母时,会更加矛盾、自己也更容易焦虑出现问题。
过度惩罚孩子的后果显而易见,《正面管教》告诉我们就是4R。即孩子会愤恨(Resentment)、报复(Revenge)、反叛(Rebellion)、退缩(Retreat)。
过度娇纵的后果则是孩子缺少责任感,这也是我们父母抱怨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没有责任感。他们冷漠、不关心他人感受,不会和人正确交往。这也导致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的心理健康问题。
这些错误教育后果的另一个特点是,小时候没有那么严重,但就像充气的气球,每次过度惩罚或娇纵的后果不会自然消失,都被不断压缩进了孩子幼小的心灵,一旦到了青春期,这些高压毒气就会集中爆发,一旦爆发就很难补救。这就是如今初中生、高中生的年轻人心理出问题比例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根据调查,目前我国12-18岁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良比例达到11%左右,并且初一学生心理状况最佳,初二初三次之,高中生最差。
所以现代社会才更需要父母精心地为孩子提供锻炼机会,调整传统的育儿策略,刻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上进心。这种新的育儿策略就是正面管教。
-3-具体如何正面管教呢?
《正面管教》第一章、第二章给我们做了详细地阐述。
我在这里概括总结为“一二三四五”,即一个基础、两个动力、三个元素、四个标准、五个目标。
一个基础即相互尊重与合作。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父母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或者固定模子的艺术品,一定要把孩子变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其实父母唯一能给孩子的就只是生命。
因此孩子是一粒拥有各种发展可能的种子,父母要尊重孩子的自主发展,需要做的就是为孩子的生长提供帮助,提供生长必须的阳光空气水和养分。
父母尊重与合作,就是赢得孩子、赢得合作,而不是赢了孩子。具体可以采用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表达对孩子的同情、告诉孩子你的感受、让孩子关注解决问题的四步法正面管教赢得合作工具去实施。
两个动力是归属感和价值感。
正面管教源自心理学家阿德勒和德雷克斯的理论。
阿德勒指出:
孩子是社会人,他认为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决定着他的行为;孩子行为的首要目的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
德雷克斯指出:孩子的察觉能力很强,但解释能力很差。各种不良行为往往是孩子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的过程中错误的解读和错误的理解。
归属感就是孩子觉得属于这个家庭、这个团队、这个社会的一份子,不被别人孤立;价值感就是孩子觉得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有价值的,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被认同有价值是正面管教的两大动力。
三个元素是态度、选择和参与。
正面管教包括三个要素:一态度和善、坚定;二尊重别人前提下可以让孩子选择;三让孩子参与制定。这三个要素都是为了充分地满足孩子的归属感和价值感需求。
四个标准。
即看养育方法是否符合和善、坚定并行?
是否培养了孩子归属感和价值感?
是否有助于孩子养成五大目标“内外控判值”?
还有就是,能否长期有效?
五大目标是正面管教的长期路线图。
也就是远期的战略目标,也就是你希望孩子最终需要具备的能力和技能。《正面管教》提出了孩子的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我总结为“内外控判值”。
“内”是内省能力,理解自己的情绪,做到自律自控;
“外”是与人沟通协作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
“控”是掌控整体把握能力,掌控日常生活各种限制及后果;
“判”是判断能力,能恰当评估判断局面;
“值”是价值感知力,包括发现自己的力量和影响力,感觉自己能行,觉得自己有价值别人需要我。
“内外控判值”的目标其实就是让孩子:我思、我协、我掌控、我判断,我有价值。
-4-正面管教不是戏法
在实施正面管教时,父母很容易把正面管教变成控制孩子的一种戏法,而孩子会对试图控制他们的戏法格外警惕并抵制。
因此父母们要时刻检讨自己的行动,用四个标准去衡量日常的养育方法和手段,让我们来判断一下,看以下哪些是正面管教。
案例:孩子放学下课不写作业
1、不写完作业就不准吃饭!(惩罚,并且和写作业没关系)
2、快点写,你怎么那么懒,天天拖拉,看邻居家的小明,早早就做完了。(比较)
3、学校作业怎么这么多,写不完,我来帮你写。(娇纵)
4、你可以选择现在写作业,也可以选择玩一会儿写作业,但是你必须今天写完自己的作业,否则就不能去睡觉。(有选择,有坚定,但不长期)
5、我觉得你一定能安排好怎么完成作业的!你能告诉我方法吗?(孩子自己选择,自己找方法,培养自主的能力,符合一二三四五)
这就是正面管教,它其实不是管教,而是一种自控一种自律,记住“一二三四五”,一个基础、二个动力、三个元素、四个标准、五个目标,你就能开始学习和应用正面管教,和善而坚定的培养孩子的归属感和价值感。
【无戒学堂】日更第5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