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的价值理论探讨

虚拟货币价值设计模式的历史

上个世纪90年代,密码学家乔姆设计的 e-cash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e-cash 基于非对称密码技术,让货币的支付过程摆脱了对银行系统的依赖,但e-cash的结算依然依赖银行账户,e-cash只是银行发行法币的一种密码学表示。e-cash 虽然是加密货币的开端,但从价值模式上,e-cash 与一般的电子支付手段 e-moeny 并无区别。

之后在密码学社区中的种种设计,包括亚当贝克的 hashcash,哈尔芬尼的 RPOW,以及尼克萨博的 bit-gold 概念和戴维的 b-money,都尝试为计算机网络世界设计一种货币。这些尝试,多模拟黄金挖矿,其模拟的手段是用计算机解一个数学计算题,结题过程需要耗费的算力(可折算为CPU成本和电力成本)是基本固定的,而验证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则非常容易。这就与黄金的生产过程相仿,生产黄金较为困难,成本基本可期,而验证黄金则很容易。

这些早期的设计中,对虚拟货币的价格定义,也模拟黄金价格,以金矿的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润构成数字黄金的价格,对应在计算机上,则由 CPU 成本和耗电成本来决定产生的虚拟货币之价格。

而中本聪设计比特币时,则并未拘泥于这种模式,虽然比特币依然依赖算力进行竞争记账,但比特币系统本社并不关心币的成本和价格,白皮书和代码中没有对比特币价格的定义。中本聪的思路是比特币的价格该有市场来决定。之后随着比特币生态形成,矿机的多寡和币价的升降互相影响,结果是矿机的挖矿成本与币价在市场的作用下,再次挂勾,形成了动态的平衡,但这种平衡是市场的作用,而非技术设计和代码的定义。

虚拟货币稀缺性的产生

我们需要关注一点的是,虚拟货币的设计,其根本目的,是设计一种类似黄金的 “商品货币”,而非“信用货币”或者“符号货币”。原因在于,在计算机上,实现“信用货币”是很容易的,”信用货币“ 发行主体,例如央行或者银行,只需用计算机数据库维持一份“信用”账本即可,这也是当今银行和金融体系的主流。其“信用”以数字记录,而不论是“信用” 还是“数字”皆在央行或者银行的控制之下。然而,在计算机网络上实现类似黄金的 “商品货币”,则非常困难。原因在于,计算机上的数据,是可以无限复制的,任意复制是零成本的。这就带来两个问题:

计算机上数字化的“货币”,如何申明产权归属。也就是他人复制你的数字货币问题。

如何解决双花问题。也就是本人复制自己所拥有的数字货币,重复使用的问题。

乔姆用非对称加密技术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之后,中本聪用POW共识算法解决了第二个问题。

至此,在计算机网络上,才模拟出了“黄金”的全部属性,实现了黄金的稀缺性。

虚拟货币是否有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

不论在产业界,还是学界,对虚拟货币最大的争议,来自虚拟货币是否有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 

从哲学角度理解“内在的”定义,可解释为“自身的”、“自有的”。而在经济领域的“内在价值”,通常意味着对商品和资产进行“客观计算”,区别于商品和资产在市场上因买卖而形成的价格。当我们谈及货币的“内在价值”,则存在两种含义:

该货币除了用作“货币”之外,还是否有利用价值。例如黄金可作为饰品,也可用在工业上。

该货币自身若无其他利用价值,是否是一种债务声明。是债务声明,则意味着有主体偿债,或者其背后有资产支持。

比特币的设计目的,就是在点对点环境下的一种支付系统。是一种对黄金的数字化模拟,所以,比特币并不符合第二点,比特币并非债务声明。 多数的虚拟货币,都类似比特币。当然,承诺刚兑的稳定币 USDT,以及央行数字货币,则符合第二点。

关于虚拟货币“内在价值”问题的争议,大多集中在第一点:虚拟货币,是否有利用价值。

虚拟货币在设计上有两种分类,一种以比特币为典型,其设计目的就是一种“货币”;另一种以以太币为典型,其设计是为了支付驱动以太坊智能合约的“费用”,常称之为“使用型代币”。 从这个角度看,以太币是有 “内在价值”的。但比特币的支持者则声称比特币的地址体系、账本功能、脚本开发等,也是可利用的价值。但若是仔细分析,便可发现,以太币的“内在价值”,实际上是“以太坊平台”的使用价值,而非“以太币”的使用价值。我们不能因为人民币可以用于支付面包店账单,便认为人民币有“食用”功能。

另外一种解释,则认为比特币的“价值交换功能”构成利用价值,正如本文所述,这陷入了循环论证。

戴维欧瑞尔在“人类货币史” 中,认为“货币的职责不仅是将所有的事务都换算成数字”,“还是一种媒介,一种信息”,“而且还可以成为一种类似语言的、更加开放、更加积极的沟通方式”。

对比特币这样的虚拟货币,讨论其“内在价值”,应从信息的角度出发。如同我们看待一部电影的数据文件,这个数据文件的 “内在价值” 是传递信息。比特币传递的信息,是:

有一台矿机,投入算力维护了账本的正确和系统的安全

有用户,投入了一定额度的法币或者其他形态的资产,换取了比特币

虚拟货币的价值模式

下表从 “债务声明”、“使用价值”、“资产支持”、“法偿性” 几个角度分析现有的主流虚拟货币(列入央行数字货币以做比较)

如前所述,比特币的价格,是由市场决定。最重要的是供需关系,即对比特币的需求,以及当前比特币的供应。而比特币的供应,有两个来源,一个来自比特币持有者的抛售,一个来自比特币矿机的生产。

Saifedean Ammous  在《比特币标准:取代中心银行的去中心化方式》中,提出了 SF 理论, 即黄金白银以及比特币的稀缺性影响了比特币的价格。而这种稀缺性最重要的特征是“存量与年生产量之比”。黄金的 SF 最高,为 62,即 62 年才可生产出当前的存量。而比特币的 SF 为 25,靠近白银。

比特币挖矿成本与比特币价格在市场化的作用下,形成了相关性。当比特币价格高,则市场进入的矿机就多,算力竞争加剧,成本上升,最终形成价格与成本的平衡。 当比特币价格低,则矿机入不敷出,因为电费是固定的,于是矿机停机或者退出市场,算力竞争下降,成本降低,再次形成价格与成本的平衡。

下面解释比特币挖矿成本的构成,以及一个比特币的算力成本:

比特币挖矿的成本构成为三部分:

1. 矿机成本,购买矿机成本,可以按照3年折旧,这算到每天的矿机成本中

2. 电费

3. 维护成本,即矿机所需厂房及维护人员等成本

矿机算力及价格表:


全网总算力:


以两款神马矿机,做算力成本构成,并计算1个比特币在 2020年3月13日的成本:

运算规则:

全网算力 2020/3/13 为 122 E,即为 122000000 T。 按照算力占比,当前日产币量为 1800 个,则神马 M10 每天产币 0.000487 个,需要 2053 天可获得1个比特币。按照 2020 年3月13日的比特币价格 38357 RMB 为例,每日收益为负 6.92 RMB

1. 神马矿机 M10 价格 8000 RMB,如按照3年折旧,则每天损耗成本为 8000/(3*365) = 7.3 RMB

2. 神马 M10 功耗为 2145W,每天耗电为 51.5 度,设每度电为 0.35 元,则每日电费约为 18 元

3. 维护成本包括人员及厂房等,按照行业估算约一台矿机一年成本100元,即每天0.3元

4. 日总成本乘以 2053 天,即为神马 M10 矿机在 2020年3月14日产出一个比特币的大约成本

5. 神马 M20S 计算规则一致。 M20S 的算力为 68 T, 价格约为 14000 RMB,功耗为 3264W

你可能感兴趣的:(比特币的价值理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