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交通业务发展重点

静态交通这些年成为智慧城市、交通治理的重点。新技术、新理念的成熟给了静态交通业务发展的新的发展机遇。

定义:静态交通

静态交通是相对于动态交通而言的。静态交通是整个交通大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交通现象是由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共同组成的。

静态交通是由公共交通车辆为乘客上下车的停车、货运车辆为装卸货物的停车、小客车和自行车等在交通出行中的停车等行为构成的一个总的概念。虽然停车目的各异、时间长短不同,但他们都是静态交通是动态交通的继续。各种停车场是静态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除了普通机动车使用中会出现的临时停车、长时停车等情况,新能源车还有停车充电的需求。同样,这也是静态交通的一部分。

重点一:资源的统一化

因为地理空间、建设规划、经营管理等一系列原因,导致目前静态交通的核心资源处于零散状态。这种零散包括空间上的分散、设备上的分散、管理上的分散、运营上的等等客观挑战。

另一面,在需求侧,人员、车辆出行的需求是一体的、连续的,由此需要静态交通的资源需要一体化的。

于是需要从需求侧的支撑层面上,实现资源的统一化,即以各种形式实现路内停车、停车场等核心资源的统一化,同时尊重即有权属利益、尊重个体经营管理的主动性。

重点二:业务的一体化

静态交通的核心业务是停车。客户需要的是能停车、好停车、进出便捷。
围绕这个核心业务,就需要实现停车位的一体化管理,需要实现进出场的一体化管理,需要结算流程的一体化管理,需要营销体系的一体化管理,需要配套的电力、消防、租赁、充电等的一体化管理。

重点三:发掘商业潜能

静态交通设施资源的建设都与其周边的空间属性紧密关联。或者是是基于服务这些空间资源,才建成了相应的静态交通设施资源。二者归属可能不同,但彼此之间需要匹配、支持。

另一面,单纯依赖停车费不足以支撑静态交通的运营。相关的成本包括停车场、停车位的建设成本、租赁成本、设备费、人员工资、电费、设备的日常维护费等等。

于是静态交通一方面需要持续向内挖掘内部空间价值,同时延伸给车主、汽车等服务;另一面,需要与周边空间形成协作,包括相互引流、活动共创、商业定位优化等等。

将自身的业务模式从简单的按次、按时的交易,变成立体化、持久化、深度化的服务。

重点四:数据驱动发展

传统停车场属于典型的靠天吃饭的业务。整个业务处于被动状态;什么时候有车来,停多久,周边有什么资源等,都是无法控制、预期的。

另一面,静态交通业务清晰,具备大量的高价值数据,但没有收集、分析和应用。

现在这些都变得可能,于是停车位、停车场的布局、定位、定价、增值服务的设计都可能基于数据分析展开。

于是业务就从被动经营,变为数据驱动的主动经营。

重点五:自主可控发展

核心竞争力是无法通过采购获得。

静态停车业务的资源、数据、业务等这些核心要素,都需要具备自主可控能力,能根据市场情况掌控其发展的节奏、方向。

同时,通过商业联合,将非核心要素外包,进一步聚焦在核心竞争力的建设上。

重点六:平台化发展

目前静态交通所涉及的区域范围、组织人员都非常广泛,只有集约化的管理才能实现有效管理。
于是数字化平台成为静态交通发展的必由之路。


静态交通平台总体架构

智慧停车平台总体框架由基础设施层、数据层、业务层、用户接入层、运维管理、安全管理、接口 等部分组成。
各部分描述如下:

  1. 基础设施层:提供基础的物联感知设备、网络环境支撑以及计算存储资源等;
  2. 数据层:提供数据汇聚、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管理、数据共享与交换等能力;
  3. 业务层:提供公共服务、政府监管、停车运营、能力开放等业务服务;
  4. 用户接入层:为社会公众、停车运营单位、停车管理部门等多种用户提供平台接入能力;
  5. 运维管理:提供平台运维、监管评价等运维管理能力;
  6. 安全管理:提供平台自身以及平台对外服务的安全管理能力;
  7. 平台接口:包括智慧停车平台与城市停车子系统(包括接入智慧停车平台的单个停车场管理系 统和停车运营管理平台)的接口、智慧停车平台与其他行业应用的接口。

你可能感兴趣的:(静态交通业务发展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