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6日教育日记

一  谈话

    在前2次课代小型座谈会的基础上,今天分别和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四大科课代关于该学科的精细化管理进行了详细的沟通和交流。

    存在问题:

1  语文早读时间段划分不清楚;自我落实意识不强;背书过慢和超额完成背书任务的孩子没有任何的奖励和适当惩戒措施;每周一练字,只是流于形式,真正写作业时,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2  数学课堂虽活跃,但在具体练习时总有5、6个孩子不按步骤来答题;双休作业的自我批改纠错意识不强;每日中午午测班里还有那么1、2个孩子想“混水摸鱼”。

3  英语基础知识的后续二次落实跟踪坚持的不好,阅读训练有待加强。

4  物理,特别是作图题不按规矩来操作,极个别孩子笔记条理不清楚。

解决措施:

1  语文  早读任务提前和老师沟通,具体时间划分,结合班级小组化管理,量化小组,加减分。关于字帖,计划安排一名“班级书写督导员”,加强反馈,督促,表扬的力度。

2  数学  关于双休作业,课代将和数学老师沟通,固定双休上传作业,核对答案,批改和自我纠错的时间,结合微信学习小组进行量化。

3  英语还厉害,制订了班级内部二次跟踪落实小分队,用课代的话“把基础知识消灭到萌芽状态”。

4  物理课代提出,作图题每日一练,提前广而告之不同的作图题检查哪些方面,规定具体的检查时间点,规范了反馈的后续措施。

      越来越深切的感受到班干部管理的艺术性,老班适当示弱,给班干们一片广阔的天地;老班适时点拨,给班干们豁然开朗的感觉;老班及时鼓励,给班干们一往无前的勇气;老班促膝长谈,让孩子们有“妈”可依。

二  出现“问题”之后

    学校教学服务中心每周一个主题,督促孩子们良好学习习惯的持续养成,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积千累万,不如养成一个好习惯。本周在继续巩固上周主题“专注”的基础上,倡导“自主学习”。这些好习惯对孩子现在乃至今后都是受益无穷的。在昨天晚上队伍值班反馈中,我班206宿舍8名孩子只有3名,自主学习;今天早上8点53分值班又反馈:我班虽代理班主任管理(语文老师教2个班),可自主学习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呵呵,自主学习还真的需要亟待提升。

      看来,周一下午的班级讨论《自主学习》收效甚微。怎么办?全班呵斥,无能老班;揪出几个不自主学习的孩子,以儆效尤,太伤孩子了,pass掉。还用老方法,迅速召开微型班会,恰好第一节没课,赶快设计班会讨论内容:1  组内讨论形成书面:一天内除了正课,辅导,自主学习的时间段和时间节点有哪些?2  在这些时间段和时间节点内,你计划做些什么?3  开展“一分钟”背单词比赛,并评出最佳个人和优秀小组。  4  自己设计表格,规范边角料时间的利用。然后利用第三节课的前20分钟召开了本次班会,孩子们积极参与,认真规划,期待孩子们在后期的学校生活中逐步养成自主自律的好习惯。

三  宇博妈妈假期读书心得分享

                            陪伴

        我看了《爸爸哪儿也不去》这本书后受益匪浅。

        我们的家庭比较特殊,一共三个孩子,爸爸还经常不在家,而且我也有自己的一份工作。因此孩子们平时能得到的父爱比较少,而且母爱分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也不多。自从读了王老师送给孩子们得《爸爸哪儿也不去》之后,我下定决心要多陪伴孩子。早上6:30起床,坚持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练字,一起写读书笔记。有的时候,自己也很疲惫,但是一想如果自己都不能坚持的事情,如何让孩子坚持呢?有时会想赖床多睡一会儿,却看到王老师每天分享的激励上进的语言,于是克服惰性“要坚持,一定要坚持,才能给孩子树立榜样”。这时,我在想虽然不能给孩子最好的陪伴,也不一定能把孩子培养成最优秀的,但至少让孩子能坚持做某件事。有时为了多陪伴孩子,几次在体校操场等训练结束后再和孩子一起回家。有一次天气比较冷,满地雪花,我在寒冷中等孩子将近两个小时,回家的路上,孩子问我:“妈,你站那儿冷不冷?回家换个大袄,穿厚点,近几天你还有点咳嗽,把口罩戴上。”听到这番话,心里暖暖的,已经感觉不出那一丝丝寒意,在这里我明白了爱是相互传递的。临近春节,有一次,我和王老师交流时,提到过年需要买几盆花,王老师提议可以带上孩子们,让孩子们也参与进去。后来我带孩子们一起去花鸟市场,每个宝儿选了自己喜欢的并提出自己养,接下来孩子们精心照料,每天都要和美丽的绿色天使聊上几句,如此不但提高了孩子们的审美,而且也增强了孩子的责任心。还有一次,王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吃饭,孩子们很开心,用餐时,王老师现场教育,宇博先给妈妈拿筷子,又给妈妈倒茶,王老师的这一句话


      从这个寒假生活中,我深深认识到爱是相互传递的,爱是一点一滴的陪伴,让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挤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不需要表达,不需要证明,让如影随形的陪伴刻进孩子成长的轨迹,润物无声的陪伴融入孩子生命的记忆。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年3月6日教育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