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本质特征:全面感知、可靠传送、智能处理。
➢感知层:包括二维码标签和识读器、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CPS(Cyber Physical Systems,信息物理系统)、各种传感器、传感器网络(指由大量各类传感器节点组成的自治网络,具有自组织、自愈合的特点)、T2T&H2T&H2H终端和传感器网关等,感知层的主要作用是感知和识别物体,采集并捕获信息。
“感知”是物联网的核心。
➢网络层:网络层是物联网成为普遍服务的基础设施,包括各种通信网络与互联网形成的融合网络(异构网络),还包括物联网管理中心、信息中心等利用网络的能力对海量信息进行智能处理的部分。网络层不但要具备网络运营的能力,还要提升信息运营的能力。
物联网中的通信技术
✓ 有线通信:以太网、串口通信技术等
✓ 无线通信:Wi-Fi (IEEE 802.11ah)、蓝牙(IEEE 802.15.1)、ZigBee(IEEE 802.15.4)、无线短距通信 LoRa、无线远距通信 GPRS、无线近距通信 NFC、无线蜂窝通信2G、3G、4G,以及5G等。
网络层的目的:可靠传递
数据传递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保证物-物相连的关键。
为了实现物与物之间信息交互,就必须约定统一的通信协议。
由于物联网是一个异构网络,不同的实体间协议规范可能存在差异,需要通过相应的软、硬件进行转换,保证物品之间信息的实时、准确传递。
➢应用层:应用层是将物联网技术与行业专业技术相结合,实现广泛智能化应用的解决方案集。应用层的关键问题在于信息的社会化共享以及信息安全的保障。
应用层的需求:智能处理
物联网的目的是实现对各种物品(包括人)进行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等功能。需要通过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处理,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对物品实施智能化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