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言疯语:原本是瑞兽却沦为妖精,解读九尾狐前世今生,太冤了!

说到九尾狐,大家首先会想到一部热播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剧中杨幂扮演的女主就是九尾狐,而且还是具有非常高地位的青丘帝姬,九尾狐的首领。连天帝见到她都会给几分面子,神仙一般逍遥自在。

热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但是,在如今的民间神话里,九尾狐都被刻画成蛊惑人心,祸害人间的邪魔外道,如此巨大的反差之间究竟因为什么?九尾狐到底是仙还是妖?期间又有什么故事呢?今天就且听小编来道一下其中的缘由。

九尾灵狐cosplay

在说九尾狐之前我们先聊聊狐仙,狐仙其实是中国神怪文化中的一种标志性符号,存在上千年的历史。在国人的眼中,狐狸往往被认作是一种颇具灵性的奇特动物。当然,在许多著作中都能找寻到狐仙的影子。其中,蒲松龄先生笔下的狐仙当真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聊斋故事之中的狐仙千姿百态,难怪莫言先生就时常对蒲先生书中创造的女性形象念念不忘:“在小说中有很多狐狸变化的美女,不但相貌超过人类,连智慧也超过人类许多”。

传说中的九尾灵狐

在中国有“无村不谈狐”的老传统,几乎在每个村落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与狐狸相关的神话传说或是鬼怪故事,更为狐狸这个物种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在民间口口相传的事例中,不外乎狐狸如何迷惑人间,其中更是以九尾狐名头最大。传说狐狸修炼到一定层次可以变为美女,每百年可修炼出一条尾巴,当八百年后拥有九尾便炼成了不死之身。《封神演义》之中可以“魅人、惑主、祸国”的妲己就已经修炼到了这个层级。

《封神演义》
影视作品中的妖狐妲己

关于九尾狐最早的记载出自中国名著《山海经》。书中所记:“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山海经·南山经》),“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山海经·海外东经》)很少有人知道,在汉代的文献当中,九尾狐其实是以瑞兽的身份出现的,是吉祥的征兆。尤其是在先秦两汉的地位最为尊崇,甚至与龙、麒麟、凤凰并称四大祥瑞之一。

汉代石刻壁画(西王母右侧为九尾狐)  
《山海经》

之前出土的汉代石刻画像之中,就常出现九尾狐与蟾蜍、青鸟、白兔并列于西王母王座旁以示祯祥。还有学者认为,当时人们认为总结狐狸其实有三德:“尊卑、中庸和仁德”。由于其身材前小后大,符合尊卑秩序;毛色柔和,符合中庸之道。另外,在西汉著作《礼记》里记载,因九尾狐在死去时会将头朝向其出生的巢穴方向,故念其不忘本,是仁德的典范。

波罗接引寺

在中国的寺庙里也不乏九尾狐的形象,例如陕北榆林一个叫波罗的村子里有座波罗接引寺,庙里也供奉着与其他地方相同的金刚像,金刚像个个身穿铠甲,手执法器,面目狰狞,但其中一个金刚却身着儒袍,头戴冠冕,一幅中年人的打扮。据当地人讲,这尊供奉的金刚就是九尾狐仙,号“金禅老祖”。

燕京大学旧照 

就算是到了近代,民间关于“九尾狐仙”的传闻也是不绝于耳,而帝都北京就是九尾狐泛滥的重灾区之一。据说在原燕京大学(北京大学燕园)之中就住着一只九尾狐,往往在午后一点的时候到园中的荷花塘去饮水,见过的人数不胜数。老式的皇家园林也自然少不了九尾狐的影子,其中以圆明园最为著名。在园子中的九尾狐经常幻化成老人的模样,到附近的杂货铺中买杂物,携着物品走到烧毁了的殿基下便不见了。

圆明园

除了民间传说之外,就连金庸大师也没有忘记把九尾狐的形象写进自己的小说当中。《神雕侠侣》之中的瑛姑家中就养着两只九尾灵狐,而《倚天屠龙记》里灭绝师太震掉宋青书的长剑,所使用的招式就是源自郭襄女侠所创名为“黑沼灵狐”的剑招。

金庸小说中的九尾灵狐

从古至今,九尾狐的故事被人们演绎了许久,而九尾狐的形象也是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忠有奸、有善有恶。但唯一不变的却是千年间所流传下来的这份神秘感,不是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疯言疯语:原本是瑞兽却沦为妖精,解读九尾狐前世今生,太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