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小学将做家务列入家庭作业,这样的做法你支持吗?

01

前段时间,#上海一小学将做家务列入家庭作业#的消息登上了微博热门话题。

居然将家务纳入家庭作业的一项,可以猜想到有多少孩子在家中是不会主动做家务的。

这个小学的校长表示:孩子从小事做起,从小家做起,将来才能担起更多义务和责任。

网友们纷纷留言评论,支持学校的做法,甚至建议全国推广。

为什么家务这么简单的事情,现在却要被列出来当家庭作业?

很多家长经常会这样感叹:

现在的孩子多幸福啊,不像我们以前,家里穷的揭不开锅。

他们这个年纪的时候,我们会做的可多了。

现在的他们,不愁吃不愁穿,家务更是压根不需要他们动手,就是想让他好好读书,为什么这都做不到呢?

现实生活中,当人们在讨论孩子做家务时,关注的重点都是孩子的独立能力与学习能否兼顾。

按理说,孩子作为家庭成员的一份子,是有责任分担家务的。

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家长表示自己家的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差,不会照顾自己,更不会做家务?

其实这都可以追溯到孩子的小时候,家长常说的那句话:“你去学习吧,不用你洗碗/不用你拖地/不用你倒垃圾……”

在孩子最需要建立孩子为家人服务意识,培养独立能力的时候,父母们阻止了,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还在孩子心中种下了“你只需要学习,其他什么都不需要管”的观念。

02

根据发展心理学观点,孩子在2岁左右会开始萌发自主意识,开始形成“我”的意识。

家长们如果仔细回忆,就会想起来,自己的孩子在那个年龄阶确实开始出现如下情况:

经常说“是我的”

经常抢着要做事,“让我来”

会很想自己吃饭

……

这本是孩子释放的“想要独立”的信号,更是家长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能力的一个关键期。

但实际情况是,很多家长没有看到这个信号,并以“孩子还小”为由,拒绝了让孩子自己动手。

这个时期,孩子以父母为天,自然什么都听父母的,就会停止尝试独立的举动,没能培养好最基础的生活自理能力。

孩子的独立意识被人为扼杀,就会变得愈发依赖父母。父母觉得孩子小,等长大点就会好了。

可后来,孩子上小学了,错失独立能力培养的后果开始在学习上显现出来了。

很多家长开始因为孩子写作业拖拉、要爸妈盯着才能写等问题焦头烂额,为孩子不能独立自主地学习而烦恼、抱怨:

我希望我的孩子写作业独立一些,不需要我来盯着她。

我想让我的孩子写作业可以速度快一点,不用我天天催他。

我希望我的孩子可以在写作业时可以专心些,而不是玩笔玩橡皮……

但是,学习习惯是生活习惯的折射。

父母要让孩子学习和生活齐头并进,在生活当中就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尽可能让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说,可以让孩子自己叠自己的衣服,可以让孩子帮助洗碗,可以让孩子自己安排起床时间......

但很多家长就会开启无意识的包办,开始担心孩子做不好而剥夺其行动的机会:

我孩子这么小,我认为她做不好。

他这么小,他怎么可能洗的干净呢?等下我还得重新洗一遍。

我孩子还太小,她怎么可能自己能够安排时间起床......

父母只希望孩子应该在学习上独立自主,却不重视孩子在生活中的独立培养。

03

古语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应该是把孩子的未来都考虑好。

很多父母主观上想让孩子独立,但在行动上却剥夺了孩子独立的机会。

“我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

因为太爱孩子,他们主动把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好,基本不需要孩子动手。

替孩子做了他该做的事情,也尽力地想替孩子避免一些自己所认为的错误或者弯路。

但同时,父母也错过了让孩子学会真正独立,学会承担自己责任的培养最佳时机。

英国心理学博士西尔维娅·克莱尔说: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孩子终将会长大,会离开父母,会拥有自己的家庭,而父母提供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个体从自己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越好。

因此,作为家长,不能只是想着让孩子独立,甚至只是希望孩子在学习方面独立,更要:

在行动上赋予孩子力量;

在生活中提供机会给孩子帮忙;

在学习上引导孩子积极主动;

在情绪上安抚孩子、给他能量;

表明自己会随时提供帮助。

1. 给孩子独立的机会

比如,你处在小学阶段的孩子主动提出帮助你做家务的时候,比起担心孩子劳累,而拒绝孩子的帮助,你可以说:

“哇,宝贝,谢谢你主动提出要帮助妈妈,妈妈能够感受到宝贝是在心疼妈妈,是吗?非常谢谢你!那就拜托你啦!如果需要妈妈帮助,请及时告诉我,好吗?”

这样做既激发了孩子的主动性,又能够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2. 允许孩子偶尔依赖父母

当孩子在写作业时拖拉磨蹭的时候,比起敲桌子、吼叫式的提醒,你可以说:

“妈妈注意到你刚才没有专心在作业上,你是遇到了什么难题吗?如果需要妈妈的帮助,你可以直接告诉我。

“妈妈看到你不专心的样子,有一些生气,妈妈希望你可以认真审题,想不起来的知识点可以先翻翻课本复习,再来写作业。”

像这样使用“描述孩子的具体行为→表达妈妈对此的情绪和感受→表达妈妈对孩子的期待”的步骤引导孩子,孩子更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进行改进。

3. 引导孩子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如果孩子因为遇到难题写不出来而伤心、难过,用哭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你可以先抱抱他,拍拍他的后背,给他顺气,耐心等待他几分钟时间冷静下来后,你可以说:

“妈妈理解你现在哭,是因为你很伤心,其实你很想要把这道难题解决,对吗?妈妈看到你难过,妈妈也很心疼,也很难过。”

“妈妈希望你难过的时候,可以主动和妈妈说你因为什么事情伤心,你希望妈妈怎么做,那样子,妈妈会更开心,也知道怎么做可以帮助到你。”

先疏导孩子的情绪,再帮助孩子梳理问题,才能够真的解决当下问题,而不是引发新问题。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是看着彼此的背影越走越远。

作为父母,爱孩子,更要让孩子真正独立。

不仅在思想上让孩子独立,更要在行动上支持孩子。

(文章来源:“画荻教子”微信公众号,ID:hoedu03)

你可能感兴趣的:(上海一小学将做家务列入家庭作业,这样的做法你支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