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与价值观

《中庸》与价值观


几天前对自己所理解的儒学做了一个小结,发现如果将“儒”字解释为“人之所需”,其目的解释为“以利天下”(《庄子|渔夫》所言),那么,儒学应该包括九方面的内容,暂且戏称之为“九观”,而《中庸》对应的就是“价值观”。

对于中国人来讲,价值观其实不是“中庸”,而是“和”。“家和万事兴”、“天时地利人和”、“和合美满”、“和谐社会”,都是中国人过去、现在、将来所追求的东西,因而“和”就是中国人追求的“最高价值”。而“中庸”,它不是价值观,而是追求这些价值观的途径,也就是方法。“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里的“中”,是追求的第一步,这里的“和”,是追求最后达到的理想状态。

理想的状态是什么?“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不能创造世界,但人可以改造世界。我们追求“和”的结果,就是改造世界,让世界的天地,按我们的需要去运行,让世界的万物,按我们需要的秩序去成长,我们创造了新的“世界”和“万物”,新的“世界”和“万物”也将为我们人类服务。

然而,过去以往,我国的学者,对于“中庸”的概念一直不明白,认为“中庸”是要压制本性,去答应一些妥协的要求,去做一些经过妥协的事务。其实,这是对《中庸》里的一些解释,进入了一个误区。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上面这句话是对“中”和“和”做的解释。“和”的解释,大部分人都能懂,而“中”的解释,却有些迷蒙。“喜、怒、哀、乐之未发”,许多人的解释都是“不要发”“没有发”,认为喜怒哀乐“藏于中”,就是这里的“中”字。其实,“未”的解释不是“不要”、“没有”,而是“还没有”。增加一个“还”字,否定的不是“发”字,而是时间次序上还没有轮到,这之间还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才是“中”。

听到一个好消息,我们会高兴,听到一个坏消息,我们会发怒,听到悲惨的故事,我们会由衷地哀伤,听到成功经过,我们也分享着快乐。这些高兴、发怒、哀伤、快乐,我们是凭着本能发生的“条件反射”吗?不是,我们将这些信息引进了大脑,大脑经过判断才产生了行为。这个判断的过程,我们现在称之为思考,而《中庸》的作者,则称之为“中”。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中”对于我们人类的“天下”,其实很重要。不“中”,我们就是野蛮,“中”了,我们就会走向文明。持续地“中”,我们的文明就会发展,走向繁荣。所以,“中”是“天下大本”,是社会走向文明的根本。

“庸”或许不需解释,前文讲“未发”,那么“庸”,就是“发”了。听到消息,我们“发”的是情感,找到目标,也就是“道”时,我们“发”的就是行为。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对于“中庸”的道理,《中庸》的作者认为,其起始需求是极其低下的,普通的“夫妇”,也能懂得这些道理;但当“中庸”的道理变得高深时,哪怕是“圣人”,也搞不明白,做不到。因而,“中庸”不要因为其“难”而不敢去尝试,也不要因为其“简单”而轻言放弃。“中庸”是从普通价值观,通向更高价值观的唯一途径。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里使用了《论语》“九思”中的“五思”,来讲述“中庸”,而“中”明显的就是前面的“四思”,“庸”就是最后的“一思”,此“一思”就是“笃行”,也就是实践。

《中庸》里还有许多思想,都与“实践”有关,这里就不多说。但“中庸”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儒家的“价值观”,那就是“和”!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庸》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