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系列2:老人与海——被放逐的化外之地,被模糊的规则


195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移居古巴的海明威正在码头上吹着海风,思考着如何改变创作的焦虑处境,当时的他已经完成了《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在世界文坛之中盛名远播,但在完成了《丧钟为谁而鸣》之后,接近十年,他再没有写出一部更具影响力的小说,批评界已经有了海明威江郎才尽的言论。这对一个作家来说,毫无疑问是残酷的,特别是对海明威这种永不屈服的硬汉作家,他能做的,只是等待,直到1952年,《老人与海》发表,震惊文坛,这部篇幅不长的小说,为他斩获了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两座世界级的奖杯,把也成为了海明威最负盛名的代表作,海明威,那个永不屈服的硬汉,又回来了!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我想大家即使没看过,但也至少知道一些故事的情节,这篇小说的情节很简单,几句话就能说完,老人圣地亚哥是一名技术高超的渔夫,但他的运气似乎不太好,出海捕鱼的收获总是不那么尽如人意,他一连八十四天没有捕到一条鱼了,连一直在他身边帮忙的小男孩也被母亲叫到了其他渔船上,因为觉得跟他在一起实在没前途。到了第八十五天,老人出海后,终于捕捉到了一条一千五百磅重的马林鱼,但在返航途中,马林鱼的血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鲨鱼,老人奋力和那些鲨鱼搏斗,不断地失去船上的武器,但仍没有阻止那些鲨鱼撕咬掉马林鱼的肉,直到最后,马林鱼被吃得只剩下鱼头和骨架,被老人拖着回到了港口。

这个故事情节很简单,海明威用词也十分简练,真的是一句话一个字都无法删减或增加,不然,就会破坏掉整体的意境,这可能和他曾经当过新闻记者有关,所以他会认为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应该精准,有他存在的独一无二的意义,他的其他几部小说,也是如此,只是在《老人与海》中体现得格外明显。

老人与海究竟在讲什么,首先是很多人都能看得出来,百度百科上也在写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这和海明威的性格很贴合,他就是这样一个硬汉嘛,所以他笔下的老人也是一个硬汉,他只有一个人,一条小船,但他要去面对一拨又一拨鲨鱼的攻击,鱼叉没了用匕首,匕首也没了,用船桨打,只要有鲨鱼来,他就会开始战斗,鲨鱼一直来,他就一直战斗下去,直到最后,马林鱼被吃光了,那又怎样呢?他只是沮丧了一阵,马上又跟男孩商量做一根新鱼矛去进行下一次的捕鱼了,无数人从老人与海中获得了无穷的精神力量,这也是海明威要传递的一种精神,但我认为,不止于此。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梁文道先生曾经在一档叫做《一千零一夜》的网络谈话节目中提到过,老人对待海上的这些生物是抱着一个欣赏的态度的,包括那条被他杀死的马林鱼,他们是对手,但是是势均力敌的对手,好的对手,是值得尊重的,还有那些鲨鱼,那些掠夺者,都值得尊重,那是老人的对手。海明威这样写应当与他的从军经历有关,但我在读这些文字时,倒是看到了一点儿不同的意味,我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在一个人单独面对自然时,才能比较淋漓尽致地得到体现,因为反映的,都是最真实的心境,老人喜欢自言自语,这是他与外界交流的方式,他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嘴得到一个见解,当把他放到海上这个与人类世界隔离的地方,这种感觉会更加直观,像是《三体》中的云天明,他把大脑发射到太空寻找三体舰队的一个原因也是在寻找一种新的与世界沟通的方式,老人其实也在寻找一种新的沟通方式,当然他与其他人的沟通并没有出现什么障碍,但他还是喜欢出海捕鱼,一方面是因为他喜欢收获胜利的喜悦,另一方面,他也喜欢海上的风光,喜欢这种独特的和海上万物交流沟通的方式。

看到我上面所写的内容,大家可能会觉得老人很孤独,常常在海面上,也没人和他说话,只能自言自语地描述自己的内心,这种情况大家也许不太常见,但海明威一定很常见,我说的常见,不尽是指海明威经常看到老人出海捕鱼这件事,这是肯定的,《老人与海》就是根据那位老人真实的出海经历改编的嘛,我指的那种情况,是写作者在面临写作时的情况,这种情况也会经常发生在我的身上,当我抬笔,创作一个故事时,就会有一种被放逐在空旷无垠的大海上的感觉,而且还是你自己主动把自己放逐在那里的,平时积累素材时,需要入世,但在抬笔创作时,你必须与那个真实存在的世界保持疏离,专心投入到你所描绘的那个世界中去,这很孤独,是难以与人言说的孤独,特别是海明威在写作《老人与海》之前,还要承受外界的非议之声,这是一种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海明威在创作老人与海的时候,想必也进行了自己真实心境的投影,当你把自己放逐到那个空荡的海面上时,你突然发现,人类社会的一些规则突然就变模糊了,人类社会的一些评判标准也不那么清晰了,于是他开始讨论何谓胜利了,这也是他说给那些批评家们听的,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可以被打败。因为消灭这件事儿是可能真实发生的,干掉一个人就是消灭了他,但是否打败一个人,源于他的内心。这样看,在海上的老人就从来没被打败过,因为他就没有屈服过,他始终在战斗,那他的马林鱼即使最后被鲨鱼吃得只剩下了一具鱼骨,那他也依然是个胜者,但到了岸上时,他又会说自己的运气不好,他以后都不会交上好运了,因为他又回归到了人类社会这个评价体系中,所以带着一个鱼骨架回来的他当然也会沮丧,这是一个打渔人正常的情绪。

但最后,我们也看到了,他没有沮丧多久,听到孩子说了些话,又马上和男孩商量起如何做一副新的鱼叉,投入下一次捕鱼中去了。失败又如何呢,被那些不懂创作的外行人的言论所左右吗?他们甚至连马林鱼和鲨鱼都分不清楚。能打败自己的只有自己,但他的内心,不会被打败,所以,他是海明威,一个响当当的硬汉作家,《老人与海》,是送给那些批评家的一颗炸弹,也是献给世界的一部杰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评系列2:老人与海——被放逐的化外之地,被模糊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