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知识和理性思考与判断对于日常生活是极为重要的

昨天看了一本名为《健身营养全书》的营养学书籍,今天看到了第二章。第一章讲水盐平衡,第二章讲碳水化合物。对于我这样的文科生+艺术生背景的人来说,对于严谨的学术思维本来就远逊于常人,加上长年的文学阅读会让我产生极为严重的情绪化,多用心而不走脑,这是非常不符合对更高文明有追求的人的。也许是因为前阵子读了本生物学和环保类的书的缘故,对于这本德国作者的颇为学术的营养学书籍很是感兴趣。讲理让人信服,信服得让人可以平静地接受事物任何形式的呈现。这是时下的我们最为缺乏的品质。

由于篇幅有限以及笔者的个人知识储备和精力所限,无法在这里对任何问题做较为深入的剖析,暂且不提作者在书里描述的水、电解质、矿物质、碳水化合物、三磷酸腺苷(ATP)、纳分子、血糖指数、血糖负荷等非需要时间而不能了解的事物。单说一个让我感兴趣又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基于作者的描述我借题发挥一下。

让我感兴趣的话题就是因为商业宣传和吹捧应运而生的诸多饮用产品,从学术的角度上看,几乎所有的广告宣传都有不实的夸张夸大。“消费者缺乏辨别真伪的能力与条件,往往盲目地信任产品的宣传。如若能够用批判的眼光去审视那些广告,消费者往往可以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诚如所述,一般民众一边抱怨钱难挣,懒惰到不愿自己读书研究的同时一方面又甘愿为这些性价比很低的商品买单。这让我不得不联想到贫富差距和各种资源不对等的社会现象。很多商品如果是真的为人们所需要,那么钱花的值得倒也理所当然,可又有多少是货真价实。比如书中提到的各种运动类饮料,专业健身人士不会饮用,普通人喝了几乎完全没用。“在2003年进行的德国生态测试认证中,检测团队十分可观地检测了市面上形形色色的运动饮料,结果惨不忍睹:在23种被测产品中,没有一种获得‘最佳’的评级,只有两种产品因含有较为合适的碳水化合物以及钠含量达标而获得了‘优秀’的评级。”我不太相信我们这边的食品(饮品)安全要比德国会好很多,尽管十多年过去了。正所谓带血的GDP,低性价比的消费岂止是饮品领域。记得在卡森所写的《寂静的春天》里的序言(或译者序,记不清了)提到了这位耽误了黑心商人收益的孤胆英雄是如何面对自己糟糕的生活的,让读者在对作者报以充满人文关怀的同情的同时又倍感大快人心。

也许学生时代的生物课老师讲过,但我早已把知识“还给了”老师。通过阅读我才知道人不管摄取了何种糖(双糖、多糖等),人体都只能吸收单糖。刷新我的认知是蜂蜜。书中单独列举并详述了蜂蜜,从严谨科学的角度讲,民间对于蜂蜜、蜂王浆等产品的神奇功效的传说都是子虚乌有。还是刚才的话,人只能吸收单糖,而专门负责分解各种糖为单糖的酶是分辨不出什么是棒棒糖什么是蜂蜜的,而蜂蜜唯一的好处就是它香甜的味觉。我并不反对消费,但要知道自己的钱花在哪了,以蜂蜜为例,我愿意为其香甜的口味买单,但事实上大家不言自明。“每天早上喝一杯蜂蜜水”的行为依然是可取的,因为一夜的睡眠肝脏里的糖会消失殆尽,早上起床喝一杯蜂蜜水会补充失掉的糖,而重点是喝一杯白糖水的功效和一杯蜂蜜水是一样的。同样,红糖的各种“好处”也是名不副实的。

仅仅描述现象,控制自己不做过多想当然的推论。无论如何,这类(偏)学术书籍是我的缺乏的也是更有兴趣的,同时严谨的科学思维更是我们全体国民需要提升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掌握知识和理性思考与判断对于日常生活是极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