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真正能帮到我们的,都是弱连接

还记得2018年初我还在汽车零部件加工厂做采购的时候,白天上班没休息,晚上奶娃休息不好,整日头晕眼花,耳鸣脑胀。我说我很累的时候,老公不但不体谅和安慰,还反说:“你活该,这都是你自找的。”婆家妈妈也骂我,吵我。当我跟她吵架时,她还反过来打我。

当时的我真的好无奈,好无助。身累,心更累。有好几次就想:“我也带着两孩子跳楼算了。反正没人关心我、体贴我。”

也还有两次,我拿着菜刀想砍死那个在家什么也不做,只知道打王者荣耀的老公,然后再带着两个孩子自杀。所幸,当时的我被两个吓哭的孩子的哭声唤醒了。(出于母性,听到孩子哭,我就好心疼。)扔了菜刀,抱着两孩子,我也哭了好久。

当时的我并没有意识到我是怎么了,只是觉得我太累了,快承受不住了。直到18年4月读书月的时候,同事涛看我每天都读《采购管理》,觉得我是一个爱看书的人,于是将我邀请进了重庆有书书友群。

当我在群里分享我的难过和伤心时,当我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时,大大说:“你是不是产后抑郁了?最好离开一段时间,好好调整一下。”然后她还说我可以去她那儿。

就是她这一句话点醒了我,让我意识到自己的不对劲。于是我狠心撇下两个孩子就去堂妹家了,这一住就是两个星期。也正是在这两个星期里,重庆有书负责人珊珊也帮我申请了有书的一个14节的治愈小课,我听完后,才慢慢地从绝望中爬起来。然后才和老公沟通,最后商量好由我辞职回家好好地休息两个月。

就这样18年5月我辞职了,后来我就成了全职妈妈。每天和孩子一起睡觉,一起起床。休息好了,沟通好了,没事再和书友群的伙伴们一起共读一些书,一切就都慢慢地好起来了。

直到现在我一想到,在家里带着两个孩子,读着自己喜欢的书,老公也比以前更好了,婆家妈妈也意识到那两年她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对我也更好了,我就感觉很幸福。

而且,我的内心也一直都很感激这群我根本就不认识的热心书友,是她们帮助了我。如果不是她们的提醒和劝说,不是珊珊帮我申请治愈小课,可能我的情况只会越来越糟,甚至又是一大悲剧。而她们,仅仅是因为读书聚在了一个微信群里的书友而已。因为有她们,我才有走出困境,迎来了新生的机会。

所以,今天,当我读到《破圈》里说,真正能帮助我们的都是我们的“弱连接”的时候,我深信不疑。因为我就是有这么一群“弱连接”,才走出了自己的产后抑郁,才那么幸运地在抑郁初期就意识到问题的所在,然后得到充足的休息跟治愈。

在书中,作者说:我们的生活都必须由关键事件组成,这个世界也许是不可预测的,但它的不可预测性是可以预测的,而且是由网络塑造的。18年初的产后抑郁,和读书结缘,就是我的关键事件。

按照书中作者的分享,我觉得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路途上都离不开网络——人际网络。

作者在《破圈》一书中告诉我们:网络有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一个要素是“强连接”,就是周围与我们关系牢固的人,他们通常是指我们经常见面的朋友,家人和同事。对于这些“强连接”,我们往往付出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及情感。可往往伤我们最深的也是他们。我们遇到的大部分难题也都与他们有关,在这里,他们不是帮助我们的人,而是成为我们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根源。

第二个要素是“弱连接”,就是那些与我们只有点头之交,甚至没有见过面的人。他们都是朋友的朋友,离我们很远,我们也不需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或感情去维护。但也往往就是这些不熟的朋友,在群里或朋友圈看到你说你遇到了某困难的时候,会热心地来帮助想办法,来开导你,鼓励你。就比如微信群里面从未见过面的这些书友,我们仅仅是在屏幕上,相互倾诉,便可以为我们生活中的某些问题提供很大的助力。

第三个要素是“枢纽”,就是“弱连接”和“强连接”的会合点。就比如我进入读书圈,就是因为同事涛,他就是我和弱连接的枢纽。而正是因为他,我进入了读书圈,然后又进入了知识圈,后来又进入了写作圈,再后来又开始自媒体。

我们到最后能不能成功,能不能变得更优秀,就在于我们选择了什么样的枢纽,进入了什么样的圈子。

当年,我选择了读书圈,所以我结识的弱连接都是读书爱好者和知识分享者,他们中有高管,有编辑、有导师,有咨询师,有教练。大都是非常优秀且独立的自主的人。是她们治愈着我,激励着我,让我变成更好的自己。

如果不是这些弱连接,只是我自己每天在家看电视,做家务,整天围着锅台、孩子和老公转,遇到问题也不去问书友,也不去书中找答案的话,也许我早就不存在了吧。

所以,不管你信不信,我始终都相信:那些真正能帮助到我们的人永远是我们的弱连接。而决定弱连接能否帮助到我们的就是那个“枢纽”,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圈子。

我们不仅要选择走进一个圈子,还要学会走出一个圈子,只有在不同的圈子里才能看见更多的信息,收获更多的结果,获得更多的帮助。

总的来说,《破圈》这本书真的是讲到我心里去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真正能帮到我们的,都是弱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