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工作制的不合理性——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分析

996工作制是近日讨论的热门话题,自从马云在内部大会上提出了“能够996是修来的福报”引起社会广泛讨论,关于996工作制是否违反《劳动法》与其合理性的讨论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那么,什么是996工作制呢,通俗来说,就是“九点上班,九点下班,每周工作六天”。接下来,我就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来分析一下996工作制背后政治经济成因与其不合理性。
这里就要提到劳动力商品学说,这指的是劳动者的劳动力在满足一定条件下能成为商品。在现代市场经济学中,价格由供求关系的互相影响与平衡产生;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价格是对商品的内在价值的外在体现。在这里我们就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来分析,劳动力作为商品就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购买商品者在消费的过程中能创造新的价值,并且创造的价值比本身的劳动力还大。这里就要提到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劳动力是工人的体力和脑力,在互联网公司中,脑力的比重是胜过体力劳动的。并且,不同于实体经济,由于互联网行业轻资产的特性,于是劳动力在生产中就扮演者很重要的作用。对于资本家来说,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以获取更高的利润,可以让员工加班和延长工作日的劳动时间,这是属于绝对剩余价值的部分。并且,在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过程中,会形成整个行业的联动效应,这个效应可以用“剧场效应”来阐释。卢梭曾用“剧场效应”概括巴黎人的生活状态,后来这一概念在经济学中得到演化成了“踮脚效应”——大家坐在剧场中看话剧,此时有一个人站起来看,那么他能看得更清楚,但是他需要站着受累。其他人也会为了看得更清楚而站起来,越来越多的人站起来,最后大家都站起来了,不仅大家都受累了,所有人的观影效果也变差了,甚至不如之前大家都坐着的时候。对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是”利润平均化“的概念,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而展开竞争,劳动力作为商品的价值转换为了产品的价格,企业的利润对应了剩余价值。对应互联网企业就是,当资本家都通过996来榨取剩余价值的时候,不996的互联网公司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失去竞争力,最终导致为了保持竞争力整个行业都进入996加班的状态。在这其中,资本家扮演着什么角色呢?马克思主义原理认为,“资本家,只是人格化的资本。他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获取剩余价值”(引文来自《资本论》1版23卷260页),因此,资本家的本性必定也是由资本所决定的,也就是对于利益的无限追逐,在这种情况下,压榨劳动力的剩余价值就成为了自然而然的选择。所以,马云的讲话中其实也是展露了人格化的资本的嘴脸。他用自己的例子来证明,他个人就是通过比996还艰苦的奋斗来实现他的个人价值的,但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他的996与加班与其他人并不相同,因为其他人的996是作为出卖劳动力商品,所有的生产资料都是属于资本家而不属于劳动者。而马云自己加班,所有的资本的积累都是为了自己,他所有的劳动的剩余价值都是到自己与其他参股的资本家上,本质上还是利己的,而其他人的加班就纯粹是为了资本而劳动。
既然讲996工作制,就不得不得不提一下历史,为什么现行《劳动法》是八小时工作制呢,这也是马克思理论的影响。在19世纪的60年代,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工人代表大会上,首先根据马克思的倡议被提出了。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工人们每天要劳动14至16个小时,有的甚至长达18个小时,那时的工人们甚至连996都是奢望。在工人们的剩余价值不断被压榨的同时,工资却很低,于是工人们在压迫下开展了罢工运动,要求建立八小时工作制。一战后,8小时工作制被国际劳工会议承认。从那以后,资本主义的各国被迫陆续确认了8小时工作制。当然,我国也在建国后实施了这一制度。所以,996工作制并非新鲜事,我们也能从历史中得到借鉴,发挥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来捍卫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不是走几百年前的老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996工作制的不合理性——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