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秋,最明显的变化在树木,城市里会清扫大量的落叶,山里则会涌进不少观赏枫红的游客们。

秋,字义:秌、穐,qiū,<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为蟋蟀形,虫以鸣秋,借以表达“秋天”的概念。

秋,另一写法,是蟋蟀形下加“火”字,表示秋天禾谷熟,似火灼。

籀文又添加“禾”旁。本义:收成,成熟的庄稼,同本义 [harvest;mature]。

秋,禾谷熟也。—《说文》;

秋为白藏。又,秋为收成。—《尔雅》;

秋者,少阴之选也。—《春秋繁露·官制象无篇》;

百谷名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月令章句》;

处处田畴尽有秋。—宋·范成大《颜桥道中》;

过了秋,天气一凉,病就重起来。—赵树理《福贵》。

又如:
麦秋(收割麦子的时候);
秋麦(成熟的禾稼);
秋禾(秋熟的谷物);
秋成(指秋天成熟的庄稼);
秋苗(也称秋税。官府征收的秋熟谷物赋税);
秋实(秋季成熟的谷物及果实);
秋登(秋季谷物成熟) 。

秋季 [autumn]。四季中的第三季,即八月、九月和十月这三个月;

秋以为期。——《诗·卫风·氓》

发迹入四明,梯空上秋旻。——韩愈《送惠师》。

又如:
秋场(秋试。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每三年的秋季,在各省省城举行乡试,中试者为举人);
秋狝冬狩(秋天打猎称“秋狝”,冬天打猎叫“冬狩”);
秋粮(秋季征收的田赋);
秋荐(秋场);
秋零(秋气肃杀,景物凋零);
秋叶(秋天的落叶);
秋严(秋气肃杀);
秋黄(草木至秋而枯黄,亦指秋天枯黄的草木) 。

年 [year]上与梁王燕饮,尝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后将传于王。”——《史记》。

指某一时期、某一时刻 [period of time]: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效命之秋。——《史记·魏公子列传》;
不问之秋。——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又如:
千秋(很长久的时间);
秋丁(旧时农历八月第一个丁日是祭祀孔子的日子)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很多植物的的果实在秋季成熟。在北半球亚热带地区相对于夏季,秋季的气温明显下降。

随着气温的下降,许多落叶多年生植物的叶子会渐渐变色、枯萎、飘落,只留下枝干度过冬天。而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将会步入它们生命的终结,整个枯萎死去。

由于干湿状况的差异,不同地区会出现阴冷多雨,或干燥凉爽的气象状况。在较冷的深秋,由于昼夜温差大,白天蒸腾的水汽会在夜间凝结,或为露,或为霜。

天文:
秋季太阳直射点从北半球逐渐南移,秋分之后越过赤道,太阳直射南半球。

从北半球看来,太阳的角度渐渐变低,昼夜长短差距变小。在秋分时,昼、夜等长。

在秋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由远渐近。从黄道平面看来,太阳位于狮子座、室女座、天平座的背景上。

秋的诗词: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

有关秋的词汇: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无事,孤灯夜夜写清愁。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像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膝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鹜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膝王阁序》: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

唐·王绩《野望》: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

唐·李白《赠庐司户》: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关于秋,看这一篇差不多就够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