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爆发前,德军为什么对进攻波兰而感到信心不足?

这个问题让希特勒感觉莫名其妙。

就和“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有钱”一样,希特勒害怕的不是进攻波兰,因为胜了可以继续推进,败了可以重头再来,并没有什么大不了。他害怕的,是因为进攻波兰而导致的一系列后果。说白了,由进攻波兰导致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或者说可能产生的“蝴蝶效应”,是希特勒不能承受的,甚至是不敢想象的。但是令希特勒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对手并没有他的勇气和胆识,所以德国在前期取得了巨大胜利。在1932年登上德国总理之位后,希特勒仅仅用了4年时间,便将德国带出了经济危机泥潭,并开始着手向外扩张。在完成扩充军备、修建大型工程等一系列准备后,德国开进莱茵非军事区、吞并奥地利、兼并苏台德等,希特勒几乎是兵不血刃就达到了迅速扩张的目标。但是在向波兰索要但泽走廊,企图将德国本土和东普鲁士连在一起时,波兰表示拒绝,希特勒意识到,应该启动战争程序了。

但是在强硬的波兰面前,希特勒却并不信心十足,甚至可以说没有信心,而在静夜史看来,这种不自信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

1、波兰有准备

历史上的波兰虽然被东西方强国前后瓜分了三次,但并不代表一战后复国的波兰不堪一击。事实上,二战前的波兰已经具备了较为发达的工农业体系,拥有常备军达100多万,连同预备役战斗人员超过250万,坦克700余辆,飞机600多架,驱逐舰4艘,潜艇5艘,还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骑兵部队,数量高达20万,这样的军事力量位居当时的欧洲第五,也难怪波兰敢放言“三天灭掉德国”。这样的波兰,绝不是希特勒想要的波兰,如果德国进攻不顺利,被波兰拖住,那么德国很可能出师未捷身先死,二战可能还没发动起来就被扼杀。

2、德国没路退

作为从非战争向战争阶段的标志性节点,希特勒深知一旦德国发动战争,就必须一直打下去,直到胜利或者灭亡。而当时的德国并没有完全准备好,虽然极大扩充了陆军,重建了海军和空军,但对于立志扩充生存空间,想要彻底消灭苏联、英、法甚至美国等大佬的国家,德国的准备可以说远远不够。而且世界大战从来都是团队作战,即便德国准备好,盟友也不一定能到位,像意大利这样的根本就到不了位。但是时间已经不允许了,因为希特勒的第三帝国靠的是“赊账”的形式发展起来的,如果债务到期出现违约,那么希特勒宏伟的梦想就只能夭折,所以他必须在债务到期前发动战争。因为开弓没有回头箭,而且德国也没有完全准备好,所以希特勒心里没底再正常不过。

3、英法很暧昧

波兰拒绝德国的底气,除了引以为傲的军事力量,还有英法等欧洲大佬的强力支持。为了遏制德国,防止德国东山再起,英法尤其是法国除了极力掠夺德国,还将德国东部的波兰作为自己的盟友,企图彻底困死德国。但是当希特勒开始兵不血刃地向外扩张时,英法等国却心有灵犀地选择了“绥靖政策”,就是默许德国的种种扩张行径,这就让希特勒很迷茫了。就像习惯了被媳妇欺负的妻管严,如果突然有一天媳妇对自己笑脸相迎、毕恭毕敬一样,那感觉绝不是心安理得,而是诚惶诚恐,恨不得立刻跪下来道歉。正因为英法在捷克斯洛伐克问题上的表现太过友好,所以希特勒拿不准德国闪击波兰时英法的反应。毕竟几乎倾全国之力闪击波兰,德国西线基本就是不设防状态。

4、苏联太社会

消灭波兰心中害怕,希特勒最大的担忧是波兰的另一个邻国苏联。作为波兰的世仇,希特勒绝不担心斯大林会援助波兰对抗德国,但斯大林作为一个同样有巨大野心的政治家,注定是希特勒的劲敌,苏德双方的战争将不可避免。但当下的德国还不想与苏联为敌,因为英法尚在,如果苏德交战,那么英法乐于坐收渔翁之利,毕竟这就是绥靖政策的本意。但斯大林一直没有表态,这就让希特勒非常焦虑,如果苏联不表态,万一德国闪击波兰时苏联趁机进入,发动了输出无产阶级革命的战争,届时的德国将会非常被动,所以德国需要苏联的“克制”。“万幸”的是,1939年8月23日,苏德双方终于秘密缔结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希特勒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1939年9月1日4时40分,德军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为主要突击力量,向波兰发动了空前猛烈的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二战中,德国一战攻灭波兰,用时不过35天,让世人惊叹于德军强大攻击力的同时,也让人误以为波兰不过是一个贫弱小国。事实上二战前波兰不但不是一个贫弱小国,还是一个工业强国,拥用百万装备精良的军队。德国闪击波兰信心不足有三点原因:其一、波兰是一个强国,综合力不弱;其二、波兰有英法两国的支持;其三、苏联可能会协助波兰。

波兰战役

1939年9月,纳粹德国闪击波兰,号称东欧霸主的波兰仅仅一个月就灭亡了,百万大军灰飞烟灭,“闪电战”第一次在世人面前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威力。但在辉煌胜利的背后,波兰战役实际上是纳粹德国二战中非常大的一次军事冒险,德国内部很多将军都吓得串联起来要刺杀希特勒以阻止战争爆发了,因为在整个波兰战役期间,德军在西线仅有23个步兵师的二线部队,面对绝对优势的法军,可以说是不堪一击。

巴黎和会

要了解波兰战役期间,德国高层在担心什么,就要讲回到1919年巴黎和会。一战中法国虽然是战胜国,但损失惨重,东北部的工业区作为主战场成为一片废墟,整个国家超过五分之一的青壮年男性战损,人口出现断层。法国对德国是既仇恨又恐惧,因此在巴黎和会上主张拆解德国,一次性解决自己的大敌,但遭到了英法两国的抵制。法国随之在德国东部扶植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国,订立同盟条约,以便在东西两线压迫德国,维持凡尔赛体系的稳定,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波兰。在巴黎和会上已经亡国123年的波兰在英法支持下获得独立,新生的波兰领土包括了西普鲁士、波森省、部分东普鲁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亚在内的大片属于德国的领土。后来又经过1920年苏波战争,波兰迅速成为人口2700万、领土面积38万平方千米、军队近百万的东欧大国,也是英法在东线最主要的盟国。得了英法的好处,波兰自然也拉足了德国的仇恨,在一战到二战之间这段时间,“惩罚波兰”成为德军的主流思想,有“二战德军之父”之称的冯·塞克特将军公开宣称:“波兰的存在是不可容忍的,是与德国本身的需求不可调和的,波兰必须灭亡,而且一定会灭亡。”

希特勒

1933年希特勒掌握德国政权后,开始整军备战,大肆扩充德国国防军,1936年3月重新占领莱茵非武装区,1936年7月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1938年3月吞并奥地利,1938年10月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在这些破坏凡尔赛体系的行为背后,是德国同英法两国早就进行了大量的外交谈判和幕后交易,军事行动只是个过场,捷克斯洛伐克等国早就被抛弃了,这就是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但波兰不一样,波兰可以说是英法手中最后一个用来在东线钳制德国的棋子。为了保障波兰的安全,1939年4月6日英国同波兰签订《英国-波兰安全保证条约》,维护波兰领土完整;1939年5月19日法国同波兰签订《法波军事协定》,条约明确规定一旦波兰遭到德国攻击,法国将在总动员下达15天后进攻德国本土,法军总司令甘末林还向波兰军方保证参与进攻的法军不会少于35个师。这种外交表态是英法两国用自己的大国地位和面子去保护波兰,德国要是直接进攻波兰,那就是全面开战。

历史上波兰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他可以东击俄罗斯,西伐普鲁士(德国),他的翼骑兵曾一度击败了不少骑士团。1410年波兰-立陶宛联军在格伦瓦尔德战役中,给了条顿骑士团以毁灭性打击。后来俄罗斯、普鲁士崛起,波兰先后三次被欧洲强国瓜分。一战结束后,俄德两国都元气大伤;1919年12月8日,协约国最高委员会在巴黎和会上通过决议,同意重建波兰国家,承认波兰共和国。波兰复国后,在英法的支持下发动了波苏战争,波兰获得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以及立陶宛的一部分。德国作为一战的战败国,被迫割让了大片领土,而波兰取得了德国的但泽地区和波兰走廊,使得东普鲁士成了远离德国本土的一块飞地。波兰复国后得罪了苏德两国,那是因为他有十足的底气。当时波兰为欧洲第六大国,人口2700万,领土面积38.8万平方公里,还与英法有密切的同盟关系。罗马尼亚跟波兰的关系十分要好,可以说就是波兰的一个小弟。

当时波兰的军事力量并不弱,拥有7个集团军、4个战役集群、870辆轻型坦克和装甲车、4300门火炮和迫击炮、900余架飞机,共30个步兵师、11个骑兵旅、2个摩托化旅,总兵力约100万人。虽然德军远远强大于波兰军,但是波兰也不是一个软柿子可以任人拿捏,如果战法得当坚持一两年是没有问题的。波德一旦开战,与波兰有同盟关系的英法就会出兵攻击德国,那时德国腹背受敌,失败就很可能会发生。为了解决波兰的外援,德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动。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开会,签订协议,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的情况下,强行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1939年苏联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两国商讨了如何瓜分波兰。英法对德国的纵容,致使德国军事、经济能力大副度提高。苏联加入瓜分波兰,使德军进攻波兰没有了后顾之忧。

1939年9月1日,德国88万大军启动闪电战攻入波兰;1939年9月17日,苏联60万大军攻入波兰。德国全面进攻波兰后,英法向德国宣战,德国在西线布置33个师防备法军的86个师。遗憾的是英法军队并没有主动进攻德国,而是观望了一个月,如果英法大军进攻西线德军,则波兰不会亡国。英法军队没有主动进攻德国,除了不想出力帮助波兰外,跟苏联积极备战有关系,英法担心进攻德军后,苏军就会进攻英法。

波德战争前后历时35天,波军死亡6.63万人,伤13.37万人,被德军俘虏69.4万人,被苏联红军俘虏21.7万人(含投降数),10万人逃至邻国。德军死亡10600人,伤30300人,失踪3400余人。德国攻灭波兰后,很快发动法国战役,英法两国终于品尝到了绥靖政策的苦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二战爆发前,德军为什么对进攻波兰而感到信心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