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EA深度对话】中国的“SMART教育”属于全世界--斯玛特儿童美术教育

中国的SMART教育将成为全世界的,这是SMART教育的事业梦想。这一梦想,立足于中华文化拥有人类世界上最丰厚的美育文化历史和人文思想资源;立足于当代中华民族正在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迈进的历史机遇。——《SMART教育》白皮书 3月14日,2019全美艺术教育大会(NAEA)在美国波士顿正式拉开帷幕,这个被艺术教育行业期盼已久的盛会,终于到来了。作为来自中国的艺术教育机构,中国美育代表团斯玛特教育带来了首创的SMART教育模式,在NAEA现场带来了一场"SMART"与"STEAM"的深度碰撞和对话。、

“STEAM”是当前世界流行的教育理念,它将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数学Mathematics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教育。STEAM教育的前身是STEM教育,强调科学方面的教育,后来为了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入了A——艺术教育(Arts)。

本届NAEA大会上,STEAM教育仍然是艺术教育行业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探讨的重点围绕如何把艺术教育融入到科学、数学和人文核心学术课程,例如虚拟现实、服装设计、3D打印机、人工智能等等。

SMART教育是斯玛特教育集团在多年美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独立研发的综合素质教育模式,它将学科教育(Subject)、美德教育(Morality)、艺术教育(Art)、陪伴教育(Relationship)、户外体验教育(Travel)结合起来,与家长协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孩子。今天,在波士顿现场,斯玛特也为全世界艺术教育行业带来了精彩的理念碰撞。

“STEAM”

与“SMART”有何相同之处?

1

立足未来性人才培养需求

STEAM教育产生于美国的教育环境,SMART教育产生于中国的教育环境,但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应对21世纪挑战的人才。

2

跨学科综合素质教育

强调在任务、动手实践中实现跨领域学习,超越单一学科的技能训练与考试测评。

3

重视过程教育

在试错、探究、交流中实现对学生的潜能开发。

“STEAM”与“SMART”有何不同之处?

1

不同的适用年龄层

STEAM教育是对人的科学跨领域能力教育,更适合于高小或初中以上学生;SMART教育是审美教育,侧重情感、观察、表达与合作能力培养,侧重2-12岁儿童的情操心灵教育、人际交往表达能力教育。

2

艺术扮演的角色不同

STEAM教育以科技为中心,艺术为辅助;而在SMART教育中,艺术是教育实施的基本途径。

3

关注的角度略有不同

与STEAM教育相比,SMART教育更关心生活中的人格素养表现。

SMART教育的特色是什么?

作为中国“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诞生的教育模式,根植于中国文化,立足于中国教育实情,放眼国际教育视野的SMART教育有着自身的鲜明特点:

1

素养教育先行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也有“先学做人,再学做事”的道理。人要首先树立健康人格,有健康的社会素养,才能有道德底线,整个社会才能有安全感。道德素养低的人,知识能力强反而可能会伤害社会或他人。

2

补充家庭教育

针对儿童教育的特点、以及中国学校教育所不能覆盖的许多家庭艺术教育的需求,SMART教育从自身特点出发,担负起社会美育的责任,提了超越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美育理念与课程设计。

3

构建家庭艺术氛围

SMART教育从关心孩子延伸到关注家庭文化生活需要,以培养儿童为动力,带动家庭文化素养提升,适应了目前中国城市中占多数的中等以上收入家庭的现实需要,为日益增长的、未来将大规模出现的高质量文化教育需求,做出了具有前瞻性的社会教育实践新理念、新模式探索。

中国的“SMART教育”属于全世界

中国的SMART教育将成为全世界通行的教育模式,这是SMART教育的事业梦想。这一梦想,立足于中华文化,我们拥有人类世界上最丰厚的美育文化历史和人文思想资源;立足于当代文明,中国正站在科技发展和人文素养迅速提升的历史机遇中。

随着全世界对中国艺术教育的认可,我们将获得更多的文化自信,也将继续我们的课程研发和时间,以更国际化的视野、更落地的教育方式,用中国的艺术教育思想、艺术课程模式和家庭艺术生活方式影响更多的人。

在未来的道路上,斯玛特将持续向世界传递中国美育的声音,输出中国的艺术教育理念,将SMART教育推向世界。我们肩负使命,义无反顾,梦想能到达的地方,总有一天,脚步也能到达。

请关注斯玛特于美国时间3月14-16日在波士顿NAEA大会的精彩表现,中国已入席,全世界将目光集中在这里,敬请期待。

 长按机票识别二维码 

 立即前往NAEA大会现场 

斯玛特教育集团

用父亲的心做教育

斯玛特教育集团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发源于中国本土的美术教育机构,为2-12岁儿童提供专业的艺术教育。斯玛特教育集团旗下包含斯玛特儿童美术、SMART HOME、SMART TRAVEL等业务内容。成立至今,已经在全国拥有近800家儿童美术校区,教师达到5000余人,全国从业人员7000多人,已为超过15万中国儿童家庭提供美术教育服务。斯玛特教育集团力求为孩子提供优质的美术课程。机构拥有数十名国内美术创作与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教学课案保持每季度全面更新一次的高频更新速度。未来,斯玛特教育集团将继续秉承“用父亲的心做教育”的理念,为万千中国家庭提供优质服务。

艺术课是什么?

它是培养孩子艺术技能的课程吗?

当很多人对艺术教育的认知还停留在技能层面的时候,我们是否可以思考更进一步的问题:学艺术最重要的,并不是为了学习技能,而是为了培养思维。


美国时间3月14日-16日,美国波士顿将举办全美艺术教育大会(NAEA),在3天1000多场专业会议的长达121页的会议日程表中,“思维”(Thinking)这个词语出现了71次,是出现频次最高的核心词汇。它包含了:

在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之前

先让孩子的思维认知走在前列

美国时间3月14日-16日,美国波士顿将举办全美艺术教育大会(NAEA),在3天1000多场专业会议的长达121页的会议日程表中,“思维”(Thinking)这个词语出现了71次,是出现频次最高的核心词汇。它包含了:

在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之前

先让孩子的思维认知走在前列

下面,我们向大家具体分析这些思维能力,以及如何通过艺术教育来培养孩子的这些思维能力。

设计思维是上面所列思维能力的核心,也是此次NAEA大会重点强调的关键词。不过这里所说的“设计思维”,和我们平时所理解的“平面设计”、“艺术设计”并不一样,它已经超越了艺术的范畴,更多的是一种“运用设计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次NAEA大会的许多关于“设计思维”的专业讨论,十分注重引导孩子将艺术学习与社会生活起来,鼓励他们运用设计思维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比如社会正义、环保问题、公益问题、校园问题、空间问题等等,这些身边真实存在的问题都需要我们运用设计思维去解决,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项重要的素养,而且也是一种艺术赋予的能力。

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引导孩子不要去抱怨,而是积极思考:如何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设计一种或者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考能力,就是我们所说的设计思维。

我们在艺术教育中,还要向孩子传达一种理念:遇到问题并不是你抱怨的理由,而是你锻炼设计思维的机会。


1

换位思考

家长要想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就要多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同理,当孩子需要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时候,家长也要启发孩子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2

定位问题

给问题一个精准的定义,有助于解决问题方法的设计。就像对于教育而言,“如何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算一个精准的定义,而“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才是。

3

设计创意

要让孩子学会打破惯性思维,天马行空、集思广益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简单要求他们想到解决的方案,而是在许多可行方案中找到最佳的一个。

4

原型实现

将头脑中的构想具像化,行成一个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案,当然,这个原型方案并不一定是最终的,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不断地测试和优化,直至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引导孩子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要求全责备,关键是对原型方案的设计和执行,在行动中不断优化。

5

执行优化

最后一步要将原型方案付诸实践,通过测试发现问题,不断优化,直至问题得到最终解决。

设计思维是解决问题的科学方式,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让孩子从小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


艺术课程是培养孩子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式。

创造性思维需要运用多种思维能力,包括发散思维、直觉思维、批判性思维等等。由于我们过去的教育比较偏重理性教育等原因,中国的孩子在这些方面的思维比较薄弱。

要让孩子明白“正确的答案不止一个”,旱路不通走水路,当一个方案“卡壳”的时候,总能找到替代性的方案。

要引导孩子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自己喜欢和认可的东西,别人不一定喜欢和认可,反过来也是一样。因此人与人要互相尊重,各人多从彼此的角度思考问题,发现事情的不同一面。

引导孩子跨学科学习,跨领域思考问题,让他们认识到不同学科之间,以及学校、社会和家庭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而是一体的。

要引导孩子注重自己的感受和直觉,提高自信。很多孩子都害怕自身看法与权威观点(这个权威可能是老师、家长或更优秀的孩子)不同,而对自己原本很有创意的想法不够自信。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如果你觉得自己是正确的,就要敢于坚持。

1919年,被誉为“现代设计摇篮”的包豪斯设计学院提出了以“工作坊”为主要教学方式的“包豪斯教学体系”,强调学生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参与学习,这种观点和教学方式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起到了深远的影响,这也是“工作室教学”的雏形。

工作室思维,意味着学生不再是从传统学习者的角度来学习,而是在一个艺术家工作室的情境中,像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或者设计师那样来“工作”。

学生们虽然未必能够具备艺术家或设计师的技能,但是可以更近距离地了解他们,借鉴艺术家或设计师的思维方式,了解真正的艺术家和设计师是怎么工作的,这是比学习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东西。


从生活中识记路线,到体育运动中对自己身体的控制,到几何、地理、建筑等科目的学习,再到整体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都离不开空间思维能力的发展。

作为视觉艺术,美术是培养孩子空间思维的最佳方式。在美术学习中,孩子们在大脑中会逐渐建立起空间的概念,搭建空间思维的基础。通过绘画中对画面的控制,掌握大小、远近、比例、透视和空间布局等能力。在对空间里每一个物体和位置的观察、分析和表达的过程中,培养空间分布和整体思考的能力。

“全球本地化”(Glocal),具有Global(全球)和Local(当地)两个单词的涵义,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全球化思维、本土化行动”,成为许多国际品牌的发展共识,孩子们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具备全球本地化的思维和眼界是很重要的。 艺术当中包含了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精华,通过学习世界和本国的艺术,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全球本地化”思维,让他们在具备世界性的眼光的同时,也能很好地融入身边的生活,在全球和本地之间建立联系。 全美艺术教育大会(NAEA)之所以受到全世界艺术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也正是因为它将教育全球化和行动本地化密切联系,倡导一种全球优质艺术教育资源的共享。 “读史使人明智”,不了解历史的人,也不能把握现在,赢得未来。艺术与人类文明相伴而生,一部艺术史,也相当于一部生动形象的文明史。通过让孩子们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形式和艺术作品,孩子们可以了解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情况,获得智慧的启迪。 历史思维也可以帮助我们温故知新,鉴往知来,成为创意创新的源泉。通过让孩子们了解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艺术形式、伟大艺术家、伟大作品,可以丰富孩子的创意思想库,激发孩子的创作灵感。

本次斯玛特教育参加NAEA大会,也将带去一堂生动的中国艺术教育课程,主题为《一个中国结的故事》,通过中国结的历史传承,文化承载,记忆延展,讲述从过去到未来,一种艺术形式就代表了一种人类文明史,艺术能够串联过去、现在和将来。

如何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在艺术教育中,技能训练与思维培养之间的轻重顺序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出现冲突。例如有的家长过分要求孩子技能方面的表现,就会限制孩子创造性思维和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

因此,在家庭教育和艺术教育中,当以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为先,以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为先,只有孩子的思维能力发展好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更好的应用。

1

独立创作

坚持让孩子独立创作,培养他的独创精神和“我能够做到”的思维意识。

2

表达感受

鼓励孩子勇敢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增强他们对自我感受和表达的自信。

3

培养自信

引导孩子由自信到“信他”,像相信和尊重自己的作品一样,相信并尊重他人的作品。

4

弥补不足

让孩子在自信的同时,也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知道这些不足是可以通过他人的优势来弥补的。

5

感同身受

让孩子学会理解并尊重他人,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能够对别人的情感和想法感同身受。

6

分享协作

鼓励孩子分享与协作的精神,乐于并且善于与他人(团队)协作完成任务。

7

挑战试错

通过情感、同理心、多视角思考等方式,为孩子提供足够宽容的教育环境,让他们能够不断地挑战和试错,尝试新方式

以上思维的养成,正是孩子们在艺术课程中所要培养的基本素养。

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内容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而这种剩下来的东西,就是通过教育所塑造的一个人的思维方式。

我们都听过买椟还珠的故事,在孩子的艺术教育中,技能训练就像装珍珠的木匣,而真正宝贵的珍珠则是通过艺术教育对孩子思维的养育。我们不能因为过分注重外在的形式,而忽视了内在的珍宝。

这是全美艺术教育大会向我们传达的重要信息之一,也是我们在做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特别需要重视的一点。我们不能让下一代成为被应试教育耽误的一代,应当从国际教育的理念中吸取更多的宝贵经验,让我们的艺术教育拥有国际视野,又有本土化行为的土壤和环境,让孩子的艺术素养在最合适的教育环境下自然地扎根生长,快乐幸福地得到培育,最终成为有想象力有创造力有影响力的一代。

这也是斯玛特一直坚持的理念,是我们做艺术教育的初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NAEA深度对话】中国的“SMART教育”属于全世界--斯玛特儿童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