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风云(二)隋炀帝:敢于接受新事物的冒险者,还是一个屠夫

隋炀帝,杨广,大一统王朝隋朝的第二位君主。

他的人生,可以说比他爹隋文帝还要精彩得多,后世对这位皇帝有褒有贬,说他暴虐无道地有,说他具有千古功业的也有,甚至还有人专门为他洗白。

但是这些都不能全部概括这位皇帝,他的一生,真的可以用功过参半来形容。


让我们来看看隋炀帝在位期间,到底发生了哪些惊天动地的大事。

第一、修大运河。

这件事几乎家喻户晓,都快成了隋炀帝的代名词了。

有人说,他修大运河是为了沟通南北,促进经济发展和贸易交流,有人说,他为了修筑大运河,累死民夫数百万,残暴不仁、罄竹难书。

其实,这件事真的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行。

首先,杨广继位时,他爹杨坚给他留了个大家底,你可以当做是一个全国第一富二代继承了家业那般,他有钱,修大运河的花费,他给得起。

其次,杨广修大运河其实有着三层深意在里面。

1、沟通南北,促进经济发展,加快贸易速度。

杨广最先修的是洛阳到扬州的那一段,一个在北,一个在南。杨广的本意就是为了恢复南北之间的贸易互通,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加快贸易速度。

而好处非常明显,两边的贸易往来都会给杨广带来源源不断地商业税收,可以让杨广迅速在短时间之内聚集起大量的财富。

这可以理解为要想富,先修路。

2、杨广想要迁都。他把运河起点定位洛阳的一部分原因就是想要迁都。杨广觉得都城不太安全,那里属于关陇贵族的地盘,他想要自己建立一个都城,所以为了摆脱关陇贵族,杨广就选定了洛阳作为都城,并且在原址上有扩大了许多倍。

后来杨广的所做所为也确实证实了这一点,隋朝两父子一辈子都在和贵族门阀作斗争,一代防过一代,这不,杨广更直接,玩迁都了。

3、行军速度大大加快。后来杨广往北又从洛阳修到了涿郡。在他第二次征伐高丽的时候,国内杨素之子杨玄感起兵叛乱,杨广利用运河载兵员回防并火速消灭了叛军,极大地挽回了不该有的损失。

但大运河是怎么修成的呢?

简单点说就是用人去堆。

同时这也是让后人诟病他的一点,累死民夫数百万。

可事实却并不是这样,在这其中,杨广玩的是一个阳谋。

他确实是征调了这么多民夫不假,但是这些民夫的出处,却有待商榷。

最有可能的就是他们都出自于门阀贵族们的私有人口,也就是黑户。

黑户是什么概念?不给他隋朝交税的人群。他爹杨坚费尽心思清查出了大部分黑户,但那个不是全部,门阀贵族们可以说至少还掌握了数千万计的人口。

要说这人口都是出自门阀富贵,那么为什么门阀贵族们还会支持杨广修大运河呢?

其实他们的利益诉求高度一致。

杨广为了加快贸易速度收商税,关陇门阀们为了扩大势力范围,想把手伸到富饶的南方去。他们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达成了一致的意见,一方出钱,一方出人,共同修筑大运河。

那么,了解了那些民夫们的出处,你们还认为杨广是在虐待百姓不顾百姓的死活吗?

关陇门阀们会这么傻吗?要知道死的人大部分都是他们的私有人口,每死一个都是在削弱他们的实力。

由此可见,修大运河造成百万民夫死亡,这也是不可信的。事实上,隋炀帝巴不得他们死了才好呢,反正收不上税,又可以削弱关陇门阀的实力,何乐而不为呢?

二、造楼船,造草原行宫,极尽奢华。

这就是那个富二代的骚操作无疑了。

杨广此举可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位皇帝能做到他这么豪横的,一句话概括就是有钱任性。

但是,同样也有深意包含在里面。

大家都知道,杨广命宇文恺造的是楼船,是拥有一百二十来间屋子的大楼船,行驶在运河上,那就是行走中的宫殿。

为什么造那么大?因为他去江南炫富的时候把满朝文武都带走了啊。

1、杨广造船下江南是给南方人看的,让他们开开眼界,顺便震慑一下南方那边,因为当时南方并不是很稳定,时常有叛乱发生。

2、杨广不放心,他怕他出去巡视去了,朝中的大臣们就开始商量如何造反。要知道他们那个时代造反简直就是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就连隋文帝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可以定义为是造北周的反。

怎么办?全部带走。杨广到哪里,文武百官就跟到哪里,这样一来,既震慑了南方人,又保证了自己的安全,还能顺便炫一把富,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草原行宫,那也是在威慑当时的突厥。

隋文帝在位时,突厥的启民可汗是万分都不敢动的,游牧民族信奉武力,他深深地臣服于隋文帝并尊称其为圣人可汗。

但是威严这个玩意,是继承不了的,隋文帝或许能压住突厥,但是到了隋炀帝就未必能够做到。

所以隋炀帝干脆又造了一座奢华无比的行宫,按照都城大小一比一复刻,在底下装上可以行走的轮子,就这么一路推着到了突厥。

启民可汗看到这一幕也被吓得够呛,老爹是个狠人,儿子也不是懦弱之辈啊,看着那宫殿启民可汗就打哆嗦了,哪还敢有什么异心呢?

这就是隋炀帝时期,突厥不敢南下劫掠,而到了唐高祖时期,突厥就敢肆意妄为的原因。

真理,永远掌握在绝对的实力手里。

三、征伐高句丽。

这一点,杨广确实飘了。他其实并不在乎能不能打下来高句丽,他真正在乎的是,能够死多少人。

杨广三征高句丽,每次征调人数达五百余万,每次征伐都是死伤过半,并且寸功未进。

这是他皇帝生涯中最大的一个污点。

事实的确是事实,每次都死了差不多一半人,要在这一点说杨广暴虐,完全正确,没得洗。

但是,后面隐藏的事实却远远不止这么简单。

杨广每次征调的人都是北方人,前面说到过,杨广修运河都是忽悠关陇门阀出人出力,这次也不例外,继续忽悠呗。

所以,死的人其实都是关陇门阀的私有人口,跟杨广实在是扯不上半点利益关系,真正心疼的其实是那些门阀贵族们。

而门阀们在发现杨广给他们画的那个大饼并没有实现时,他们其中就有人开始慢慢谋划造反计划了的。

在第二次征伐高句丽时,杨玄感叛乱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趁地就是杨广御驾亲征这个时机,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这件事最终还是被杨广给压下来了。

但是,却给了那些门阀们一个屠龙的理由。

那就是,杨广暴虐无道、穷奢极欲,导致百姓们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事实也确实像他们所想的那样,就在杨广第三次征伐高句丽后不久,各地纷纷揭竿而起,都是打着这样的旗号反隋。

杨广就在当皇帝的第十四年,被侍卫宇文化及弄死在了江都(扬州)行宫,结束了他短暂的一生。

总结:从以上三点来看,隋炀帝杨广其实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暴虐无道。

说他不人道,漠视百姓生命,这是事实。

但是从他的角度出发,却也合理。那些黑户们都是门阀贵族们的私产,都不交税的,这跟他杨广又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相反,他的眼光非常独特。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杨广就是一个敢于接受新事物的领头羊,他带领着自己的企业,在那个时代大放异彩,并一度达到了所有人穷其一生都无法超越的高度。

仁这个词跟杨广是不搭边的,他缺点也非常明显,就是为达目的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虽说那些因他而死的人都是黑户,但好歹都是同根同源的人啊,杨广就因为要弄死门阀,彻底消灭门阀而选择牺牲了他们。

他就是隋朝的亡国之君,也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之一,杨广。

他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军事家,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经济学家,但他也是一个屠夫,一个视人命如草芥的屠夫。

你可能感兴趣的:(隋唐风云(二)隋炀帝:敢于接受新事物的冒险者,还是一个屠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