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算法理论概述
1.1、ResNet-101的基本原理
1.2、基于深度学习框架的ResNet-101实现
1.3网络训练与测试
2.部分核心程序
3.算法运行软件版本
4.算法运行效果图预览
5.算法完整程序工程
介绍ResNet-101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并解释其在图像识别中的优势。然后,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深度学习框架实现ResNet-101,并在图像数据集上进行训练和测试。最后,我们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ResNet-101是一种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其主要特点是使用残差块(Residual Block)来解决深度网络训练中的梯度消失问题。在深度学习中,由于网络层数增加,梯度消失问题会变得越来越严重,导致网络难以收敛。ResNet-101通过使用残差块来构建深度网络,使得网络可以更加容易地进行训练,并且在图像识别任务中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ResNet-101模型的数学表达式如下:
输入:X
残差块:F(X)+X
其中,F(X)表示残差块的映射函数,X表示输入数据。残差块可以看做是一种跳跃连接(Skip Connection),使得输入数据可以直接传递到输出层,从而避免了梯度消失问题的影响。
现在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深度学习框架实现ResNet-101,并在图像数据集上进行训练和测试。
数据预处理
首先,我们需要下载图像数据集,并对其进行预处理。在图像识别任务中,预处理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图像缩放:将图像缩放到固定大小,以便于网络处理。
数据增强:通过随机旋转、翻转、裁剪等操作增加训练数据的多样性,提高网络的泛化能力。
数据标准化:将图像像素值标准化到0~1范围内,以加快网络收敛速度。
网络结构设计
在设计ResNet-101网络结构时,我们需要考虑网络层数、残差块的数量和结构、全局平均池化等因素。在本示例中,我们将使用以下网络结构:
输入层:大小为224x224x3的RGB图像
第一层:7x7卷积层,64个卷积核,步长为2,padding为3,激活函数为ReLU
第二层:3x3最大池化层,步长为2
第三层:4个残差块,每个残差块包含3个残差块,共12个残差块
第四层:4个残差块,每个残差块包含23个残差块,共92个残差块
第五层:4个残差块,每个残差块包含3个残差块,共12个残差块
全局平均池化层:将最后一层输出的特征图进行平均池化,得到一个特征向量
全连接层:将特征向量连接到10个输出节点,用于分类输出。
其中,最后一层的10个输出节点对应了10个目标类别。
在网络结构设计完成后,我们需要使用训练数据对网络进行训练,并使用测试数据对网络进行测试和评估。在训练过程中,我们使用交叉熵损失函数和随机梯度下降(SGD)算法来更新网络参数。在测试过程中,我们通过计算网络在测试数据上的分类准确率来评估网络的性能。
............................................................
learnableLayerNames = intersect(layerNames,paramNames);
for i = 1:numel(learnableLayerNames)
name = learnableLayerNames{i};
idx = strcmp(layerNames,name);
layer = lgraph.Layers(idx);
if isa(layer,"nnet.cnn.layer.Convolution2DLayer")
layerParams = params.(name);
layer.Weights = layerParams.weights;
layer.Bias = zeros(1,1,size(layerParams.weights,4));
elseif isa(layer,"nnet.cnn.layer.BatchNormalizationLayer")
trainedVars = params.(name);
layer.TrainedMean = reshape(trainedVars.trainedMean,1,1,[]);
layer.TrainedVariance = reshape(trainedVars.trainedVariance,1,1,[]);
learnedParams = params.(replace(name,"bn","scale"));
layer.Offset = reshape(learnedParams.offset,1,1,[]);
layer.Scale = reshape(learnedParams.scale,1,1,[]);
end
lgraph = replaceLayer(lgraph,name,layer);
end
net = assembleNetwork(lgraph);
analyzeNetwork(net)
img1 = imread("images\1.png");
img1 = imresize(img1,[224 224]);
img2 = imread("images\2.png");
img2 = imresize(img2,[224 224]);
img3 = imread("images\3.jpg");
img3 = imresize(img3,[224 224]);
img4 = imread("images\4.jpg");
img4 = imresize(img4,[224 224]);
img5 = imread("images\5.jpg");
img5 = imresize(img5,[224 224]);
label1 = classify(net,img1);
label2 = classify(net,img2);
label3 = classify(net,img3);
label4 = classify(net,img4);
label5 = classify(net,img5);
figure
subplot(151);
imshow(img1)
title(string(label1))
subplot(152);
imshow(img2)
title(string(label2))
subplot(153);
imshow(img3)
title(string(label3))
subplot(154);
imshow(img4)
title(string(label4))
subplot(155);
imshow(img5)
title(string(label5))
0002
MATLAB2022a
V V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