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美国——New York→Boston→Washington DC→Baltimore

对纽约最初的印象,还要追溯到大学时期。当时一行英国大学生来我校短期交流,我报名担任了志愿者,一对一接待国际友人。一次交流会上,一位女生引吭高歌了一曲Empire State of Mind,只一开口,便技惊四座。歌曲旋律明快,又不失情感起伏。行到高潮时,一句Now you're in New York…高音穿透屋顶,配合着厚重的低音效果,我内心仿佛被一股电流击中。虽然彼时我对纽约知之甚少,但或许从那个时候起,纽约已在我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

在旧金山去往纽约的飞机上,我两侧坐着两位纽约土著,刚在加州参加完划船比赛。左侧小哥曾在华尔街美银美林从事M&A工作,现在丹佛从事房地产开发,据其描述,出资人之一为信达资产;右侧小哥在一保险公司工作,其夫人也在华尔街投行,从事技术类工作。右侧小哥较为善谈,于是乎我们天南海北聊了一路,话题从中美城市介绍任意切换至中美政治、贸易战等,不一而足。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哥的家庭观念,为了给孩子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亲近自然,他们举家迁往了犹他州,经常带孩子参与户外活动,他还给我展示了很多出游照片。我对这种教育理念深以为然。临近降落时,小哥从一个土著视角,热心给了我纽约游玩建议,并加了instagram 好友,告诉我有需要可以找他帮忙。纽约未至,小哥的热情,已然让我感受到这座都市的气质。

飞机落地后,搭乘轻轨从机场赶到市区,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

纽约机场


机场轻轨

Uber到青旅后,天色已晚。这次入住的青旅在Hostelworld评价甚高,名为the Local NYC,与曼哈顿隔江相望。一楼是大片公共区域,包括阅读区、电影区、文印区等,还有一个对外经营的吧台,功能丰富,环境整洁,整体与评价无差。房间内部也如酒店般整洁,且带独卫,这算是我住过的最好的青旅了。当然,美国的青旅价格也很高,一个床位四五百元,是国内价格的四五倍,差别还是源于收入水平和购买力的不同。

躺下已是凌晨了,我忍着困意,写下了前两日在加州的游记。

时差的原因,早晨四点多就醒了。听了前台的建议,我决定上午在江这边老城区、曼哈顿对岸的公园漫步。

街道上随处可见工业风格建筑,墙壁上映衬着各种涂鸦,颇具印象中的欧美风格。

纽约老城街头涂鸦

纽约老城街头涂鸦

行至江边,一片最现代的曼哈顿城映入眼帘。与江这边相比,对面曼哈顿的建筑群,高得突兀。一片看起来不算很大的区域,密密麻麻地分布着一座座摩天大厦,蔚为壮观。江面上熙熙攘攘的船只,天空中时来时往的飞机,无不宣示着这座城池的繁华与喧闹。

曼哈顿江上船只
曼哈顿对岸飞机

此番景象,与上海陆家嘴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是各自国家的金融中心、时尚之都,除去文化的不同,我个人感受上海恰是对标纽约。我虽尚未游历其他国家的繁华都市,尚不敢断言,但或许城市的格局有着相似的形成脉络,经济发展伴随着高楼大厦林立、市民富足进而追求更高层次审美的进步。

曼哈顿

江边漫步四个小时,饥饿感来袭。路边恰好有一餐车,正合我意,径直过去点了一份鸡肉沙拉和热狗。之前在加州,听Airbnb的华人朋友介绍,纽约的餐车也算是一大特色了,价格相对亲民,味道也不错。后来在曼哈顿漫步时,发现此言不虚,基本每个街区路口,都会散布着各式各样的餐车。

纽约街头餐车

没想到,坐在江边公园的长椅上,我享用了在美国最美味的一顿西餐,没有之一,看来美食高手也在民间。江边的鸽子很多,它们习惯了与人类相处,时而有几只降落在我旁边,肆无忌惮地踱来踱去,不知是否在觊觎我手中的美食。此刻,在江边,有美味在口,亦有鸽兄伴我左右,小风吹过,甚是惬意,一股小确幸涌过心头。或许,正是这种路上平实的幸福感更能让我满足,生活中亦如是。

曼哈顿江边,鸽兄陪伴进餐

下午按计划,前往江对岸曼哈顿的Airbnb入住。房东是一名黑人模特,小哥彬彬有礼,打扮也很酷炫,给我带来一股纽约时尚气息,只是身上喷的香水让我有点不太适应。

休整后发现,上午的江边游走,已经把我晒伤,皮肤通红,伴有刺痛。我还是大意了,看到上午的阴雨天气,想当然地以为不用防晒,结果忘记了海边和阴天的紫外线尤其强烈,以后谨记。出门到全美连锁的Walgreen买了一瓶紧急修复喷剂,这是网上强推的一款修复神器,我只能自食其果,慢慢修复了。

暴走暴晒

下午至晚上,我又开启暴走模式,游历了中央公园、第五大道和时代广场,有些震撼,但也无太多意外,这就是当代文明繁华的代表作。是日,步行20余公里,创了我此行美国单日最高纪录,收获脚底水泡一枚,甚是爽快。

第五大道

Trump 大厦

大教堂

大教堂

时代广场

时代广场

睡前跟高中同学聊天,才知道有一老同学在曼哈顿工作,于是次日清晨,临时约见,急忙奔赴。

先经过了华尔街,观摩了一下我在本科时神往的金融高地,走马观花,惊鸿一瞥。没想到华尔街并不大,一条狭窄的街道,高耸的金融大厦林立两旁,给人一种肃穆感和压抑感。一条街道,见证了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历程,而且时至今日,仍然决定着全球金融的脉搏。

狭窄的华尔街

华尔街

纽交所

我们二人多年未见,见面却都道一句对方一直没变。或许外表无大变化,但过往的经历、时间的洗礼,应该给我们的思维和内在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吧。

中午,老同学带我去纽约唐人街吃了午餐,美国的中餐多数都西化了,无太多惊喜。唯一道青菜豆腐汤,惊艳至极,后来在华盛顿也点过两次,均无法与之媲美。

见老同学

饭后,告别老同学,坐上纽约的大巴车,赶往波士顿,去见另一位老朋友。

前往波士顿的大巴上

六个小时的车程,终于见到了Joshua,他还是一脸阳光和真诚,一如既往地给人温暖的感觉,只是朱颜改,他剪了个光头发型,令我猝不及防。

我与Joshua是在一次非主流实习中认识的,并由此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Joshua 身上有一股独特的气质,让人一眼看上去,就会下一个好人的结论。当然,不只是看上去,他实际上也是个很好的人。

与Joshua也是匆匆一面,第二天一早,我就要去机场赶往华盛顿了。就算只逗留一晚,Joshua也竭尽所能尽了地主之谊,开车带我夜游MIT、哈佛校园,而后还到当地唐人街看了一场颇具特色的演出,夜宵体验了美式麦当劳。

MIT教学楼大厅

哈佛书店

晚上住在Joshua 的三层豪宅里,据他说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是典型的西方房屋风格,带独立庭院,环境清幽。

第二天一早,Joshua开车送我去波士顿机场。与君此一别,来日必再见。

前往波士顿机场

接下来,终于要见到好友欧了,我此行来美,始于同他的一次君子之约。一年前他来美读书前,我们约饭聊天,说起一起参加他的毕业典礼,一起毕业旅行,本是桌上戏言,却没想后来我们都认真起来,并提前着手准备,最终成就了这次跨越太平洋、一万公里的君子之约。

我与欧是在给Ofira做助教时认识的,当时他是另一位教授的助教,我们二人有一见如故的感觉,我还时不时搭乘他的便车,来往几次,便熟识了,此后也一直保持联系,偶尔见面出游、交谈,发现我二人对诸多问题的看法一致,也有不少互补的地方,可以说是言谈甚欢了。我长他几岁,但欧饱读诗书、才华横溢、思想成熟,因此也未感觉到年龄的差别。

欧特意来接机,很是周到。一年不见,他瘦了太多,这归功于他的长期自律,很是难得。

欧同样极尽地主之谊,各种招待不在话下。他还结交了不少关系好的同学,公寓里相当热闹,颇有古代官人府中云集文人雅客之感。

华盛顿作为特区,市区不大,人口不多,号称美国最干净的城市。走在路上,确实很少见到垃圾,实际上,我在美国走过的地方,都挺干净,我后来分析,不是因为打扫得好,而是扔垃圾的人少。欧带我在白宫周边转了一遭,也参观了一下JHU的教学楼,依旧是开放式的校园,实际上,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封闭的校园,这是我见到的美国学校的特点。

远处的白宫

在华盛顿停留了两天后,我们赶往科罗拉多州,完成了5天的落基山脉自驾+徒步之旅,路上精彩纷呈,我计划写一篇专门的游记。

旅行归来,又在华盛顿待了三天,期间去JHU在Baltimore的主校区,参加了欧的毕业典礼。我也算见证了他的光荣时刻,祝前程似锦。

JHU毕业典礼邀请函

毕业典礼

我与欧

最后一晚,为赶早班飞机回国,在Baltimore 机场附近住宿,惊喜地发现机场附近有很多购物中心,看来是为我这样的游客准备的。于是抓住最后的时间,实现了最后一个目标。有些大品牌,尤其是美国品牌,的确比国内便宜不少,有些产品便宜一半还多,难怪代购的生意如此火爆。

此行美国,两周时间,从西海岸跨越到东海岸,游历了西部北美最高山脉,见到了多年未见的老朋友,实在是收获满满。喜欢这种充实、有意义的旅行,这正是在路上的魅力所在。

回国飞机上,作此篇。

你可能感兴趣的:(行走美国——New York→Boston→Washington DC→Balti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