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原则性

我有一个同事,我俩都是东北人,所以我俩有很多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对于教育方面,我是真不敢苟同她的做法,她教育孩子的原则就是没有原则,什么都行,孩子怎样都对。

例如,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今天家里来客人了就给孩子请一天假,明天谁过生日了,就提前半天接,今天晚上玩累了,明天就睡到自然醒,甚至孩子不想去幼儿园了,她想了想就在家玩一天吧,以至于她儿子都上都幼儿园大班了,每天送过去还都要哭上一场。上学以后肯定不能再像上幼儿园一样随便,但是孩子对学校已经没有什么敬畏之心了,总觉得那是个可去可不去的地方,可以因为各种原因不去上学,于是每天都在寻找不上学的理由,他发现生病了就可以不去学校就会装病,发现有疫情可以不去学校就盼着有疫情,心思完全不在学校,所以同事现在管理起来就特别的焦头烂额。

很多家长在孩子小时候教育他们没有原则性,觉得孩子太小,差不多就得了,主要还是让孩子高兴,但是孩子肯定是越小越好管理,越大就会越难管理,小的时候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就在家长的原则里,父母没有原则,想着等到孩子大了自然就知道了或者等孩子大了再培养规矩,就等于是想要长大后去纠正孩子小时候已经养成的行为习惯,那就非常难了。


“原则”这两字的范畴非常广,其实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原则,例如文章开头我的那位同事,她的原则就是只要孩子高兴,什么都行,有一次她说她只想孩子永远开心快乐,如果别人要是这么说,我一定是不置可否的,毕竟谁都想自己的孩子开心快乐,但是她这么说,我就马上就蹦出来打击她,没有人能够永远开心快乐,小时候对孩子不加约束他是快乐了,长大了不会约束自己肯定不会快乐。

但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原则并不是指这种无条件的原则,有句话叫做:“有规矩的自由叫做活泼;没有规矩的自由叫做放肆。”这句话不完全正确,但是却颇有道理。我觉得有原则的家长其实就是从小就给孩子订立规矩,有了规矩的孩子更加自律,也更容易坚持自己,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没那么累。

是不是给孩子定规矩就是限制孩子的自由成长?是不是就是没有那么爱孩子?当然都不是,孩子整天游手好闲、打架斗殴、偷鸡摸狗是自由吗?即使不惹是生非,而是整天无所事事、不思进取、懒惰无用,家长愿意接受这样的孩子吗?肯定也不愿意。还是那句话,凡事都要有度,自由有度,限制也有度,就看家长如何来教育了。


很多家长其实心里是有原则的,但是落实到行动上却不能坚持,有时候是因为孩子的软磨硬泡,有时候是因为自己的不忍心,打破原则只有一次和无数次,孩子非常聪明,一旦他们发现哭闹好使或者软磨硬泡好使,就会反复的使用。

例如一个家长对孩子有一个原则就是回家先写作业,写完作业才能做别的事情,如果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家长就能坚持住这个原则,那么孩子会认为世界就是这样的、事情也是这样的,回家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应该写作业,别的什么事情都不要做,形成习惯以后,想让孩子先做别的事实,他自己心理都会不踏实,非要先写好作业不可。

当然很多家长都是这么想的,但是在实际操作当中,孩子回来想先吃东西,那就先吃点东西吧,别饿着孩子;孩子想先下楼玩,那就先下楼玩吧,否则天黑了就玩不了了,而天黑还能写作业;孩子想先休息一会,那就先休息一会,在学校学了一天了已经很累了,休息一会再写作业吧。所有的理由都有道理、所有的借口都说得通,原则一旦坚持不住,好的习惯就形不成,大一点了孩子和家长都会吃到坚持不了的苦头。

像文章开头我的同事,小时候各种舍不得,总想让孩子使劲的玩,觉得长大以后就没办法这样痛快的玩了,现在每天抓着孩子写作业就是她最痛苦的事情,因为写作业被气得浑身冒烟,孩子已经散漫惯了,他觉得作业就是给家长写的,家长总是跟自己做对,不让自己玩。


有时候只有打破父母的原则才能够缓解家庭矛盾、平衡生活状态。例如,我同学的父亲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性,是不允许孩子对自己提出异议的,他的原则就是我说得都是正确的,都按照我说的去做就行了,美其名曰思想统一、没有矛盾。这种垄断似的原则会让整个家庭时刻笼罩在阴霾当中,孩子不能有自己的思想和表达,越压抑越容易集中爆发,孩子的叛逆心会越来越强,小时候我的同学就是一门心思要离开家到外地去,现在长大了,就是一直不愿意跟家里联系,过年都不回家。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包括孩子,家里有矛盾是正常现象,怎么可能达到所有人都思想统一呢,尤其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她们正值身体发育期,面对身体的一系列快速的变化,常会感到焦虑、急躁、不安、烦恼和孤独,同时反抗心理严重,没有矛盾都想要制造矛盾,这时候一个合格的父母应持理解、宽容的态度,要理解子女的心理变化,如果家长依旧坚持孩子必须听自己的,那就是激化矛盾了。


所以其实最最重要的就是家长的原则是什么,这个原则对孩子的成长是否有利,要用长远的眼光去衡量,而不是拍拍脑袋觉得这个原则正确就开始实施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家长的原则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