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小学的知识,帮你达成财务自由

看到这个题目,大家也许会觉得有些夸张。那么,我问大家,面积等于长X宽,体积等于长X宽X高。这个知识点我们小学就有学过对吧?而希腊船王尼亚科斯就是用这个知识赚了上千万美金!

因为他所在的那个时代,海运需求量很大,所以他决定造船做海运生意,并且是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船。为什么要建得那么大的呢?因为造船的成本主要是由表面积决定,而收入是根据运送量,也就是体积决定,因此利润由体积和表面积之间的差决定,船越大,利润率就越高。

果不其然,他第一次航行就回本,一跃成为了千万富翁。因此你看,即使是小学生都会的知识,运用得好的话,也能让你获得大量财富,实现财务自由。

那么,同样掌握那些知识的人,为什么有人能借此大获成功,名利双收,有人却依旧默默无闻,每天为生存奔波呢?

这就涉及到了知识敏锐度的不同,什么是学习敏锐度?就是你用之前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的知识,你能用它来解决的问题越多,领域越广,说明你的知识敏锐度越高。

翻译过来就是学习敏锐度等于举一反三的能力。

在我们读书的时候,应该所有人都听过数学老师对我们反复强调,“你们要学会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比如,学完一条数学公式,要懂得运用到做题上面,还可以根据它推出另外一些数学公式……”

以上就是我们学数学时的熟悉的场景,也是我们最常使用到学习敏锐度的地方。

事实上,这种能力比我们想象中要重要得多。它决定了知识能否成为智慧,能否成为力量,能否成为财富!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爱看小说,从小到大看过的小说加起来都有成百上千本,到头来却连看过什么都忘记了,更别说能像作家一样写出著作;有的人想提高口才,看了各种各样关于口才和演讲的书,却还是在实际生活中无法做到出口成章,条理清晰,令人信服。就是缺乏对举一反三这种能力的培养。

与此相反的,那些具有很高学习敏锐度的人,他们不仅能迅速在一个领域内做到顶尖,还能将这种巅峰状态转移到其它领域。

例如蒙娜丽莎的作画者达芬奇,众所周知他是伟大的画家,但其实他还擅长雕塑、音乐、发明、建筑、数学、生理、物理、天文、地质、解刨学等等多种门类,涉猎范围之广,少有人能及,而且早在莱特兄弟制造出飞机的几百年前,他就已经设计出飞机样式的图纸,只不过受限于当时所能使用的材料,以至于飞机没有面世。因此有很多人说,如果当时达芬奇有将研究成果全部发表出来的话,那整个世界的发展将会提前一百年!

《学习的艺术》一书的作者乔希·维茨金,9岁就成了全国象棋锦标赛冠军,13岁获得象棋大师头衔,后来又成了一名太极推手大师,拥有众多世界冠军头衔。

诸如这样跨界并取得非凡成就的人还有不少。

我们不禁好奇,能在一个领域内成为佼佼者已实属不易,为什么有些人却能在那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领域间屡屡取得成功呢?

乔希·维茨金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刚好可以用来解答这个问题——“我意识到自己最擅长的既不是象棋也不是太极。我最擅长的是学习的艺术。”他指的学习的艺术,就是学习敏锐度。

在当今时代,信息爆炸,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知识获取成本和难度越来越低,因此,重要的不是你知识面的多寡,而是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那么,怎么训练自己的知识敏锐度呢?有以下三个建议:

一、坚持输出

尝试各种方法输出,例如看完了一篇文章,读完一本书,如果觉得内容对自己有用的话,别急着看其他内容,因为那样只能形成瞬时或短时记忆,很快就会遗忘,更谈不上能举一反三。

想要有所受益的话,最好记在专门的读书笔记上,并思考一下能用在哪些地方,也就是锻炼自己举一反三的能力。并隔段时间就拿出来看一下,加深印象。

二、实践

也就是刻意练习,把你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真正改变你的人生。书本上的知识只是理论而已,没有实践就没什么作用。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假如你从书中得知,要改善人缘关系,就要多微笑这一个知识点。那就要开始尝试对着镜子练习微笑,跟人打招呼时微笑,而不是继续保持着面瘫脸或愁眉苦脸……

三、问题导向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其实都是围绕着解决问题而展开工作。厨师解决顾客关于吃的问题;医生解决病人的身体问题;销售员解决顾客的需求问题。也就是说,当你能够解决某个领域内绝大部分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时,那你就赢了绝大部分人了。

带着问题去学习,去寻找答案。这样有目地的学习,能帮助你更好的吸收知识,更直接地学以致用。

这三条建议,虽然简单,每个人都能做到,但能不能坚持,却是每个人的选择。

你应该经常提醒自己,你所掌握的知识已足以应付生活中大多数问题,你缺乏的是知识敏锐度,也就是举一反三的能力。没有这种能力,即使你背下百科全书也无济于事。

记住,我们的大脑是用来思考的,而不是单纯用来装知识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利用小学的知识,帮你达成财务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