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1

下班回家吃完饭,去楼下陪娃玩耍,臭皮匠已经在楼下广场跟他的表弟(他三姨的儿子“小不点”)一起玩溜冰,我下班回家刚到楼下就遇到小皮猴和他奶奶,咦,我问奶奶:“小皮猴怎么不跟哥哥在广场玩滑板(他的滑板车)”?奶奶回:“他的小伙伴没来广场玩,他觉得不好玩就囊着要回家,这不就回来了”。也罢,等下我吃完饭再带他下楼玩去,一说玩小皮猴都是高兴的答应着,飞一般的速度穿好鞋,带上他的大脑袋手表,站在门口等我。(哥哥的手表,因为哥哥买了个新手表,所以就不用了,弟弟喜欢模仿,所以旧手表就是他的了,结果天天一出门都得带上那个大脑袋手表,显得跟他的小手很不搭,小皮猴爱打扮我们家都是认同的,虽然两兄弟是同一妈生的,但是两个人的性情都是不一样的,哥哥喜欢做什么事都慢慢来,弟弟做事都喜欢速战速决,就是急性子和慢性子,不过我更喜欢弟弟,因为他时常表现的像个小大人的模样,让人捧腹大笑)。。。。

讲着讲着,感觉要跑偏了,

想起明天是星期日,臭皮匠明日一早就得去少年宫上美术课、武术课,所以得早点让他们早点回去休息。

让哥哥洗漱完已经是晚上9点了,想想给他讲讲故事吧!每个月都会从图书馆借基本童书回来给小孩阅读。提高提高哥哥的理解能力,因为拼音,认字那些简直惨不忍睹,每次语文考试不上不下。一听说要讲故事,哥哥的搞头立马安稳了,不然还在床上转圈,转头就换好睡衣,躺好,我坐着拿起一本曹文轩的《甜橙树》,打开书的第一页,是一幅小时候的插画,画面不禁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哈哈哈,直接跟哥哥讲我的童年了,讲我童年跟小伙伴玩的游戏,童年玩的最多的游戏就属捉迷藏,三五成群的小伙伴,年纪小的六七岁,年纪大的十二三岁,都扎堆玩,捉迷藏就是要人越多越好玩。我是90年代初出生的,那时家家户户都有三四个小孩以上。我家就有点吓人,7个小孩。我老六,还有个弟弟,我们两个相差三岁,弟弟天天都是跟我屁股后面。姐姐们已经读初中了,我还在读小学一二年级吧,在我的印象里,很少有跟大姐们一起玩的回忆。90年代家家都是泥巴瓦房,有那么几户砖房大户人家,我家后面就有一户。以前的老房都是四合院祖屋型的多户人家,分正屋,西屋、额,忘了怎么说来着?面积有1-2亩吧,大概算九房一厅,算下来一户也就一两间房。低的一排是厨房和偏房,厨房在中间,正对着大厅,在厨房和大厅中间是一个露天的中庭,大厅和正房一排挑高比西屋的高个2米多高可以做小阁楼,地基高出0.6米多吧,错落有致,中庭两边是大门和后门,后门出去的左右两边是猪圈,猪圈的右隔壁是茅厕,左隔壁是专门放稻草的,再隔壁是一间1平方米的小屋,专门用来储藏地瓜(也叫红薯),芋头,马铃薯,淮山之类。到丰收地瓜的季节可以堆满小屋,我的记忆里,一共来来回回合住过三四户吧,现在我也不知道老房子都有谁都份,有爷爷辈的兄弟,堂兄弟,后面都分给子女了。我家人口多,自己家的就两间房带一个厨房,爸妈带弟弟住一个房间,我和姐姐们住偏房的一间,偏房面积很小,也就够放一张木床和一个大箱子,以前的木床跟古代的那种床一样,但是没有电视上那么精美有雕花纹什么的,就是简单的木头拼凑而成,然后披上一块碎花布做床帘,蚊子特别多,睡觉之前都得拿一把用樟树叶做的大鸡毛毯子手举着左右来回甩,把蚊子赶出去,床的左上角有个小架子,可以放杂物,我经常睡靠床的最里边,每次躺着正对着那个架子,生怕断了或者一端掉下来,架子上的大箱子掉下来把我砸扁了。小时候经常用背小孩的长长宽宽的背带系在床的两头荡秋千,有时姐姐们放假回来三四个人挤一张床,横七竖八的睡,你压我身上,我压你腿。小时候去跟邻居或同学家睡是家常便饭的事。还有一个小窗户对开的那种,旁边是门。门这面的房梁没有直接连到屋顶,空了0.5米左右的距离,以前的老房子奇奇怪怪,爸妈住的那间是有带阁楼的,但是阁楼又没隔起来,就是一堆木头架在上面,所以也就当一个楼板吧,小时候的条件艰难穷苦,但是大部分的记忆里是快乐的,至少我们同甘共苦过,也让我们的内心变的更坚强。

你可能感兴趣的:(童年记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