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想法

加快农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是政府在农业、农村工作方面的首要问题和核心任务,也是平衡城市与农村之间差距的重要解决方法。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等一系列原因,我国工业的发展搭上快车,走向强国行列,而农业的发展却因为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而大受影响,可以说增收缓慢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虽然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保障和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健康发展,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农民收入仍然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没有缩小却进一步加大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气象面临严峻的考验,这成为我们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农村出身的大学生,我不禁要问:我们应该如何去促进增收并使之持续呢?结合自己在家乡中的见闻和亲身感受以及网上得来的一些其他地方农村的发展过程信息,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就要充分了解究竟是什么因素、什么问题导致了农民增收困难,知道问题后,我们才能够提出合理的措施、科学的方法去解决,去帮助农民增收。

通过自己在家乡的见闻、并和父亲与其他相熟亲戚了解、交谈,以及整合网上搜集的相关农民问题的信息后,我得出限制农民增收的问题都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内部和外部。内部因素主要是如下几点:一是农民素质偏低,跟不上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趋势。素质低的表现在于文化素质低,说实话绝大部分的农民文化程度都不高,普遍只读过小学、初中,在我家乡,像我爸妈这种当过初中老师的文化程度在村里都是顶尖的了。这就导致了大部分的农民思想僵化、思路狭窄,心理承受能力也比较差,有过分依赖政府的心理,守着老一辈的一些过时的习惯,不太愿意去做出改变,也是瞻前顾后,怕担风险。这样也就更谈不上能够把握当下的市场,去对自己的农业做出正确的改变了。二是生产力低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矛盾凸显。在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大部分农村地区根据集体土地的质量和数量,将土地按人口或按劳动力平均分配,这种生产组织形式使农地经营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不利于农业生产的社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必然形成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这也阻碍了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目前,大部分农村农产品供给结构层次低,农业发展受需求约束的特征明显,而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却仍沿袭传统的模式,调整滞后,相当部分的农产品不能适销对路,农民增产不增收。而且单个农户进入市场面临多重困难:①主体分散,无力抵御市场竞争、需求变化带来的巨大风险;②组织化程度低、素质低以及封闭式经营,使农户直接进入市场的交易费用昂贵;③缺乏获得市场信息的有效渠道,缺乏对信息进行分析、过滤、判断、选择的能力,面临的市场风险高。同时,家庭生产的盲目性和农产品市场竞争的无序性,也造成农业资源的巨大浪费。其实这也是文化素质低带来的影响。三是随着近年来科技的发展农村出现大量的农业机器像收割机、打田机、插秧机等大量地节省了人力甚至代替了人力,节省了许多的时间,这也就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空余时间也大大增加,但是就业却很困难,空余时间也没能很好得利用起来创造财富,各地基本上属于本地的企业很少,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了,可是现在企业招人,年龄太大的基本不要,当保安也不行,又没技术,竞争也大。农忙时,年纪稍大的干干农活,农闲时,也只能打打零工,每天只能挣很少,收入太低,又不是天天有活干,没有固定的收入。内部因素就说到这里,外部原因有很多,在这里我就列出我认为主要的几点,一是农产品价格指数持续下跌,而农业生产成本连年上升。收入没有增加,而成本却上升,当然是挣不了钱,近年来有关农业的化肥、农药价格上涨,良种培育、机器购买或租用等成本都大大提高,还有一个问题是近年来作为家长的农民负担加重,支出增多①孩子上学,家庭教育投入逐年增加,自己再受累,也挺着,让孩子极可能的到县城上好学校。②疾病的困扰,有句俗话叫一病三年穷,虽然现在国家城乡医保的补贴力度逐年增加,但对农村家庭来说,还存在着看不起病的情况,平时小病不看,怕看,等小病积攒成大病,就更加花费巨大。二是国内市场空间有限。目前我国城乡人口占比是3:7,而农产品是7个人生产,3个人消费,卖方市场自然转变为买方市场。“卖难”的现象尤为突出,依靠农产品增加农民收人潜力极其有限。而我国长期以来在农产品生产上注重的是数量上的扩张,而忽视质量上的提档,从而造成农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出口数额有限。从主观上来讲,农民在农业领域的生产和经营上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小农”思想,严重缺乏市场意识,也是上面提到过的。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是当前有些地方存在开发区热、房地产热等各种“圈地运动”,耕地面积大量减少,有些农民没地耕,但有些地方又是年轻的劳动力都外出打工,而留在家乡的孩子和老人却是耕种能力有限,有很多荒地,还有弃耕的.....

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就分析到这里来,接下来是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一些个人建议和举措。总的来说还是很简单,就是增加收入和减少支出,可以有三个大方向,我们都知道对于农民来说农产品还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所以第一还是要在农产品上下功夫,一方面我们要加大宣传的力度和教育,把农民落后的思想观念转变过来,教会他们要关注市场动态变化,还要拓展他们接收市场信息的渠道以及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培养农民市场意识,对市场信息的分析、判断、选择的能力,不盲目生产,不恶性竞争,要数量更要质量,着力于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当然这不容易,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够见识到成效的,我们还可以鼓励大学生村官的做法,让一个有能力的,有知识的村官来领导村民,现在很多地方的精准扶贫政策就很好,一人单独帮扶一户人家,另一方面我们要针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做出一些改变,进行土地的流转,解决个体生产力不足,应对市场风险、竞争力不够等问题,有一个很好的做法是一个企业成立农业大棚区,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入股,企业利用土地实现集体规划种植,科学培养,年底分红,企业还可以聘请当地的农民工作,而不担心劳动力问题,而农民可以解放出来创造其他的财富等等,这种做法在很多地方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然,集体种植要符合地方特色,充分发挥地方的优势和文化。第二个是要降低农民的负担,教育啊,医疗啊这些就不说了,主要还是农业上的吧,进行农业生产的成本下来了就是好事,这方面可以在农药、化肥、灌溉、育种上下功夫,还有就是要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扩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就业容量,利用当前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通过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方式,组织农民特别是大量的返乡农民工大规模开展兴修水利、整治土地、植树造林、修桥筑路、治理人居环境,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中拓展就业空间,也是方便农民作业。最后一个就是要扩宽农民的收入空间,随着农村的发展,剩余劳动力肯定会越来越多,所以政府要积极开辟外出就业增收空间。针对农民工外出就业出现困难的情况,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实帮助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关键还是要落实好。一方面支持和引导企业尽量多留用农民工,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要尽量多使用农民工;同时,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搞好就业指导和服务。促进农民增收,根本来说是要加快发展小城镇,壮大县域的经济要富裕农民,就要减少农民。小城镇是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蓄水池,县域经济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平台。除此之外要多鼓励农民开发副业像挖鱼塘养鱼(可以在水稻田里养鱼,形成生态链)、养鸡、鸭、鹅卖鸡蛋(鸡屎可以喂鱼),种植果园,开展农家乐,旅游农业等,像我家乡那就有很多果园,草莓园等,还有农家乐、窑鸡等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如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