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学《论语》第152天——孔子四忧

述而篇

7.3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翻译】

孔子说:“德行不好好修养,学问不好好研习,该做的事情做的还不够,有缺点而不能好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

【解读】

这章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孔子面对自己,能不能从德行、学习、行义、改过方面做得更好表示了担忧。

还有一种解释是,孔子面对当时的社会,提出了自己的四大忧虑:即“道德不修、学问不讲、知善不从、有过不改”。

从自己的角度而言,说明孔子对自己的要求之高,虽然他一直在追求仁者的路上不断学习修养,但还是怕自己做的不够好。

但无论是那种解释,孔子对我们的个人修养可以说提出了4条建议:一是加强道德培养,二是勤奋为学,三是择善固执,多行义举,四是有了错误及时改正。

这四点建议能够促使我们不断进步,实现自我完善。

首先是修德。所谓修德,就是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完善自己的人格,若是不注重修德,可能就会言行失当,害人害己,严重时还会对整个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其次是勤奋为学。孔子提到的“学之不讲”,就是说,学习只是为学一个方面而已,将自己所学应用到实际中才是为学的最终目的。

再次是多行义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接触许多理论,其中很多是合乎仁善指导的真理。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明明知道,可是在做事的时候,却不能依此而行。这种行为,正是孔子所说的“闻义不能徙”。

最后是改过自新。老子说,圣人是把缺点当成缺点,所以会及时改正,但我们普通人通常不会把缺点当成缺点,所以根本没有改正的动机。就像有的人,明明知道乱发脾气是不对的,但总会以性格为借口,不去改正。所以,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对于普通人来讲其实远没有那么容易。

与您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天天学《论语》第152天——孔子四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