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试着对“现代”一词进行探寻

“现代”一词在当今社会,通常存在于人文类书籍对某个名人所处时代的划分,或仅仅作为一个汽车品牌名称出现。西方现代思想,似乎因为西方世界持续至今未见转折点趋势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开始被人们刻意放诸脑后--但是,只要我们还置身于现代社会,需要处理现代人必须面对的全部社会关系(包括响应号召协助疫情防控),需要现代生产力提供生活必需品(除非比李子柒、鲁滨逊、贝爷之类的人有更强悍的动手能力),置身于现代生产关系为基础建立的国家之中,我们就必须对现代文明和它的发源地进行更多了解,进一步探寻“现代”在我们未来人生中将要意味着什么。


中国作为一个长久以来容易被“经验”束缚住的国家,被“现代”浪潮冲击的方面,反映在多个方面上。但是,现代思想究竟能给人带来怎样的启示?不了解现代思想又会给现代人的成长带来哪些“实际上的缺憾”?现代思想带来的反思能让我们面对怎样真实的自我······诸如此类问题,本书作者都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并利用现代公司结构、被部分剑走偏锋的精神分析流派洗脑式语言曲解的“口号”、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和经典人物之类的材料,详细拆解那些我们一知半解却又时常莫名为之陷入纠结的问题。



作为思想观念一向灵活敏锐的民族,我们在历史上从不缺乏哲人智者,但是,也的确容易在封建社会稳定的金字塔型社会结构下,过于注重传承经验,少了些许突破的勇气,总想要更多可以让人承受更多变动和变故的保障。可是,现代注定是一条远比我们的行走速度更快产生岔道的路,人们想看当下和未来的交汇点可能出现在哪里,也许只能从“现代”的发展规律中略窥一二。以中国人从近代走向现代的思想变化为例,如清末民初的财主的儿子见过世面后可以反驳父亲椅子可以是紫檀木做的,佃户从没出过远门的儿子可能一辈子只认定椅子是松木的;而换一个视角后,财主的儿子也要看过近代史后才意识到王朝历史不是只有“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种“循环模式”,世界那一边的英国不但有可能约束得住国王的文件,还约定国王过后不能打击报复;现代思想的冲击开始让人想探寻人生的意义,奔赴外国留学后,只要至少习惯了“不必见到身份高的人就要下跪”的自由,无论是谁,一旦开始思索我们的国家和社会究竟以后如何能变得更好时,估计就再也不想回到封建社会了(什么样的“跪的容易”也不如不跪下容易);当人的自尊觉醒,认识到信仰的力量,我们如何能既反抗社会“工具理性”的要求,又能尽力承受得住自我选择后果的不利影响······


对一种西方哲学思想的梳理,可以是皓首穷经,也可以是倾听一种思想联通现实智慧的声音;对一个词语的探寻,可以是“格物致知”,也可以是不必自行对着“现代”两个字看到头痛,而是可以用一本好书“引路”--《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就是这样一本“妙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试着对“现代”一词进行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