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数据传输,原来可以这么玩

疫情再次来势汹汹,当线下经济活动进入hard模式,人们的工作、生活、就医等场景开启线上模式,各个产业的生产协作环节也逐渐往线上转移。在抗疫这场持久战中,网络服务的升级无处不在。

比如健康码的使用,核酸检测数据的传输,不同类型方舱医院和集中隔离点的通信保障需求等,离不开从光纤、专线,到WiFi、系统上云等网络通信服务。比如已成常态的居家办公场景,少不了智能化网络产品的助力,让人们在家也能拥有安全、可靠、便捷的网络服务。

在众多的场景中,有那么一个应用场景也受困于疫情,但却常常被忽略,因为其常规的传输方式着实有些“特殊”,它便是企业的大容量数据传输。什么样的数据量级称得上大容量数据?为何原来要通过线下物理介质传输?疫情期间,混合多云网络专线为何会是企业大容量数据传输的最优解呢?下面我们来解答一下以上问题。

大容量数据传输,卡车竟比光纤快

自疫情始发至今,数字信息呈现指数级上升,各个场景产生海量数据需要传输、分析,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各行业对数据的网络传输要求也在日益提高,倒逼服务商的产品向低延迟、快速、高可用、安全性、可弹性等方向进化。

那么,大到EB级的数据量,将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传输呢?答案可能让你大跌眼镜。

早在2017年,人们认为宽带已经足够快的时候,亚马逊在拉斯维加斯re:invent年度技术大会上,将一辆45英尺长的卡车开到了舞台上,展示了专门为EB级数据传输而定制的AWS SnowMobile数据传输车。

大容量数据传输,原来可以这么玩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满头问号,信息的传输是从物质载体进化到线上传输模式,为何又要通过线下物理方式来“搬运”数据呢?

原因只有一个,数据量实在是太大了,这也是所谓的大容量数据。人们很难对于EB级的数据量有一个具体的概念,那么通过一个换算公式帮助理解:

1EB=1024PB=1048576TB=1073741824GB≈2.5亿DVD≈1万亿册400页厚的书……

据统计,每位互联网用户日平均流量约1.5GB,一家智能制造工厂每天将产生1PB的数据量,而一家云视频供应商每日数量可达750PB......在EB级数据面前,即使是4G甚至5G的网络,传输起来也只能用“龟速”来形容。

大容量数据传输,原来可以这么玩_第2张图片

详细计算一下,如果在100M带宽的网速下,百兆光纤家庭用户由于受到上行速率限制,100兆光纤下行速率100Mbps,上行速率4Mbps。即点对点理论传输数值为0.5m/s,如果加上线路上的一些损耗,平均0.4m/s的传输速度。以一块1TB的普通硬盘为例,一块硬盘相当于1024M×1024G=1048576M数据。如果一块硬盘通过网络传输那么就需要2621440秒,换算成分钟则为43690分钟≈728小时≈30.3天的时间,这还不排除意外情况的发生。

相比之下,卡车跑得速度确实更快,短途1天,更远的地方3天左右。所以,在EB级的数据量传输问题上,卡车真的比光纤还快。

大容量数据传输,原来可以这么玩_第3张图片

不过,在疫情期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几乎大部分线下物理介质的传输都被疫情所影响。以车联网场景为例,过去用于采集道路信息、街景数据等的车辆,通过车身配备的多个360°摄像头,每天采集大量数据将存储在车上配备的硬盘架上,总数据量可达到EB级别。这些硬盘将被取出集中通过线下物流,运输到相应的数据处理站点。

在上海、江浙沪等封控区,在疫情封控期,线下物流被暂停,也就意味着数据无法被运输,无疑这将影响企业的正常业务进展。

此时很多企业会陷入两难之中:疫情期的大容量数据,通过线下无法传输;传统线上传输不仅速度太慢,而且部署成本高,疫情过后线上传输又可能被弃用,这个问题真的无解吗?

混合多云网络专线显身手

以上文的计算为例,显然传统的线上数据传输速度,无法跑赢数据的增长速度,疫情期破局的关键在于混合多云网络专线的使用。

如今很多企业的系统都已上云,数据部署在云计算中心,完全可以通过云上存储在用户企业本地数据中心、办公网络与云服务商虚拟私有云之间建立专属连接通道,简称云专线。这种云专线不通过公网,链路独占,具有安全、高速、低延迟、稳定可靠等优点。同时在5G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备的基础上,还可建立“5G云专线”服务,其采用5G接入网、承载网、核心网相关的技术。

这种云专线服务与普通网络相比,不仅高速稳定,同时在面对企业、政府以及其他有较高数据接入/互联要求的客户,一般具有固网IP地址,不需要进行接入认证,作为专线客户,将会接受到网络服务商更为主动、周全、及时、专业的客户服务。

以犀思云的混合多云网络专线服务为例,在疫情期面向有大容量数据传输需求的企业,可帮其实现高质量、高稳定性、安全可靠的数据传输,并能保证网络质量稳定,将分布在不同地域的云资源池高速互联,企业可通过在不同的资源池部署应用,来完成备份、数据迁移等任务。

大容量数据传输,原来可以这么玩_第4张图片

大容量数据传输,原来可以这么玩_第5张图片

其产品经过长时间的研发优化以及众多客户的服务经验,具备以下独特优势:

直连丰富的公有云资源

犀思云网内连接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AWS、Azure等国内外主流云服务商,客户就近接入犀思云POP节点即可实现与公有云的专网直连;

大容量数据传输,原来可以这么玩_第6张图片

低延迟、低丢包率

采用专用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网络质量高、延迟低,免去网络拥堵等造成的网络时延不稳定问题,提升客户的访问速度和网络体验;

大容量数据传输,原来可以这么玩_第7张图片

平台化交付与管控

云专线支持线上申请、定义、购买和管理自己的网络,提供告警配置、实时监控、流量图等功能,提高开通效率,减少运维工作的复杂性;

大容量数据传输,原来可以这么玩_第8张图片

开放标准API

犀思云云专线产品对外开放标准API/SDK,简化资源配置及管理过程,助力上下游服务商与客户的连接更便捷。

大容量数据传输,原来可以这么玩_第9张图片

可提供弹性服务

对于有些企业来说,大容量数据的线上传输需求可能只限定在疫情期,为了帮助客户节省成本,犀思云通过NaaS(软件即服务)的方式,简化了创建和配置混合云和多云网络的过程,提供灵活的弹性服务,让企业按需入网。

大容量数据传输,原来可以这么玩_第10张图片

不仅仅是物联网场景的限定需求,相关数据显示,到2022年,全球摄像头总量将达到44万亿部。在五年之内,一部智能手机可以运行13个摄像头,能够拍摄360度3D视频,创建复杂的增强现实图像……伴随着元宇宙、区块链、IOT等领域的持续爆发,大容量数据传输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多,未来混合多云网络专线将在更多领域大显身手。

你可能感兴趣的:(云网融合,智能访问,云网边端,网络,混合多云,多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