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的故事:没穿鞋的法国人

几场春雨之后,阳光和气温也更舒适宜人了。到金合欢愈开愈热烈,山谷里满是粉色杏仁花时,跨欧小道上也多了不少徒步和骑行的游人。

我们的野兽派小农场和那条小道交壤,以一棵形状怪异的老橡树做分界。从清早到黄昏,总会有些好奇的游客,在那棵橡树下停停看看。

“尼克,又有人去看那棵树了。”

周末的早午餐后,我难得清闲地倚在窗前消食。远处一位骑行者把单车倒放一边,对着老树的裸红树干拍了几张照片。完毕,他又弯腰捡了点什么东西。

“可能他们住的地方不常有吧。” 尼克只朝远处扫了一眼,就急急地绕过了我,“亲爱的对不起,我得去拿个工具,今天得把淋浴间的蓬头修好。”

“哦!请别弄得太乱! ”

空闲的时候,尼克喜欢呆在家里修修整整。不过他那些工具总让我头疼:打眼机,电动锄,剪草机,各类工具箱,切木电锯,切铁电锯,电动磨砂板,气泵机,多功能电钻......等等等等。这些东西塞满了整个工具房,里头唯一属于我的“洗衣机”被挤得苦不堪言。

“哦,妈妈!你拦住我了。”

四岁的大麦泥鳅一般从我边上滑过,紧跟着爸爸去了屋后的工具房。大麦曾不止一次地说,自己已经是大人了。这话我无法反驳:在爸爸修修整整时,他总能准确地递出父亲所需的工具。处于安全角度,父子间早做好了协议:爸爸不开口,大麦什么东西都不可以摸。所以,他自然从我这里得到了默许。

小麦从房间闻声而来,一扭一扭跟在了哥哥身后。她也总是在好奇,家里的男人们到底在干些什么。不过那些工具,对她这个年纪还是有些危险。

“尼克,小麦可以来吗?”

“当然可以。”

有了你尼克的同意,我便放心转身回了厨房,把餐后的脏碗碟一样一样地放进了洗碗机。期间,爸爸、大麦和小麦三人一行再次返回到了前线卫生间。

忙完日常琐碎,我也终于回桌前休息片刻。趁他们修水笼头的空隙,我得先确认航空公司的登机事项。马上是复活节假期,我们一家要回一趟德国。我带小麦乘飞机,爸爸和大麦开车走公路。不在家的这三周,朋友安妮和安德鲁会来海岸,刚好把这里当度假屋。而我们在德国,也会住在他们在法兰克福的公寓里。这样的换宅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因此我早擦好了门窗,清理了家里各个角落,准备好了更换的床具和毛巾。要带的行李也已经稳妥。

才打开网页,就听到一阵闷闷的响声,有些像使用某个社交软件时的“咚咚”声。不对,我已经多年不用那个软件,电脑不大可能有这样的提示音才对。

应该是从房间什么角落发出的。抬头一望,只见厨房小窗外,一位陌生人正“咚咚”地敲着窗户。我眼睛一半在读登机信息,一半却又盯着窗户,就这么傻呆在原处,像是断了片儿。那人又“咚咚咚”地敲了几下。我这才反应过来,兴许是路过的游客来要口水喝。于是赶紧跑过去开了门。

“日安! 请问有什么事情。” 我打开了房门,对方是一位推着自行车,满身是灰的小伙子。

“日安。真是对不起,我的自行车轮胎坏了。”他指了指漏气的瘪车胎,葡语明显带着点法国口音。

“哦,请稍等一下。”

我跑到卫生间。尼克正站在淋浴间里忙活,孩子们趴在淋浴间外地上观摩。听完我讲的话,爸爸马上出来见了客人。

“我去了那边的农夫家,他们没有给轮胎充气的工具。我就又推着走了一公里,总算又看到一户人家,就想来碰碰运气。”

那位小伙子站在门口,把情况和尼克说了一遍。尼克上前,仔细地看了看那个车轮胎。

“我倒是有电动气泵,只是您这自行车型号不多见,我不确定有没有匹配的充气口。这样,您先把内胎取下来,我去找找工具。” 尼克说着就去了工具房。

小伙朝孩子们招呼以后,把自行车挪到空点儿的地方翻过来摆好,接着把内胎抽了出来。我对他说,如果他觉得合适,完全可以把车胎放到边上的木桌上。孩子们搂着我的腿,伸出头好奇地看那一圈无精打采的车胎。

“让我们试试这几个。” 尼克风一样地端来了工具盒,他把工具箱摊在地上打开,里头全是我认不出的大小零件。他拿出几根金属配件比划一阵,对小伙子说,“这真是太好了,让我们来充上气看看! ”

小伙拿着轮胎跟着尼克返回了工具房。只听气泵“哇哇”长响了几声,“嚓”地一声停了下来。轮胎应该是充满了。

“亲爱的,能不能给我盆水?” 尼克提着充好的轮胎走来,像拎了条灰黑色的蛇。我想到一些修理厂也总会在外头备上一缸水,大概也用于检查内胎的漏气之处。

儿子扯扯我的裤腿,他边上刚好有个晒衣盆。我便从花园的笼头处往盆里接上了满满一盆水。尼克把内胎泡在水里检查,小伙则端着外胎细细找着戳破的口子。不一会儿,他们就各自找到了。

“一共是四处口子。” 尼克转过头对小伙子说,“我想我能补好。” 说着,他又进了工具房,儿子马上跟了过去。

“想不到您先生工具这么齐全,真是麻烦你们了。 ” 小伙再次感谢道。

“不客气,能帮上您他也很开心。”

我没有告诉他的是,在这个常住居民约十人的小山谷,能有一位意外的访客,本就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

很快地,父子俩各自提着一个红色工具箱来了。尼克和小伙一起补着车胎,儿子在一旁递着必要的零件。这时,厨房洗碗机提示清洗完毕,我得去把它腾空了。

隔着厨房的小窗,我听见了尼克和小伙的交谈。他是法国人,在海岸旅居多年。他正要沿跨欧小道骑到海边小镇,去看女友在那的帆船比赛。本来,穿过山谷是最捷径的路线,但没想到半路车胎被扎穿了。如果没有遇到我们,他也只能扛着单车步行三公里去搭便车了。

“再次感谢!也很荣幸参观您的工具房!”

看来是轮胎已经装好了。我赶紧擦了把湿漉漉的双手,作为女主人得出去说声再见。

“不客气。希望您能赶上女朋友的比赛!”

尼克抱着小麦,大麦站在一旁挥手说再见。

“也谢谢你的帮助!” 法国小伙弯下腰,从裤袋里掏出两粒橡子给儿子,接着又掏了两粒给女儿,“本来是给我女朋友的礼物。因为你们帮助了我,我把它们送给你们。”

“喔!谢谢!” 大麦拿生涩的葡语回复,小脸却兴奋得不得了。小麦好奇地看了看,接着把它们送到了嘴边。

“亲爱的,这个礼物可不能吃。”

尼克温柔地制止了她。

“再见!”和我们分别握手后,小伙子重新骑上自行车,飞快地穿过野兽派小农场,再次回到了那条跨欧小道上。不过,这次他没有再在橡树下停留。

“妈妈,那个法国人可没穿鞋呀。” 大麦摸着手上的两粒橡子,盯着远处若有所思地说。


注释:

1.文中的橡树为软木橡树(Quercus suber) ,是葡萄牙的国树。

2.文中的跨欧小道即E9号徒步线(E9 European long distance path),由圣文森特海角开始,沿大西洋向北经葡、西、法、德等多国海岸线蜿蜒至爱沙尼亚,全程五千公里。大多徒步者择段进行,有些人甚至耗费十年去完成。我们住的小山谷属起点段,恰巧见证了一小小部分E9线上的故事。

3.“野兽派农场”并寻常意义上的农场,而是由十五亩软木橡树、十亩草甸外加后期扩建的果园、菜地混为一体的生态体系,严格来讲,它是一座小型“食物森林”,并为多种野生动物、植物和人类提供了食物。食物森林来自生物学家比尔·莫里森的朴门永续理念。

4.安妮曾在上一部《雪顶芝士蛋糕》里出现过。关于野兽派农场和山谷里的其他故事,请期待我即将出版的《葡萄牙海岸故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候鸟的故事:没穿鞋的法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