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1、古典通货膨胀理论

1)通货膨胀是关于货币价值的,假设P是用CPI或者GDP平减指数衡量的物价水平,那么1/P就是1美元的购买力。因此物价总水平上升,货币价值下降。

2)货币的供给与需求决定了货币的价值。

如果不考虑银行体系引起的复杂性,货币供给即美联储控制的变量。(上一章内容)

尽管很多因素影响货币需求,平均物价水平是最大影响。

长期中,总会达到均衡点。如下图所示:

供求关系

货币注入的影响:货币供给增加,垂直线向右移动,均衡物价水平下降。

该过程的简述:当货币供给提升,人们试图花掉或者存入银行,这增加了人们对物品与服务的需求,然而经济中生产力没有改变,因此引起价格上升,最后实现新均衡。

3)古典二分法和货币中性(古典意为早起经济思想家,二分法指分为两类)

他们提出,所有经济变量应分为两类:名义变量(按货币单位衡量)和真实变量(按实物单位衡量)。例如之前讨论过的真实工资、真实GDP、真实利率都是真实变量。

根据分析,货币供给变动影响名义变量而不影响真实变量,这称为货币中性

货币中性在长期中问题不大,短期中,货币变动必然会产生一些混乱和错误(影响)。

4)货币流通速度

M * V = P * Y 

M:货币数量

V: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易手的速度,单位:次)

P:物价水平(GDP平减指数)

Y:产量(真实GDP)

根据历史资料,货币流通速度较为稳定。因此V看作常量,Y一定时,P与M成正比。

5)通货膨胀税:通货膨胀就像是一种向每个持有货币的人征收的税。

6)费雪效应: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进行的一对一的调整(名义利率=真实利率+通货膨胀率),在长期中正确,短期中不可预期。

2、通货膨胀的成本

1)购买力下降是一个谬误,因为收入=支出,收入的膨胀与物价的膨胀同步。

2)皮鞋成本:由于通货膨胀,每个月去银行取一次钱变成了每周一次,磨损了皮鞋。(当通货膨胀鼓励人们减少货币持有量时所浪费的资源)

3)菜单成本:修改菜单价格的成本。(eg:印刷、广告、处理顾客的恼怒等等)

4)相对价格变动与资源配置不当:市场依靠价格变动来到达均衡点,但价格变动不那么容易,因此扭曲了人们的决策。

5)通货膨胀引起的税收扭曲。eg:真实利率4%,名义:4%(稳定),12%(有8%通胀),税收25%,那么稳定时,税后真实利率3%,而通胀时税后真实利率1%。

6)混乱与不方便。

7)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特殊成本:任意的财富再分配。如长期贷款,如果通货膨胀,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使债务人更富有。通货紧缩反之。

8)通货紧缩未必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30章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