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内容非原创,【摘录】于阅读的文章与书籍,每段均标记文章来源。
本月内容:
一、罗翔:读书,应该读什么书呢
二、纸币的产生过程
三、为什么要研究政治哲学
四、用三个数字认识京东
五、「All in」,应该是把握充分的结果,而不是懒于思考的选择
六、你的不开心,是因为没有选择权
七、难而正确的事,是因为难所以才正确吗
一、罗翔:读书,应该读什么书呢
文章来源:《致法学新人的一封信(1)关于读书》 by 罗翔
非功利性阅读,这可以让你感受真正的幸福。
那么,应该读什么书呢?我觉得还是应该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我们首先要“博观”,要“厚积”,广泛涉猎。作为文科大学,文史哲不分家,因此我们至少要通读重要的文学经典,在文学中,我们可以丰富我们人生的体验,文学来源于现实,虽然从表面上看主人公都是虚构的人物,但他们都是现实的折射。文学可以让我们知道人生的多样性,人生不同路径的不同结果,因此,它可以告诉学习到面临相同情境应该如何抉择。文学作品还能极大地培养人的同理心,文学中无数个体的悲欢离合,命运多舛,这能让我们体会人生的苦难与无常,我们会思想自己也是血肉之躯,苦难随时也会临到自身,故会感同身受,更会深刻领悟约翰多恩的布道词“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如果海浪冲掉了一块岩石,欧洲就减少。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
其次,我们必须要了解历史。如果说文学作品是虚构的人物,那历史就是真实人物的真实人生。通过对历史的阅读,我们能够更深刻地了解人性的复杂,你会对人性的高贵赞叹不已,也会对人性邪恶不寒而栗。通过历史人物,我们也能反省自己,升华自己,去彰显人性的光辉,压制人性的幽暗。历史中,无数鲜活的个体让我们认识到人性的不完美,从此我们可以拒绝人造的偶像。正是因为对历史的阅读,我才深刻了解法治的精神,因为人的不完美,因此人类的任何群体都有败坏的天性,所以对任何权力都要保持绝对的警惕。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任何权力都要套上法治的镣铐。
再次,哲学书也应看看。哲学是对人生观的探讨,这里说的哲学不是大家以前上课时学的哲学,那只是哲学中一个的门类,不过一家之言而已。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奥古斯丁、阿奎那、西塞罗、马丁路德、加尔文、孟德斯鸠、洛克、波普尔、哈耶克等等,这一连串名单,人类群星璀璨时,够你一生去阅读,通过对各类哲学著作的阅读,你可以追寻先贤的脚踪,去思索人从何而来,归向何方,一生应为何而活。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先从入门看起,如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看完后,你也许会慢慢爱上哲学。
除了文史哲,美术、音乐等各种艺术书籍都可涉猎。一个爱好艺术的人,他离善道应该更近一点。不过这方面,我没有资格谈论,我自己艺术细胞很少。只看过几本美术史的著作,感觉很舒服,今后我也会在这方面补补课。
当然,“博观”“厚积”之后,就是约取。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是对前人的经验的认识,必须有一个筛选的过程,绝不可人云亦云,要注意比较鉴别,明辨是非,“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读书就像在真理之路的交通工具,有的交通工具走得快点,有的交通工具走的慢点,飞机飞得比火车快,但航班经常延误,而且到不了小村小寨,各种交通工具都有自己的利弊,所以什么书都可以读点,不可厚此薄彼。另外,再好的交通工具如果走错方向,南辕北辙,那就麻烦了。通过读书,可以慢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如选择正确的行驶路线。
二、纸币的产生过程
文章来源:《周小川详解数字人民币:为零售设计而非替代美元》 by 钛媒体
人民银行从纸币生产到流向市场的过程,并非是“印了就能出去的”。
有很多人不了解人民银行纸币生产的过程,以为拿印刷机印了就可以用了,其实不是。纸币印完后都放在大仓库,而这个仓库老实说也是奇观,像北京就有全部机器人操作的、高度自动化的立体仓库。仓库内存放两类东西:一类是生产原材料,像纸张、油墨,另外一类是产成品,需要放在库里,不能直接出去。
然后,产成品通过运输,调配到各个分支行的现金库。到了现金库的现金是由商业银行领取的,商业银行领取或不领取是看自己的M1的供求差,M1的供求差是讲存贷差,更严格来讲是现金存入和现金领出的差别,大额现金领出导致现金流出去,否则,现金就在商业银行或者人民银行的库里放着,就出不去。
周小川强调,中央银行必须使得发行的货币真正在市场上,特别是在零售市场上有运用的需求,而实际上,只有市场对货币有需求中央银行才发得出去,不是说印了就能出去的。
周小川还指出,如果其它支付工具用得好,M0就会下降。比如说现在第三方支付的钱包其实没有真正的货币现金,都是账户式资金,大家觉得不用拿那么多现金,也有替代的关系。
周小川提到,现在有很多国际上的讨论认为中国数字货币发展快,是将来“了不起的武器”,但货币发行是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中央银行要通过制度保障、承诺和后援支持来保障发出的货币有购买力,从这个角度看,想把数字货币应用在其它方面并不是那么容易,特别是像地缘政治问题。
摘录者注:M0,代表流通中的现金;M1,代表M0加上商业银行体系的支票存款;M2,代表M1加上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三、为什么要研究政治哲学
文章来源:《李 猛 :政治哲学在当今中国的意义》 by 學人Scholar
中国人研究哲学,可以说有一点势利眼。我们说的哲学难道不是最超功利的吗?不是。北大哲学系有一次开会,有一个老师发言,我们中国哲学为什么总研究西方哲学?北大原来西方哲学的教研室叫外国哲学教研室,但是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外国”了,为什么不研究一下印第安哲学或者非洲哲学?不仅研究这个的少,现在连研究印度哲学、波斯哲学的都很少。我们现在基本上只研究欧美哲学。
为什么研究西方哲学?因为我们近代发现,西方除了器物,其养兵练兵之法、政教制度,它背后是有思想的。我们花了一百多年时间,经过血的教训才认识到西方真不是蛮夷禽兽,它还有别的东西。虽然他拿了枪来打你,但是它还是背后有非常强有力的哲学,中国必须在这个层面上应对它。像北宋时期儒家回应佛教的挑战一样,中国现在面临西方的挑战。它不仅体现在技术经济上,更在哲学层面上,其背后有一套理念,这套理念和中国人是不一样的,我们还得理解它,因为现代世界就是这套理念架构起来的,你可以进来后再改造它,但是你必须得先让它进来。这个问题我觉得中国近代150年的时间,经过将近20代知识分子的许多努力才慢慢认识到。我觉得我们今天实际上是站在这样一个台阶上去看政治哲学的问题。
大家可能大部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从事政治活动的,但是我相信,大家都已经认识到,政治与我们个人息息相关。我举一个例子,我妈退休以后有一段时间炒股,我发现一个人炒了股以后最大的好处就是生活很有规律,每天定时起床,定点看新闻联播,非常关心政治,因为她意识到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和政治变动有巨大的关系。
那么我们今天为什么研究政治哲学?就是为了理解我们整个世界的基本的秩序。我们通常说的现代世界是一个分化的世界。这个分化的世界是什么意思?就是说每个领域有自己的逻辑。比如教育是一个领域,而教育有教育的逻辑,经济有经济的逻辑,艺术有艺术的逻辑。在艺术领域中,无论金钱在里面起多大的作用,仍然有许多艺术家非常想建立一个为了艺术的原则。回顾艺术领域过去100年的历史你会发现,基本是纯艺术的理想和必须支撑艺术体制运作金钱之间的对抗。
但政治不是这个样子。政治是所有这些领域得以运行分化制度的基础。政治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它和所有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无论是做教育的、做经济的,总是希望要摆脱政治的控制,但是无论中国的教育还是美国的教育,都不可能彻底脱离政治的控制。
四、用三个数字认识京东
文章来源:《重新认识京东》 by 刘润
第一个数字:92.42%
京东的本质是一家供应链企业,或者说是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而更多为我们所熟知的京东零售,则是一家“自营电商”。
我100块钱买进1个电饭煲,120元在网上卖掉,赚取差价。这就是自营电商。在这个例子中,我收入了120元,其中毛利(也就是差价)大约20元。京东绝大部分的收入,就是这么1个电饭煲,1个微波炉,一个一个卖出来的。加一起,2020年,京东自营收入6519亿。
但是同时,京东也允许其他卖家入驻。对入驻卖家,京东收取交易佣金,以及广告费。交易佣金+广告费,被称为“平台收入”。我不卖,你来卖,我是平台。2020年,京东的平台收入大约535亿元。自营收入6519亿。平台收入535亿。自营占比92.42%(=6519 / (6519+535))。
第二个数字:31.2天
什么是库存周转天数?
我们家门口,有个夫妻老婆店。老公负责去批发市场进货,老婆负责坐在店里卖货。 有一天,老公在批发市场看到一款小孩子的玩具,100元钱,就进了一个,放在店里卖。卖多少钱呢?就卖120吧。毛利率,20%。可是没想到,这个玩具非常不好卖,灰越积越厚,一直没人买,直到整整一年后,才终于被人买走。 请问,这个玩具的库存周转天数是多少天?365天。就是从买入(入库)到卖出(出库)的天数,就是库存周转天数。
库存周转天数越短,你越能用更低的利润,赚到更多的钱。所以在真正的零售行业,终极的管理效率比拼,就是比谁的“库存周转天数”更短。
2006年,京东刚刚进入家电品类时,线下家电行业的库存周转天数,是87天。这意味着,线下家电行业,整盘货一年只能周转4.4次。 库存周转越慢,就会占用越大量的流动资金。所以,线下家电卖场为了尽量少占用自己的流动资金,向上游家电企业要的账期(应付账款天数),有些甚至高达180天。我先拿货去卖,钱180天后付给你。这个“账期”的本质,就是用家电企业的钱,来经营自己的生意。 所以,在线下时代,家电卖场的净利润率高达6%,而家电品牌企业的整体利润率,却不到1%。这也是为什么格力的董明珠,曾经一怒之下自建渠道。
那么,京东的库存周转天数是多少天呢?
31.2天。 这是什么概念?这就是说,京东同样的一盘货,一年能周转11.7次。 线下一年周转4.4次,京东一年周转11.7次。所以,我每次周转的毛利率可以更低,但我总体能赚到的钱还更高。
第三个数字:14.7%
提问:你猜,中国和美国,哪个国家物流效率更高?
啊?这还用问?虽然美国也很厉害,但这两年中国大量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公路、高铁,导致中国物流效率越来越高。昨天晚上下单,今天早上就到了。美国怎么也做不到吧?
你错了。 看一个国家的物流效率,要看这个国家的社会物流总成本,在这个国家GDP里的占比。这个占比的大概意思是,我们创造出100元的财富,需要配多少物流资源,才能完成财富的创造、传递。 你说,这个占比高好呢,还是低好?当然是低好。花10元就能运输100元的财富,当然比花20元运输100元财富的效率高。
2007年,中国社会物流总成本在GDP里的占比,是18.4%。而美国是8%。
为什么?因为虽然我们在最后一公里的快递,非常厉害,但是在主干物流环节,效率太低。我们过多依赖公路,而太少依赖成本更低的水路。我们有太多卡车在高速公路上空驶。我们把货物没有价值地搬来搬去。 而所有这些社会物流成本,最终一定会以某种形式,加到商品的价格里去,由消费者承担。
那有没有办法,降低这个成本呢?
京东说,以后啊,你这个棉签生产出来,直接进我京东的库存吧。我们就根据大数据,按照棉签在全国的采购量分布,直接放入我们各地的仓库。然后,这盒棉签的“货权”可以一直变,从工厂,到品牌商,到代理商,但是“货物”请不要搬。一搬就是成本。直到最后,棉签每卖给消费者了,从库房里拿出来,快递上门。
因此,这盒棉签的“搬运”次数,被大大减少,无限逼近于2。这仓储物流成本的减少,最终会体现在商品价格的降低。
2020年,在包括京东在内的很多企业的推动下,中国社会物流总成本在GDP中的占比,下降到了14.7%。而京东作为一家企业,居然提出一个目标,希望能在未来的10年,通过“数智化社会供应链的构建”,和合作伙伴一起把这个数字进一步降到10%以内,接近发达国家的7%-9%。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京东要自建物流的原因吧。京东也因此从提升电商的交易效率,进一步开始提高供应链的产业效率。甚至,即便不在京东开店卖货,也能使用京东的供应链基础设施和能力提高效率、优化成本。
摘录者注:本文写于2021年6月,文内数据均反映为当时情况
五、「All in」,应该是把握充分的结果,而不是懒于思考的选择
文章来源:《像农夫一样耕耘和等待》 by 产品沉思录
以前创业的时候,受到各种投资人和媒体的影响,总是希望 All in,让自己死命盯着一个事情不断地干;而和许多在大厂的朋友聊起来他们也苦恼于此,或者为了自己绩效,或者为了上下级,总之就是围绕一件事情不断地卷下去。但许多事情本身就有周期性,不断地盯着只能让自己焦虑,或者动作变形,揠苗助长。或许对于专注是一种误读,就像当你专注种花的时候,就好好种花,施肥浇水。但不应该每时每刻都盯着它,如果有精力,就去耕耘点别的事情。
周末在家看「决战」这本讲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书,其中让人挥之不去的一个词是「决战」,套用现在的词汇是「一把梭」或者「All in」。彼时创业时总爱说这个词,实则是智力上的偷懒。因为一场战役是无数场战斗组成的,毕其功于一役的只能是战斗,而整个战争则是由漫长的等待和少数几个关键决策决定。如果是初次创业,或者心气极高,往往会有这种「决战」的心态。曾听一老友说准备在某个时间倾尽所有融资准备来一波大推广,而当时我的判断是这种心态很可怕,因为当有这个念头且还不是在市场占优时,这么做基本上就是加速自己的灭亡 —— 毕竟这世界还是尊重概率的。在生活中也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所以当有人劝你放手一搏买套房,或者你自己准备「All in」在某个投资节点时,可以问问自己,究竟是把握充分,还是懒于思考。而如何做出正确的「决战」的决策,从这本书上只有四字箴言 —— 「实事求是」。
六、你的不开心,是因为没有选择权
文章来源:《论选择权》 by Loudly Thinking
中年危机,按我的理解,实质上是放弃了所有的可能性,沿着惟一的道路前行,然后到达了尴尬的位置,进退维谷。想到只拥有惟一的可能性,我便有些害怕。甚至开始觉得,或许我的生命在 30 岁的时候就该终结了。物理上可能还在延续,但实质上就是终结了。这么算来,还有 2851 天。对这个数字没有太多的实感,但时间流逝这么快,一定马上就过去了吧。
……
姑且不论「中年危机」这个大话题,我们的多数不开心,归根结底也都是因为缺乏选择。
最为典型的是许多公司职员,工作并非发自内心的期望,而只是为了赚钱或获得某种资历。作为结果,他们不得不为了 KPI 无所不用其极、不得不殚精竭虑 996、不得不扮演一个杰出的零件。
努力追求目标其实很好,高强度工作能够进入心流(最新翻译是“福流”),角色扮演也并非没有乐趣。这些其实都不可怕,可怕的只是「不得不」。
他们并不是主动选择了这些,而是因为缺乏选择而不得不接受这些,所以才不开心。「缺乏选择」是不开心的源头。
反过来看,如果某人拥有充分的选择自由,却仍愿意高强度工作,我们肯定不会认为他是不开心的,也完全不会怀疑他能在高强度工作中能收获大量乐趣与价值感。比如,Elon Musk。
这些公司职员自嘲是「社畜」,「公司的牲畜」之意。为何偏偏以牲畜自嘲?非人哉,他人的意志替代了自己的意志,没有作为人的选择自由。
七、难而正确的事,是因为难所以才正确吗
文章来源:《“做难而正确的事情”之陷阱》 by 孤独大脑
当我说“做难而正确的事情的陷阱”时,并非否认这句话的价值。 这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思考工具。 如下图,假如将“正误”作为横坐标,将“难易”作为纵坐标,会得到四个象限:
右上:不言而喻,假如条件允许,我们当然应该选择“容易而正确”的事情。
右下:然而“宽门”人太多,“容易而正确”的事情会变得稀缺罕见,于是“窄门”成为选择,也就是“正确但艰难”的事情。
左下:可是,太多人因为受“做难而正确的事情”这句话的鼓励,陷在“艰难而错误”的事情里,死磕到底不回头。
左上:而热衷于形式主义“受难”的人们,则是自我感动于“错误而容易”的事情当中,不能自拔。
过于简化的鸡汤往往变成了毒药。 人们热衷于分享成功人士的经验,例如“主动逃离舒适区”,可结果是: 除了失去舒适什么都没得到。
的确,富豪如埃隆·马斯克一直在逃离舒适区,挑战受虐区,问题在于他原本是那种在受虐区里最舒适的人。我认识一位超级有钱人,他每年只休息大年初一这一天。不是因为他要逃离舒适区,而是因为他不工作就不舒适。
“毒鸡汤”毒在哪里?
数学天才伽罗瓦说:“一个作家对读者做的最大的恶就是隐藏难点。”就像人们总说“要做时间的朋友”,可时间凭什么要做你的朋友呢?
又如“一眼看穿本质的能力”,你能用这能力去解个数学题或者当X光机用吗? 思想之作为工具,不是武林秘籍,更不是屠龙术。 工具是中性的,例如均值回归,复利计算,菜刀......甚至包括牛顿定律。 这里的中性是指:人们试图孤立地用这些工具在人类世俗环境里(为了名和利)获得竞争优势时,通常是无效的。 这有点儿像市场有效假说。或者是量化交易里因为太多人使用而失效的算法。
我想再次重申,本文标题《“做难而正确的事情”之陷阱》,并非是说“做难而正确的事情”是陷阱,而是说: 隐藏难点,误读“做难而正确的事情”,可能会成为一个陷阱。 “用表演型艰难”来制造自我幻觉,也许将伤害更多的人。
……
要判断一件事情是否正确,无法靠形式与感动来实现,而是:
·需要忍受不确定性,需要面向未来思考;
·需要走入泥泞,需要做实验做对比,需要不怕犯错;
·需要艰辛计算,需要深入钻研某件事的专业和实践;
·需要基本功,需要不断重复;
·需要积累经验但又不受限于经验;
·更需要耐心地等待,享受过程。
以上种种,都比“显得难”而更难。 正如卡尔·维诺在《巴黎隐士》里所写:
“我对任何唾手可得,快速,出自本能,即兴,含混的事物没有信心。 我相信缓慢,平和,细水长流的力量,踏实,冷静。 我不相信缺乏自律精神,不自我建设,不努力,可以得到个人或集体的解放。”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