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假装读过尼采的《悲剧的诞生》


在西方哲学家里,弗里德曼·尼采是一个例外,他生前不被同时代的哲学家和学者接受,死后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他的伟大,于是成为20世纪最走红的哲学家。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第一部正式出版的著作,发表于1872年1月。这本书并不是一部古典研究领域的学术著作,尼采本人说“这是一种受过音乐洗礼,兼有分析家和反省能力的人,因而在艺术上血缘相近的人的个人体验”。所以全书贯穿着一种神秘主义的气质,被认为是尼采最神秘最难懂的一部著作。

作为一个哲学家,尼采关注两个问题:

1、 生命意义的解释

2、 现代文化的批判

这两个问题其实只有一个,就是如何为本无意义的世界和人生创造出一种具有说服力的意义来。同时,演化出他最重要的哲学观点:

1、 从热情肯定生命意义的酒神哲学中发展出了权力意志理论和超人学说

2、 对苏格拉底主义、柏拉图二分世界、基督教的批判,以及对一切价值的重估

想要理解这本书,不得不介绍两个重要的概念,日神文化和酒神文化。因为悲剧是一种艺术,艺术就一定涉及到关于美的讨论。

日神——是光明之神,可以理解为美的外观,比如一幕舞台剧很有艺术性(很美),可能是因为演员长得好看,演技在线,或者灯光背景特别华丽。

酒神——是人的天性中隐藏着的一种冲动,是打破外观的幻觉,破除一切日常生活的界限,摆脱个人经验束缚,回归自然母体生命的怀抱。大概的意思是说,我们之所以需要艺术,是因为我们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可以感受到更高层次的体验,就算是对悲剧的欣赏,我们也能从中感受到某种快感。

酒神代表的是世界意志本身的冲动,说白了就是每个人对艺术欣赏的本能需求,其实是宇宙意识的一种体现(是一种普遍性的展现)。日神则代表世界意志显现为现象的冲动,说白了就是世界意志这种无形的东西,通过一个悲剧的人物或一部舞台剧具体地展现出来的冲动。

尼采认为,在此二元冲突中,酒神是本源的(即艺术需求的来源),日神是派生的,他们相当于意志世界和表象世界的关系。整部《悲剧的诞生》就是围绕着二元冲突解释希腊悲剧的本质展开的。

希腊悲剧通常以神话为题材,但神话应该分为悲剧神话和叙事神话。史诗中的叙事、雕塑中的形象,都是日神艺术,但为什么我们更加为神话中的悲剧人物所打动,就是因为悲剧神话已经不属于日神艺术,而是酒神本质的体现(这地方有点绕哦!)。

悲剧所表演的是不幸和灾祸,为何还能使我们产生欣赏的快乐?这一直是美学史上的一个难题。关于这一点,尼采的解释有三:

1、 悲剧把个体的毁灭表演给我们看,以此引导我们离开现象世界回归世界的本质,获得一种与世界意志合一的神秘而陶醉的体验

2、 成为永恒世界本身,感受到世界意志不可遏制的生存欲望和快乐

3、 赋予本无意义的世界一种审美的意义(相当于给世界自定义一个意义出来)

因为真实的人和世界都是有缺陷的、不圆满的,就其本身而言没有存在的充足的理由。而审美需求(或目的)变成了一种意义,变成了艺术上的形而上学。所以,尼采进一步指出:

1、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也是生命本来的形而上学活动(意思是人生的意义或者目的在于从事艺术活动,这些东西在艺术活动中得到满足)

2、只有作为一种审美现象,人生和世界才显得有充足的理由(好比我们在某一次欣赏夕阳的时候,感受到了世界的美,人生的意义)

尼采认为,对于人生本质是虚无性的认识,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这个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体会)。一是禁欲和厌世,类似于佛教徒;另一个是极端世俗化,沉湎于感官享乐(比如现在很多人整天追韩剧、看综艺)。

而希腊人发明了第三种方式,就是用艺术,尤其是悲剧的伟大力量来激发民族的生机。可以说,艺术拯救了人类。(比如,抑郁症患者觉得人生无意义,快要自杀了,偶然看到一部感动自己的小说或电影,自己被治愈了)

日神(表面的)艺术用美点燃生命,使我们对生命产生一种信仰,这是艺术的一个方面。而酒神现象和悲剧艺术中可以产生一种哲学,这个对我们理解自己存在至关重要。

就好像是,前者用美的面纱遮盖人生的悲剧面目,而后者解开面纱,直视人生悲剧。前者教人不放弃人生的欢乐,而后者教人不回避人生的痛苦。前者执着人生,而后者超脱人生。(看悲剧感动的时候确实有这样的体验啊!)

日神精神的潜台词是:就算人生是一场梦,我们要有滋有味地做这个梦,不要失掉了梦的情致和乐趣。(让我想到了贾宝玉)

酒神精神的潜台词是:就算人生是一幕悲剧,我们要有声有色地演这幕悲剧,不要失掉了悲剧的壮丽和快慰。(让我想到了霸王别姬)

最后,《悲剧的诞生》肯定了艺术的价值,对科学主义的世界观提出了批判。

科学乐观主义强调理性至上,它的源头来自于苏格拉底,它最显著的特征是强调逻辑,否定本能。它是对理性、逻辑、科学、知识的迷信,相信凭借理性的力量,一方面可以穷究世界的真相和万物的本性,另一方面可以指导和造福人生。

但尼采十分重视神话对于一个民族生存状态和文化品质的意义。无论哪个民族,神话的衰亡都有其必然性,但是,在希腊神话衰亡的过程中,悲剧曾是挽救民族信念的最后努力,这个努力的失败,责任在苏格拉底所开启的科学主义的世界观。

随着神话的逐步衰亡,世界和人生在本质上的无意义暴露在人的眼前。面对现代人精神上的贫瘠和知识上的贪婪(比如有的人整天刷知乎,这就是一种对知识的贪婪),你永远是一个饥饿者,出路在何处?

尼采寄希望于悲剧世界观的复兴,不过他很快失望了。

注:因为这是一本哲学书,所以很多概念会绕住读者,我尽量用浅显易懂的文字表达。如果看了这篇文章,对这本书感兴趣,可以购买《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假装读过尼采的《悲剧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