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喜欢流浪,他只是不想妥协。

自古以来,我们都喜欢给人定标签,给一些事情下定义。


人分三六九等,职业分高低贵贱。这种根深蒂固、潜移默化的思想观念,虽然有了些许的褪色,但却从没消失。


它只是不再被搬上台面,却依然流窜在千万种家庭教育当中,依然被使用在千万种父母嘱咐当中。它被当做小丑一样藏起来,却依然发挥着取悦等级观强烈的人的作用。


捡垃圾,倡导垃圾分类,不应该是一个有色的标签,更从来都不是一件低级的事。


你有稳定体面的工作,只要你是脑子正常的人,你就不会去捡垃圾,你去捡垃圾,你就不是个脑子正常的人。


没有流浪之前的流浪汉沈巍,就是以这样的标签活在世人的认知当中。无奈且现实的困境,从没有人问过他为什么捡垃圾,没有人关心他背后的动机。人们只注意他捡垃圾这件事情本身,以及带来的影响。


他说过,他不喜欢流浪,没有人喜欢过这种漂泊无依的生活。


他只是身怀着不浪费资源,倡导垃圾分类的理念,做着自己想做的事。做的事情不被世人认可,世界逼着他做出让步,他有权利选择不妥协。


他已经妥协过一次了,深受其中妥协的伤害。


他很喜欢画画,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读各类经史子集。但是他的父亲不允许他读无用的书。他只能偷偷的读,躲起来读。用捡垃圾换来的钱去买书,去满足自己的爱好。


他为了遵循父亲的成长教育,大学选择了审计专业,毕业后工作去了审计局。喜欢书本喜欢文字的他,选择了一辈子和数字打交道的道路。


他没有反抗,只是默默地承受着父亲的期待,默默地走父亲给他安排的道路。他过着妥协换来的生活,用微笑的表情享受着妥协带来的伤害。


当一个人开始了为家庭放弃自己的选择的这条道路,其中心酸挣扎有几人能懂。但时间会让你明白,一个人的宿命只能有一种选择,那就是改变能改变的,承受不能改变的。


所以,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他双目望着那些被浪费在地的纸张。小时候为了买书捡垃圾的日子似乎历历在目,他的内心即刻重燃着往昔对垃圾资源不珍惜、不分类这个现象的悲叹。他觉得珍惜可利用的垃圾资源,倡导垃圾分类这件事,是他可以继续改变的。这个珍惜资源的理念已经存在了他的脑海,无法抹去。


他需要用实际行动继续实践他的价值观和理念。


但他没有想到,他工作后的生活的环境和小时候捡垃圾所生活的坏境,是没有根本的区别的。只是嘲笑他的不再是那些毛皮小孩,而是变成了衣冠楚楚体面光鲜的人。他依然活在世人的不理解当中,甚至被当成了脑子有病的人。


于是,他毫无预兆的被因病休假了。他没有因为这个挫折,中断自己捡垃圾分类垃圾的行为。他依然在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捡垃圾,被邻居一次又一次的嫌疑,被房东一次又一次相赶。


这个世界,以千百种方式逼着他妥协。逼着他放弃自己所认为的正确的事情,回到世人所认为正常的轨道中来。


他妥协了吗?


他没有。


他说过,他不喜欢流浪。但是他只有选择流浪这种方式,才能继续捡垃圾,才能继续践行他自己的理念。


他已经被束缚压抑太久了。像我们所有被束缚压抑的人一样,难以在生活中喘一口大气。只是大多数的我们没有勇气逃离这种束缚,而他,是少见的勇敢的人。


走红后的他,在视频上看着他文韬武略,满腹经纶的样子,全网都在夸他博学多才。扎堆的人赶着和他拍照,听他讲人生的道理,处世的哲学。他们把他奉为大师,看透世事,超脱于世俗。


他们觉得流浪汉竟然也能这么厉害,出乎他们的想像。在他们的世界观里,这不该是流浪汉该有的样子。甚至可以说,这样子的人,不该是个流浪汉。当出现了这样的流浪汉,就像一颗石子,在他们的世界里面,溅起巨大的涟漪。


甚至有人编造他是因为妻女离世,有了精神刺激,才选择了流浪这条道路。而大多数人认为,只有这种有说服力的理由,才能让他们对他的行为作出一点点理解。


似乎全网的好奇心都被勾起来了,媒体的流量也得到了巨大的机会。


可是没人在乎他不需要被理解,以前是,现在也是。有时候理解很重要,但有时候,理解也会变得毫无价值。他已经不畏惧世人的眼光。


他说过他不想走红,他只想平静的生活下去,继续把垃圾捡下去。


现在的社会和以前的社会不一样了,但现在的社会和以前的社会又是一样的。无论这个世界怎么样改变。他不想削足适履。


他不想妥协。


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要再去打扰他。以及,尝试改变下自己的认知,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优劣高低之分。


还有就是,不要再浪费手中的资源,不要再乱丢垃圾,学会垃圾分类。这种习惯和理念是我们可以吸收并且践行,而不是只顾着一味地打探别人的八卦,妒忌别人的带薪旅游。

你可能感兴趣的:(他不喜欢流浪,他只是不想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