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 《认知天性》:如何让学习变得轻而易举

大脑神经学和认知科学一直是我特别感兴趣的领域,这几年来也看了不少书。

比较浅显的《Brain Rules》和《Change Your Brain, Change Your Life》,告诉我们大脑的运作基本原理,营养、睡眠、运动对大脑的提升作用。

《Talent is Overrated》和《The Talent Code》这两本书我推荐了很多次,它们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刻意练习。这是将技能提升到专家、万里挑一的必经之路,也是一万小时理论更完整的阐述。后来看的《Focus》、诺贝尔奖得主写的《Thinking,Fast and Slow》,也都分别从不同角度,解释了「刻意练习」的原理。(详细见文末相关阅读)

《The Power of Habit》、《The Willpower Instinct》、《Procrastination》这三本,解释的是习惯是如何形成的,而我们如何打破坏习惯;为什么我们喜欢拖延,如何克服,如何锻炼我们的意志力。

《Blink》解释了什么是经验基础上培养出来的专家「直觉」。《How We Learn》、《学习的26种方法》解释了大脑的学习原理,如何利用大脑运作方式,进行深度学习。《Moonwalking with Einstein》则是世界记忆力大赛冠军得主写的,利用记忆宫殿来记住大量信息的纪实录。

和上面这么多书相比,最近读的《认知天性》(英文原版名为《Make It Stick》),可能是最「实用」的一本。它颠覆了我们过去一直认为有效的学习方法,提出了真正有效的学习原理和路径。在充满变化、每个人都将不得不终身学习新技能的当下,这本书尤其有价值。

我对这本书特别有共鸣,除去我对认知科学领域的浓厚兴趣外,也因为,这本书里讲的大部分原理和学习方法,都在我成百上千个GMAT学员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我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出来帮助学员快速拿高分的方法,又和本书提出的方法不谋而合。读这本书,简直就像是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得到了科学认证和解释,非常有趣。

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想要提升自己学习能力,成为「16天拿下高分」型学霸的同学。

学习的错觉

什么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答案似乎很简单:投入足够的时间和努力啊。

那为什么那么多人努力了却没有获得自己满意的成绩呢?为什么那么多我的GMAT学员们,投入了无数时间心血,分数却始终卡在一个地方不变呢?我都已经数不过来有多少人在我面前哭过崩溃过,深刻怀疑自己的智商或能力有问题。不然为什么比自己花更少时间的人都能考出来,自己就是考不出呢?

《认知天性》在第一章,就回答了这个问题:

我们的困惑、沮丧、自我怀疑,都是因为:1)我们的学习方法是错误的;2)但我们以为用的方法是正确的,而且对掌握程度的判断极其不准确。

我们一直使用的学习方法叫做「集中练习」: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反复集中去复习同样的知识,短时间内对这些知识产生熟悉感、流畅感,然后把这种熟悉感、流畅感,错认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因为太熟悉这种学习方式,一旦无法在短时间内产生这种熟悉感和流畅感,一旦学得磕磕绊绊,看不到立时的进展,我们就开始怀疑自己的学习方法出了问题,或基础太差/太笨,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这块料」。

这是非常错误的。

事实上,学得越难,越痛苦,越说明你正在掌握重要的东西。在《Talent is Overrated》和《The Talent Code》中,这叫刻意练习;在《Focus》中,这叫努力去纠正已经自动运行但还很草率冲动的bottom-up系统。

在《认知天性》中,这叫合意困难

究竟什么是合意困难?

为什么集中练习带来的一直有收获,有学到新的东西,有越来越熟悉感觉是无效学习,学得慢学得累、短期内看不到进展,反而是更有效的学习呢?

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

第一方面:集中练习和合意困难,使用的是大脑的不同部位。

大脑也是有分工的。简单的操作,交给不那么耗力的初级工种去做;复杂的工作,交给更高级的专家去做。这很容易理解吧?

集中练习,进行的是简单的操作:重复同样的动作。以GMAT为例,就是重复看讲义、语法笔记、刷题看答案。这些练习并不算轻松——在工地上搬一天砖也是很累的啊!所以总觉得自己「真的很努力了」。

但是搬砖不需要复杂技能,不需要高级工程师出动是吧。

合意困难下的学习(具体怎么学后面会讲),是一个不断辨析和归纳、将所学用到实践中、建立在不同环境下应用模式、织就知识网络的过程。这是复杂的技能,就好像医生做心脏手术,科学家设计精妙的实验,工程师搭建复杂的模型。

这就需要大脑中的高级人员出动了。

你很努力地搬了半年砖,除了把简单的技能重复一万次之外,高级技能是得不到任何锻炼的。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GMAT学员,每道题都花几个小时看解释,听了许多课,做了几百道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却没有得到任何提升的原因。

你根本没出动要练习正确技能的那个人啊。

第二方面:集中练习增强的是短期记忆,技能的培养则需要长期记忆。

从生物学的眼光来看,学习就是大脑将感知到的东西转化为化学与生物电流的过程。这些电流在大脑中「刻」下记忆痕迹,这个过程称为编码(coding)。Coding得到的是短期记忆。

把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过程叫巩固。在巩固过程中,大脑会重演学到的东西,赋予其含义,填补空白,并把新知识和过去的经验联系起来。

也就是说,技能掌握是一个重构的过程。并不是把知识印得越来越深就算完了,那永远只能停留在短期记忆里(所以我们考完试没多久就都忘光了)。长期记忆需要采用完全不同的刻入方式:联网。

什么是联网呢?就是,新知识必须能和大脑中已经有的老知识融合。就像一副未完成的画,大脑要决定新知识进入这幅画的什么地方,承担什么角色;又好像电脑的资料归档,大脑要给新知识安排关键词,放入相应的文件夹,以后通过这些关键词tag来检索,重新获取这段记忆。

明白为什么集中练习不管用了吧?因为简单重复的新知识,虽然很快就能刻在短期记忆里,给你一种「学会了」的错觉,但并没有被归档保存。就像临时写在记事贴上的东西,当记事贴丢失,你记下的东西也就随之丢失。就算记事贴捏在手里,你也只能照念而不能随心所欲使用这个技能,所谓纸上谈兵也。

用背单词的例子就很容易理解:集中练习背下来的单词很容易忘记,但如果「联网」,比如,新单词在什么场景中使用,有哪些例句,再实际用一下,就跟你的老知识融合了,此时这个词就写入了你的长期记忆。

我们十年寒窗,用的都是集中练习的学习方法,因为考试就是短期记忆的重现。但当我们从学校毕业,需要学习的新技能,考核方式就再也不仅仅是应试教育的试卷了。以GMAT为例,考的不是「这个知识点是啥」,而是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找出这个问题中需要修正的部分,给出修正方案。这就不奇怪,为什么应试教育体系下表现出色的学霸们,在这个考试上却可能载大跟头,自我打击到怀疑人生了。

总结来说,就是:

1. 重复记忆动用的是大脑的低级劳动力,技能的掌握却需要高级专家;

2. 重复记忆刻入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却需要拆解、归档、融入已有知识。

那我们怎么能调动大脑里的专家,来进行复杂的重构式学习呢?

《认知天性》给出了很多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检索。

检索:间隔学习

检索,就是让大脑先遗忘,再努力去重获,以此来发现不足(记住哦:我们对自己掌握程度的感觉是极其不准确的),巩固知识。

检索可以通过间隔学习来实现。

间隔学习就是学完之后去努力回忆学过了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来。

比如,一天的学习结束,闭上眼,看看自己能复述出多少今天学过的内容。「我今天学的是比较这个考点,这个考点下一共有X条语法规则,每一条分别是什么,对应的例题是什么。」

你会发现,原以为很熟悉,「已经掌握」的东西,还有多少是一闭上眼睛就根本想不起来的,其中又有多少是想不到实际使用例子的。

当我们看到一本写得很透彻的书,听到一门很容易懂的课,往往都会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但基础知识就像运动中的基本功,一日不练就会忘记、生疏。我们有很多GMAT学员,听完网课后,都觉得「我懂了」,结果正确率始终提不上去,一答疑发现:网课教过的知识根本没用起来啊。但是你给TA解释说这个地方是用这个知识点,TA又能马上想起来:对的网课教过的,我懂的,我就是做题的时候没注意到。

你不是没注意到,你是没有真正掌握。你刷题靠自己原有的思维模式,从来没有把「懂了」的内容用检索的方式重新获取过。

所以我们用模板,强制学生在每道题后做总结:这道题考的是什么考点,什么规则,我疏忽的是什么,接下来要怎么做。

把各项知识打乱,插入其他内容,也是一种间隔学习。这样你需要的努力更多,你会觉得学习收效慢了,以前靠集中练习获得的快速改善和确定感都不见了。但这种「费劲」的学习方式加大了检索难度,其实更有效。

一项实验证明,一周后的测验里,只复习同一类型题目的学生正确率只有20%,而进行穿插练习的学生平均正确率则达到了63%。

在另一个著名的沙包实验中,A组学生练习2米、3米、4米沙包,B组学生只练习3米沙包。最后测试3米。猜猜哪组学生获胜?——看到这里你肯定能猜对:A组。

因为进行不同种类的练习会使用大脑的不同区域,比集中练习更有挑战。就是前面说过的:当任务是简单重复时,大脑派出了小兵;当任务是灵活多变时,大脑不得不派出高级军官。学习越难,练到的就越是高级军官的能力。

反思也是很有效的检索方法。

我们学习一样东西,不是只学facts,而是要理解大结构下各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理解它们如何作为一个整体运作。也就是说,我们要把知道的东西付诸实践。

反思是帮助我们获取经验的练习。通过每日、每周小结的方式,总结自己做过什么事情,成效如何,以及下次如何从不同角度入手,从而做得更好。这就是一次次在脑中积累实战经验。

记忆重构

检索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会改变记忆本身,让它在以后变得更加容易被再次检索。

《How We Learn》这本书就提到,记忆其实分为两种能力:储存和获取。储存很容易,我们天生「过目不忘」,掌握的信息全部存在大脑某处了。想不起来,不是因为信息丢失,而是因为你获取力太弱。就好像,你把信息存在了一个个孤岛上,再也没有登岛的途径。

检索就是不断往这些岛上搭建不同的路:这条能通过去,那条也能通过去。你的获取力在一次次努力回想总结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加强。

这个过程中,新知识最重要的部分会逐渐越来越清晰,和旧知识的关联会越来越明显。你曾经为旧知识搭建的,但已经不需要的老路,也会被大脑拆掉(这就是修正你原来不正确的解题思路的过程)。

「滚雪球」效应

前面说过,长期记忆是通过重构得到的,重构就是将新知识和旧知识融合。所以说,学习新知识的效果,取决于你有多少相关的老知识。

这就是为什么复习要分轮次。

我们注意到有很多GMAT学员,分析题目的时候不分主次,总希望一次性搞定,恨不得这道题复习完这一次就再也不需要回头看了。

这是不现实的。在第一轮复习中,所有知识对你来说都是新的,搭建每一个联系都很费力。不如先搭建一个基础,第二轮再往里面添加新知识,第三轮再加入更细的知识。这样每一次你都是在已有的基础上做联网。

第一次就辨认出所有知识,也是不现实的。你要有一定基础,才能看到新的知识。

通过多轮复习,才能让彼此关联的复杂知识融合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才能增加重要记忆线索,你才能逐渐具备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的能力。

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是指在新环境下运用所学的一种能力。

尝试解答一道题目或解决一个问题,而不是坐等信息或解决方案出现,这种行为被称为「生成」。这是主动学习的一种形式,进行的是更高层级的思考任务,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他人提供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大脑会努力去填补空白,这就是新知识体系的搭建过程。

这样搭建出来的模型,才能「迁移」到类似的问题解决中去。

所以做题的答案、分析,最好都隔一段时间再去获取。立即反馈会让人产生依赖性。等到真实环境下没有了这种反馈,学习者建立起来的模式就会出现缺失。

经常有学员向我们提要求:哪里能看到所有题目的详细分析?

如果提供所有题目的详细分析能让大家迅速掌握技能拿到高分,我们早就这么做了。没有现成参考的情况下,大家才会被逼着自己去努力归纳分析,然后通过一对一的反馈,检查分析的漏洞。反复多次,搭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可以迁移的学习能力。

克服失败带来的焦虑

看到这里,你们已经明白了:越费力的学习,效果越佳。

这就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个问题:挫败感成倍上升。无能为力的感觉会引发焦虑,而焦虑会让你把有限的「工作记忆」,分出相当一部分去时刻监测自己的表现(我做的对吗?我是不是犯错了?我现在啥水平?),从而干扰学习。

我们都要学习去克服这种焦虑,反复告诉自己:犯错不代表失败,而是代表努力;费力不代表方法错误,而是代表我正在努力重构知识体系。

我们天性都是厌恶模糊和随机,渴望确定感的。这种厘清事情的心理会非常急切,无时无刻不在push我们选择从「感受」上更确定的学习方法。

比如我们不喜欢多轮复习,哪怕知道多轮复习搭建起来的知识体系才更完整,搭建的过程也更有效,但我们无法忍受「那没cover到的知识点怎么办(哪怕这个知识点小到不影响解题)」、「不知道要几轮才能搭建完毕」的不确定性。

比如集中练习已经被许多实验证明是无效的,但我们抵制不住反复阅读知识带来的熟悉感和流畅感的诱惑。

比如明知道不应该立刻看答案或别人的分析,得自己先努力解决问题,但不能对「标准答案」给我们带来了很大压力,总觉得这样的复习没有一个closure。

《认知天性》给我们介绍了有效的学习方法,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先认识到,正确的方法是有代价的。这个代价不仅仅是更费力的学习,真正的代价是需要不断去压制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忍受转换方法的不适感

只有成功迈过这个心理关卡,坚信方法对了一定能看到成效,坚持下去,才能真正发挥我们的认知潜力。

来挑战自我吧!

这本书的中文全名是:《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我也在本文标题中用了「轻而易举」这个词。

我承认我和出版社一样,标题党了。

其实这本书讲的完全相反:感觉轻而易举的,都是不对的,虚假的,是错觉。

真正有效的学习是费劲的,不愉快的,需要忍受我们天性非常厌恶的「延迟满足感」和不确定性的。

但这不是很棒吗?——一般人他做不到啊!我要能做到,我就不是一般人啊!我能通过真正的「努力」,beat大部分人!

做人人都能轻松做到的事,我们就无法在竞争中取胜。大部分人做不到,才值得我们去挑战,对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好书推荐 | 《认知天性》:如何让学习变得轻而易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