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女文青萧红

提起萧红,脑袋里最先想到的形容词就是典型的女文青。她的一生历经坎坷,不愿安守本分,穷困、奔波、辗转占据了她短暂的生命历程。


她坚定的认为作家是超越阶级的,应该纯粹的为了写作而记录,即使身处抗战时期,她也拒绝创作民族存亡一类的宏大话题。这种成熟的文学主张,使她更专注于描写底层群众,尤其是女性、老人和儿童。她擅长用直率的语言来描绘看到的世界,从生活中精准提炼,流露着一种自然之美,富有极强的感染力。




对于萧红来说,童年生活的坎坷和失败的感情使她形成了敏感独立的性格,在四处飘荡的时光里,她的生活中“只有饥饿,没有青春”。1内心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种视角下,她开始专注于自身的独立。


肖军作为她生命中重要的人,让她切实感受到了家的意义,但肖军的性格也给萧红带来了很大的伤害。肖军的外遇、暴力等行为,让本就敏感的萧红变的更加紧张,两人因此分道扬镳。端木和骆宾基是陪她走完接下来的时光的人,她终其一生,都在追寻爱,渴望获得温暖与自由,但一直未能如愿。不论是辗转的童年时期,还是受挫的成年生活,她一直都在渴求能够获得爱与关怀。


她的这种不幸,与原生家庭有密切关系,鲜明的体现了她内心极度缺乏“关爱”,导致她缺少爱的能力,一直将希望寄托在别人对自己的关照之中。也正是因为她太渴望爱,试图用别人的爱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缺失和空虚,才会在别人刚给予一点点爱的苗头时,就奋力去追求,渴望获取更多关爱。这种带着“缺失感”去寻找爱的状态,一开始就是错误的,带着这种状态去生活,注定会导致悲剧结尾。



萧红的一生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男人——鲁迅。鲁迅很喜欢萧红这个孩子,可以说萧红时鲁迅最青睐的学生,他很了解萧红的性格,给予了她很多精神上的慰藉。起初,萧红和鲁迅的接触并不密切,两人一直是以书信往来。萧红在信中经常向鲁迅问各种问题,鲁迅总是耐着性子,逐一认真回答。萧红还曾向鲁迅求助,希望可以帮忙介绍工作,化解生计困难。面对萧红的请求,鲁迅将她的文章推荐到杂志社,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她的经济压力。事实上,鲁迅一直非常欣赏萧红,看中她率真的性格,看好她创作的文学的作品,他曾称赞萧红有丁玲之才。

萧红的敏感与细腻,在她的作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在《回忆鲁迅先生》一书中,我们可以从萧红的描述中看到一个更为真实的鲁迅。她在文中谈到鲁迅先生的动作姿态,仿佛鲜活的出现在我们面前,书中写到鲁迅先生“笑的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的咳嗽起来”,准备出门时,“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2这些细微的描写,只有像萧红这般细腻的心思才会观察出来,鲁迅的形象跃然纸上。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经典小说之一,书中的很多内容都是萧红切身的感受。萧红的故居就在呼兰河边上,里边放置着萧红的雕像,这正是萧红“孤独”的真实写照。

她小时候就在呼兰河边长大,内心一直思量着呼兰河从哪里流过来,将会流到哪里去。这种孤独感一直深深隐匿在萧红的内心深处,呼兰河作为精神的寄托,也一直留存在萧红的回忆之中。萧红很擅长从女性视角出发,观察周围的世界,加上她坎坷的经历,对于生命的思考也就变得愈发深刻。



短短的三十余年中,萧红一直处于漂泊状态,她走过了很多地方,从一个陌生的地方辗转到另一个陌生的地方,她的内心一直充满了不确定性,不清楚下一秒会在哪个城市。萧红曾在她的《苦杯》中写道“我没有家,我连家乡都没有。”3在萧红的生命弥留之际,她感慨自己的孤苦,将生命中的不幸遭遇归结到女性身份,归结到时代对女性的压抑,在她生活的时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实在太低,女性的世界变得尤为渺小。



《生死场》是萧红的成名作,书中详细描述了北方人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书中的背景是北方的一个小村庄,人们一直挣扎于想要改变却又不知道如何改变的困境之中,既有现实生活给他们带来的无力感,又有时代烙印带给他们的压抑感。书中的人物在这种背景下,纷纷作出了自己的选择。有的顺着命运的变迁,逐渐放任流向,有人苦苦迂回,试图从寻找改变。

随着春夏秋冬的变迁,新的生命与旧的生命产生变化更迭,匆匆的来,又匆匆的走,整个故事都透露着一种孤独的基调。村庄随着时间的变化,静静的看着生活中发生的故事,村里的人们也是很孤独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老去,我们在生与死更迭的状态中静静等待着,孤独的老去。

书中有很多小细节,让人读起来内心充满了沉重与压抑。开篇就提到村里一位妇人的小孩摔死了,她像祥林嫂一样向周围人诉说各种琐事,还经常和别人比麦穗的大小,看着别人的小孩一点点长大,陈旧的往事浮上心头,她掩面哭泣,念叨着自己才三岁就被摔死的小孩。在这样一个小乡村,人们都活的如此沉重,饱含着生命的辛酸与无奈。只有通过麻痹自己,才能继续拾起生活的希望。一旦往事被重新翻起,内心各种无助与落寞犹如暴风雨一般将人完全裹挟,包裹的密不透风,让人喘不上气。生活在生死场的人,他们的生活好像本该这么悲苦,这般压抑成为了常态。反抗者随着时间的波折,也渐渐失去了心气,无力奔向理想中的那场美好前程。



鲁迅看到这本书后,很迫切的向周围人推荐这本书,他表示从萧红的书中看到了勇敢反抗的勇气,有一种接地气,直达人心的冲击力。书中紧紧围绕着“生还是死”这个话题,间接映射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文中的东北人民是选择抗争,还是甘当亡国奴,这一切都与当时的社会变化紧密相关。文中对于生与死的拷问,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于“生”的迫切渴求,内心抗争的勇气。

萧红很擅长用细微的描述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从具体而微的地方来表现内心深刻的思考。从细微处表现自己对于大爱大恨的的思索,拨开这些点缀的细微描写,我们可以看到民族生存的困境。

书中还将人的生活与动物的世界相结合,“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4整部小说就像有人在你耳边平静的讲着往事。越是语调温和,越是让听众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一直被书中的故事紧紧牵着心弦。书中的女人的拼劲力气生孩子的时候,猪圈里的猪也正在忙着生小猪崽......仿佛在生活这场大巨幕厅上演着一场悲喜交加的闹剧,处于愚昧中的百姓,处于生的边缘,死的境地,选择反抗还是呐喊,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作者在这本书中谈及最多的就是女性话题,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女人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悲惨命运,书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极为清晰的体现着旧时代女性的命运。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生活的变得麻木,逐渐冷漠,同时内心反抗的种子又在肆意生长,但如何运用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至此,人们开始变得浑浑噩噩,不再清醒。



细细回味萧红的一生,她的内心并不自由,因为缺乏爱,所以渴望被爱,以至于不能独处于世,盲目性的将希望寄托于男性身上,她的精神世界一直不自由,一直不独立,一直处于被别人引导和影响的状态。她这种需要被爱的状态,已经转变成为需要别人陪伴的状态,与其说是爱的关系,不如说是被需要的关系。也正是因为处于这种动机,她大都处于失去的状态。她在文学创作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在后天的发展过程中缺乏情商的锻炼,她甚至不懂得如何观察自身,修正自身,不清楚如何去爱,也就不会遇见真正的爱。

这不仅是萧红自身缺乏相关探索,更多的是时代对人的压抑。萧红能够自主读书写作,已经远远超越了大部分女性。她能在这样的逆境中保持一份童心,依旧存有对生活的热情,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加上我们没有办法完全感同身受,只能凭借这些简单的记录来判断,可能会存在些许偏差。



萧红的一生,是困于爱的一生,作为那个时代女性的缩影,她用自己微弱的力量记录时代的印记,让身处新时代的我们也能感受历史发展的痕迹,对照自身,获得新的反思与慰藉。

你可能感兴趣的:(杂谈——女文青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