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创新窘境》读者笔记系列01

开篇

创新是一个联动前台与后台并不断变化的过程。设计驱动式创新,其底层逻辑——设计思维。一套成功的制度可以永远保证一家企业有所创新吗?(请不要有一劳永逸的幻想),创新不是一劳永逸,创新是不断挑战自己。

企业怎么做才算重视创新:要以生死视之。

创新有3层意思:更新(迭代)、创造新东西、改变。

以色列人:最难的事最容易做到,把自己逼到120分的标准,面前就是一片蓝海。

思考:这句话太有智慧了!让我联想到在欧洲学习的时候,教授让我们早晨在没睡醒的状态演奏音乐会中最困难的片段,当自己掌控住这样的状态,音乐会上怎么都能控制住自己。

企业创新面临的四大窘境:

1、产品与需求脱节

产品没有真正满足客户的需求

2、服务与体验偏离

例如蓝光碟片与视频点播的案例,只有克服服务与体验的偏差才能真正把握住创新的方向

3、技术与市场相悖

例如谷歌眼镜使偷拍变得容易,谷歌并没有站在市场的角度全盘思考

4、愿景与实践不符

前台服务和产品,后台是与项目匹配的人、资源、流程、技能、考核和奖励机制

设计思维“二心四力”模型

斯坦福大学五步模型:共情、定义、设想、原型、测试。

共情:带着同理心去理解真实用户在真实场景下的行为;

定义:梳理和提炼核心问题及用户群;

设想:发散思维,用头脑风暴等创新工具产出、筛选点子;

原型:快速制作出可感知的原型;

测试:测试原型,评估反馈结果,并迭代方案。

思考:五步模型与二心四力模型的差别 1)在共情之前带着同理心看供需两侧 2)通过方向、执行两个维度,细化每一个模块,并通过全局思考力这个中枢,来链接方向与执行的关系。

如何用二心四力解决创新窘境及其背后的六大问题?

创新方向不清晰;

目标用户不清晰;

用户需求没找准;

创新机会没找准;

产出没有差异化;

创新方案不落地。

思考:这6个问题应该每天问自己一遍,思考与有质量地思考最大的差别在于从哪什么问题开始思考,高质量的问题作为起点才能引发高质量的思考内容。

创新不是神圣的天赋,而是源自初心的选择;

创新因好奇心而向前探索、进化。

思考:从初心到好奇心,从好奇心到创新。

企业为什么不好奇?

哈佛商学院揭示了好奇心与业务之间关系的三大重要洞见:

1)好奇心和公司业绩绩效紧密关联,培养各个层面员工的好奇心,可以帮助管理者找到确定性,提升压力之下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设计、管理方式的调整,鼓励好奇心,提升参与度、默契度、改善效率;

3)真诚面对有好奇心的人,而不是有所顾忌。

思考:让自己变得中立,是优秀管理者的必修课。

同理心

共情你的客户

具备同理心的人有如下品质:

a. 接受对方的观点

b. 不给予评论(这并不容易,因为我们习惯于证明我是对的)

c. 感受对方的感受(共情)

d. 与对方交流感受,会让事情有所好转的做法不是“回应”而是“连接”

同理心地图

a. 所说:他持有什么态度?会对其他人说什么?

b. 所想:他为了达到一些目的做了什么?

c. 所做:哪些事对他来说是重要的(可能不会公开说)?他的梦想和渴望是什么?

d. 所感:想想他的情绪会被什么触动?什么会让他夜不能寐?

e. 目标:他真正想要、期望获得什么?

洞察力

穿透现象看本质

何为洞察力:一个人看透事物本质的能力

洞察力是同理心、好奇心、创造力的交集

思考:如果我是客户我的需求是什么?我要创造、改进什么产品给到客户?我该找怎样的人才一起共事做好这件产品?

洞察的核心能力是挖掘需求

用户洞察有四层:

第一层:行为、态度、发生场景

第二层:思维方式

第三层:用户目标

第四层:价值观

如果把消费者感知到品牌价值的哪个时间点想象成一条价值感知线,那么我们就会看到,只有越过了价值感知,用户的需求意识才会逐步明确、清晰、可描述。

弗洛伊德将意识分为:意识、潜意识、前意识三个层面。

意识:可以直接感知到心理的部分;

潜意识:人的本能及本能产生的欲望;

前意识:稽查者,防止潜意识的本能冲动和欲望等进入意识中,导致三者失衡。

倾听用户而不盲从,这是创新者需要秉持的态度。

真正的好产品,会让用户遇见更好的自己。

思考:好产品(或服务)的特点,超出用户的预期、更好、更高效地解决用户痛点,能够与用户共同成长。

全局思考力

看清复杂动态的系统

用户体验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人、环境、产品、服务、界面、操作系统、技术等都是体验的一个部分,如果不能通盘看全局,很有可能创新落地的体验就割裂了。

提升全局思维力的方式:产品服务化和服务体验化。

例如:客户想买电钻,其实是希望打孔挂照片收获美好的回忆,这就是产品服务化的体现。

产品服务化趋势主要有技术的进步、用户期望的提升商业的发展共同驱动:

1) 技术的进步:技术发展(智能手机、无人驾驶、区块链等)催化商业世界的巨变;

2) 用户期望的提升:用户不满足与产品本身,还希望产品能和网络链接;

3) 商业的发展:难以模仿的客户服务会成为企业唯一的竞争优势,服务不仅可以创造独立的价值,还可以增值。

服务设计是设计思维的延伸;

服务设计好比串珍珠的线,把有价值的珍珠串在一起,让客户心动。

思考:在自己的项目中,如何创新放大每一方的价值?从而扩大市场容量,实现利益相关方相互赋能、整合。

创想力

让灵感自然流淌

设计思维的创想力鼓励大家要具备实验精神,实验并不会因没有达到预期结果而宣告失败,而是在其结果无法验证假设的真假时,才会被称为失败。

设计思维创想力的源泉,就是勇于试错、不怕失败的实验精神。

失败是进步的过程

思考 : 这句话太经典了!远比失败是成功之母来的经典!因为他站在了一个共情的维度鼓励失败者。

设计思维中蕴含着四大实验原则

1、打破边界:实验的目的不是让我们在原有的边界兜兜转转,而是找到新事物、新方向、打开新局面。

思考:原来艺术教育行业只有销售、教学、客服三个模块,专业的咨询特别少,而优质提供解决方案式的咨询,能在第一时间俘获家长的心。

2、不惧失败:创业者需要顽强的意志力,知道如何根据市场变化伺机而动,保持初心并且持之以恒,否则很容易放弃,一事无成。

思考:我始终觉得咨询是一个行业的头,从产品链头部切入机会是最大的,故在一个行业具备做咨询的能力,是始终要去积累的能力。

3、善于质疑:不轻信、不盲从,凡事要习惯性多问几个为什么,避免无效投入、及时止损。

思考:在做秘书的2年里,老板一直问我信息的来源、渠道,他很强调不同立场、不同口径的信息质量,如何去获取高质量的信息,对决策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4、获得反馈:每一次实验产生的结果都是一次反馈,我们要通过反馈,迭代我们的想法和做法,在实践中反复打磨原型,直到最终的解决方案。

思考:对商业模式每一阶段执行后都进行复盘。

设计思维是从发散到收敛再重复的过程;发散的目的是为了让团队发现新的机会,甚至重构问题本身;收敛需要结合定量数据,通过严格的逻辑思维,在各种探索中寻找正确的方向。

思考:在实际项目中,发散可以听到不同视角的声音,收敛相当于总结发散中对项目有价值的、受启发的建议,从而在现有阶段的方案中更进一步。

敏捷行动力

让好想法变成现实

原型不是艺术品。

原型的本意是用最快速、简便的方式把概念和特点呈现出来,帮助我们有效地得到测试者的反馈;对原型投入的时间越长情感部分就越多,理性部分则越少。

选对原型保真度。

原型的类型多种多样,需要的制作时间也不同,从低保真原型走向中保真、高保真原型是一个比较可靠的路径。

数字化转型与设计思维

成功转型是设计出来的。

什么是数字化转型:传统企业通过将生产、管理、销售各个环节都与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相结合,促进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业务的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是数字技术,涉及业务模式的转变、组织架构的调整、组织管理的变革等方面。

数字化转型是演化式、渐进式、迭代式的。

如何解决系统封闭、数据孤岛等疑难杂症制约的企业发展?

两个思路:渐进路径和激进路径

渐进路径:基于传统IT架构局部完善方案,通过各种手段,采取消灭信息孤岛的方式,实现系统数据打通。

思考:解决所有模块数据量化问题,对于所在行业有不小的挑战,需要思考在现有资源下如何解决数字化转型问题。

激进路径:基于云架构的整体优化方案,将数据像云端迁移,从而实现数据集成、业务继承、技术架构统一、自动化运维,并且加速能力沉淀、快速行营客户需求,构建以用户为导向的新型架构体系。

读者介绍:戴琪

股权投资与资产管理工作者、艺术教育行业创业者、上海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意大利第59届普契尼音乐节受邀独奏家、中意文化使者,东方艺术中心“未来大师“系列音乐会受邀独奏家。

好消息

《突破创新窘境》一书已经在当当网、京东商城面世了。此书由罗振宇&刘润等老师联合推荐。欢迎爱创新的您持续关注后续新书动态。

新书发布后,收到了读者广泛好评,豆瓣评分9.1分。

作者介绍

李欣宇

“二心四力”创新理论提出者,本土创新咨询品牌high创创始人&CEO,为企业提供创新系统解决方案,在品牌战略、产品创新、服务设计领域,拥有十五年的国内外咨询经验。

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以“二心四力”为驱动的创新系统解决方案。目前已帮助华为、京东、OPPO、罗氏制药、联合利华、故宫文创、得到APP、拈花湾、水晶石等上百个品牌,突破创新窘境,打造“增值商业,温暖生命”的创新产品和组织。

曾受邀于TEDx、西班牙马德里“第十届全球服务设计大会”等国内外各大论坛发表演讲近百场。在国际知名SAE期刊发表过数篇国际学术论文。

你可能感兴趣的:(《突破创新窘境》读者笔记系列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