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XMind获得心流,保持长时间的专注

以下的场景大家一定不陌生:

看书看了不到十分钟,就拿起手机开始刷朋友圈。

说好的到图书馆学习,结果刷了一下午的微博。

原本计划打开电脑看公开课,结果刷了一晚上的剧。

要写年终终结,结果写了半天还是白纸一张。

不知道什么时候专注变成了一种很稀缺的东西。是周围环境的诱惑太多?还是心里的杂念太多?XMind 酱今天和大家聊聊如何保持长时间的专注状态,专注于想法本身,心无旁骛地投入工作。

01首先先和大家介绍一个概念:心流(flow)

可能大家都能够回忆起这样一种感受:当你集中所有的精力和注意力在某件事情上时,好像全世界都消失不见,你甚至失去了对时间的感知能力,甚至连自我的存在感也消失不见,只剩下专注和你手中在做(想)的事情。

这种精神高度集中,完全的投入以致于让你忘记了时间的感知的感觉,心理学家把这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完全的沉浸状态叫做心流(flow)。

02如何进入这样一种状态?

通常在这样情况下比较容易进入这种状态:当你的个人能力、技能和当前困境势均力敌时,需要你集中所有的精力去克服这个难题。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容易进入这种高度集中的状态。问题太难,则会产生焦虑;问题太简单,则容易觉得无聊。

比如说:当你在下棋(棋逢对手的那种)、爬山(有难度,需要集中注意力的那种)、打乒乓球(对手和你一样强时)、芭蕾舞、做手术时、练瑜伽、进行艺术创作时(画画或写作时)、学习(隔天要考试时)、阅读(碰上十分感兴趣的书籍时)、工作(刚好有比较棘手的问题要处理时)。

提出心流概念的心理学家契克森米哈赖(Csikszentmihalyi) 经过对上千个不同职业不同人生轨迹的人进行研究后,发现心流(flow)是一个普世的体验,有以下的共同点:

* 清晰的目标和即时的反馈

比如获得竞技的胜利,比如你做的事情立马就能有反馈。

* 完全的沉浸,脑袋中没有其它信息的干扰

就像“作茧自缚”把自己和外界的所有干扰隔绝开来。

* 意识和行动融为一体

比如吉他手在演奏时已经能和吉他融为一体,弹奏时已经不需要耗费太多脑力,仿佛出自本能。

* 失去自我的意识

但是经过这样的心流过后,往往会觉得更了解自己,更活出自己。

* 超强的自控能力,不惧失败

不去事先担心这件事能不能成,会不会失败,就只专注去做。

* 专注发自本身的正反馈

也就是你做某件事是因为你自发地想去做,而不是被动地完成。

他说:“痛下决心追求一个重要的目标,各式各样的活动都能汇集成统一的心流体验时,意识就呈现出一片祥和。知道自己要什么,并朝这个方向努力的人,感觉、思想、行动都能配合无间,内心的和谐自然涌现。”

经常有心流这种体验的人被称为“自得其乐型”人格(autotelic),因为他们有深度的自觉,能够自我激励,追求更有目标更有意义的人生。

03如何用好 XMind 这个工具,帮助自己进入这样一种聚精会神的状态?

对大部分人来说,要进入这种专注的状态其实还是有点难的。正是把握住了这个痛点,所以我们在新产品 XMind: ZEN 中推出了 ZEN 模式。

进入 ZEN 模式,软件会隐藏页面内多余的元素,画面干净,功能精简到极致。帮你全神贯注地绘制每一个主题,专注于捕捉自己的想法,心无旁骛地完成工作。

ZEN模式,没有其他多余的功能或程序来干扰你的想法,让你能沉浸在自己的想法中,抵抗外界一切的干扰和噪音,专注于捕捉灵感,发散思维,把脑袋中的奇思妙想具象化。现在更有酷炫的黑夜模式和计时的功能。

1、利用 ZEN 模式,用思维导图厘清你最近的想法。

找到你最近最渴望改变的东西,或者最想达成的技能。不管是提升某个专业技能,还是看某些专业的书,列出自己的近期规划和行动路径。清晰的目标有利于你更专注地去施行。

“在目标明确、能够得到即时反馈,并且挑战与能力相当的情况下,人的注意力会开始凝聚,逐渐进入心无旁骛的状态。”

2、马上开始动手去做。

理清楚了之后,马上开始动手去做。进入一段时间的专注状态最佳的时候是此时此刻,不是等会,也不是半小时后。越拖延,越难专注。

3、把自己和干扰源隔离开来。

如果你的最大的干扰源是手机,那就把手机进行关机。很多人有社交上瘾症,不管有事没事都喜欢拿起手机刷一刷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但这种消遣最容易让人分心。如果你不能控制好自己的那份窥私欲,那就先把自己和干扰源隔离开来。

“由于心流发生时,人必须投注全副精力,意念因此得以完全协调统一,丝毫容不下无关的念头或情绪。”

4、培养自己不论做什么事都全神贯注、运用技能的习惯。

如果你能将专注培养成一种习惯,那么你就能够掌控自己的注意力。不管做什么事,都能够全神贯注,那么你获得心流的体验就越容易。

“能掌控注意力,便能掌握体验,进而控制生活品质。”

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用XMind获得心流,保持长时间的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