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张宏杰《顽疾》有感

张宏杰是一个很牛的历史作家,他本来工作是一个银行职员,大约在辽宁葫芦岛,他匿名写作,连上级官员都是他的粉丝,后来知道自己的偶像作家原来是自己的属下,特批张宏杰可以不上班,唯一条件就是:提前阅读张的新作品,可见张宏杰文字的魅力。

我国处在一个凶险的时代,近期特朗普还在叫嚣让制造业回归美国、各种抵制中国货的浪潮此起彼伏,各种关税壁垒、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政策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廉政的官僚体制,是对内安民、促进生产增加税收的关键。国际环境险恶啊!杜特尔特像一只哈巴狗,哪里有肉就朝着哪里摇尾巴,巴铁兄弟真的那么铁么?非洲的政权迭代对于我们的海外投资风险几何?外部忧患必须时刻存心间,正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阅读张宏杰的书,这不是第一本,他还写过《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里面的人物有海瑞、张居正,和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有重叠之处,没怎么看,不敢妄加评论。但是此次间隔数月,零零散散地浏览他的《顽疾:中国历史上的腐败和反腐败》,很有感触。我的文字水平不高,但是喜欢摘抄。

每个朝代每个王朝,都有关键时刻,明末李自成的关键时刻,是劝降吴三桂,要知道多尔衮随时南下,山海关横亘其间,争取他非常重要,但是李自成派出劝降的人悉数被吴三桂金钱收买,回来报告李自成自然歌舞升平,言语模糊不清,误导了李自成,从某种意义上,错过了剿灭摇摆派吴三桂的最佳时机。也间接造成了吴三桂和多尔衮的强强联手,加速了闯王政权的覆灭。

卧薪尝胆的男主角勾践,兵败会稽山后,励精图治十年如一日的前提下,听取范蠡意见,收买了夫差的宰相,言出必表扬勾践,让夫差放松了警惕,把主力部队用于和远方的齐国消耗,这个宰相收黑钱办坏事,诬陷伍子胥是叛徒,后来伍子胥自杀以明志。再后来,勾践起兵杀夫差,这个贪墨的宰相也被诛杀,根本没有机会享受收受的礼品宝物。任何人,必须把命运与国家联系在一起,否则危如累卵。

战国诸侯中,无数次上演反间计,这种计谋的成功,无一例外是内奸收礼物,大肆陷害忠臣名将,待名将被放逐,敌国得手。比如燕国名将乐毅,攻城略地无往不克,但是田单收买燕国宠臣,到处造谣说乐毅坏话,乐毅被罢免后,田单的火牛阵才有了用武之地。

如果不是张良贿赂了项羽的亲信项伯,刘邦没有内应,很可能活不到最后,所以说不怕狼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以上是看《史记》《李自成》的一点体会,下面聊聊《顽疾:中国历史上的腐败和反腐败》。

图片发自App

之前我一直以为鸦片战争中国史纯粹的受害者,看了此书我发现,在鸦片战争爆发前半个世纪,西方人就开始通过广州等贸易枢纽开始与中国清朝进行贸易往来,但是被严重盘剥,可以说任何层次的海关都要层层克扣英国商人,而且英国商人在中国广州只能生活在“十三行“这个狭窄区域,也就是说清朝皇室、官僚大员对蓝眼睛的洋人有着侵入骨髓的排斥心理,以至于洋人代表跑到北京告状:各级盘剥过甚,无法正常贸易往来。”你知道结局么?清廷震怒,严查沿途放行的官员,有甚者斩首。这完全是蒙蔽试听的做法,掩耳盗铃的行径。其实清朝皇帝有时候也需要各级海关供奉的钱来满足私欲享受,在此书中,危如累卵的大清在经历了鸦片战争后,海关由英国人赫德掌管,居然出现了超级廉政的时期,营造了大量的税收,为后期的苟延残喘提供了机会。

图片发自App

我只能说是浏览此书,所以看到哪里说哪里,东汉末年,卖官鬻爵已经是从皇帝到大臣都在做的生意。居然连满朝第一等廉臣也要花大价钱买官。所以东汉的衰败,除了天灾,更是人祸。王莽想要走乌托邦的清平盛世,可是水质清则无鱼,把百姓的正常生活都搅和了,倒台就成了必然。

图片发自App

书中清朝部分,给曾国藩个人留下了很多笔墨。以曾国藩为代表案例,说明清朝集权中央,基层官员的工资很低,官府衙门的装修、办事人员的生计、甚至办公损耗支出,中央一律不管,由当地官员自行筹措,百般无奈之下,出现了“火耗“、“鼠鸟耗”等匪夷所思的支出,康熙等注重个人千年明君的声誉以及“永不加赋“的承诺,造成了基层官员苦不堪言,既要层层上供,又要保持为官的面子(衣服、家庭衙门装修、手下人的衣食住行)等等,被逼无奈只能巧取豪夺。

张宏杰此书伟大之处在于援引了大量详实的历史资料,每部分后面的援引书籍长达数十种。严谨的治学态度让人钦佩不已。

在中国历史上,西汉和清朝的雍正时期,奉行高薪养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很像如今的新加坡,在清朝的大部分时期,朝廷要求官员们用道德来约束自己,是个很荒唐的举措。要知道,清朝康熙年间连年内战,消耗大量国库。财政收入高度中央集权,书中写到:“这样无止境地、变本加厉的不断压缩,使得地方官员手中不断没钱来进行地方建设,甚至没钱来给衙役们开支。各地官员开始普遍巧立名目,千方百计盘剥百姓,以补充经费之不足。这就是导致康熙皇帝所指的“大小官吏不能子爱小民”“借端私征,重征火耗“等现象的制度原因....到了康熙中期,全国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分配比例基本固定为82:18.”

图片发自App

遇到好书,就抄一点。再次向张宏杰致敬,感谢他让我拨开尘封的历史迷雾,重新分析千百年来的得失,我觉得这就是历史学家存在的最重要意义之一。

你可能感兴趣的:(摘抄张宏杰《顽疾》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