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听了那么多书,生活依旧没改变

我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打开手机,朋友圈几乎被各种“听书、读书”的打卡海报刷屏。我很佩服这种每天能坚持早起晨读的人,而我早上六点起床晨读也是最近一周才开始养成的习惯。但是,我好奇的是,这些六点,甚至五点就开始晨读的人,是在真正的读书,还是为了晒图?连续打卡两百多天的人,为什么思想还是没得到提升?

有一天,我偶然和一位听书咖聊了聊,她说她听书很努力,一本书会反复听、反复听,至少五六遍吧。

她说话的语气非常坚定,看得出她付出的努力已经把自己感动。我也承认,一口气听完一个小时的讲书音频,本身就比较需要毅力,更别说听五六遍了,我也被她的毅力感动。

但是,听书学习,不是为了考验自己的毅力,而是为了学以致用。于是,我问了她一个问题:听完这些书,你获得了哪些收获?

她说:老师讲得很好,我觉得自己需要提升,掌握了很多知识……

她说到第三句话的时候,我的头顶已经冒出三道汗。这些她所谓的收获,不过是一种主观的感受罢了,太过抽象和笼统,几乎是说了等于没说。

她所出现的问题让我开始思考,同样是读书、听书,甚至是听课,为什么有些人用书中的知识不断打开自己的新世界,不断提升自己的做事能力和思考能力,从追随别人思想的追随者,变为有自己认知的主导者。而有些人读了那么多书,从口中说出来的话仍然是“这本书很好,老师很牛”这类的感官感受,也仍然是别人的追随者。

我觉得,在学习这件事情上,人和人的本质差距就体现在这里。有些人虽然非常勤奋,但是没有把学习到的东西转化为生产力,而有的人能把学到的20%快速转化为80%的生产力。我认为,后者才是每一个学习者、读书者真正要实现的目标,而不是单纯从数量、频次去衡量自己的成果。

怎样才能让学习转化为生产力,这些年,我有一些感受,在此分享,不一定都对,但会对你有启发。

听书也好,听课也罢;读书也好,刷朋友圈爆文也罢,这都是当下我们最常用的学习途径。我觉得不论采取哪种途径学习,学习都一定要“学三遍”:

1、第一遍学习新知

你已经知道的东西,通常你不会有兴趣再学习一遍,就像是一本书,如果你已经理解透彻,能够完整复述,基本上不会去翻看第二遍一样。旧知对我们并不具有吸引力,绝大多数情况我们学习的都是新知,即我们不知道的东西。

所以,第一遍学习学什么?就是学习新知,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个名词概念、可能是一种思想理念,也可能是一个模型工具,当然还可能精赞的表达技巧。总之,对你来说的一切未知都是第一遍学习中的新知。

2、第二遍理解新知

仅仅知道了过去不知道的还不够,哪怕是你把这些新知识记录在本子上或者发布在朋友圈里,都还不够。

从脑科学解释一下,我们接收到信息后,这些信息首先进入人大脑的海马体,这个部分负责人的记忆,但是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瞬间记忆”,什么意思呢?就是很容易忘记。比如你今早写下的笔记,到了晚上可能就忘记了。而要将海马体当中的记忆转移至长时记忆,需要我们理解信息、建立体系框架等,意思就是要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

基于脑科学的原理,学习一定要学第二遍,而第二遍要做到就是“理解新知”。这一遍不仅帮助我们加深记忆,更加可以帮我们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

如何理解?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能否合上书本、笔记去复述。如果脑子里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儿,但就是表达不出来,就说明没有理解到位。因此,学第二遍就是要深刻理解学到的知识,并且用自己的语言复述。

3、第三遍链接新知

理解虽然有助于更好的记忆,但是,还没有结束,因为学习知识的目的是把它们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并且运用于实际当中。要做到这一点便需要第三遍的学习,即链接新知。

链接新知指的是把我们学到的新知和其他知识、日常实践等相结合。因此,链接新知分为三个层面:首先是旧知和新知的链接,其次是理论和实践的链接,最后是书籍和书籍的链接。

第二层面我认为是特别重要的,即如何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日常实践。把这个问题想明白了,书才算是没白听、没白读。讲一个例子吧,我之前听过一本书叫《行为设计学》,当时听完之后只记得这本书讲的是如何创造峰值体验的,至于怎么创造,听完就忘了。过了一个月,我又把这本书拿出来听,边听边记边思,这时候我就将书里所讲的创造峰值体验的四个方法,尝试运用于“21天爆读训练营”的学习项目设计中。结果,训练营开营头三天,就得到了让我意想不到的效果和反馈。

听书、听课、读书、读文章等等,以这些方式输入进大脑的知识粮食其实都是粗粮,唯有经过我们理解、加工过后,这些粗粮知识才会变为细粮知识,才能被我们良好的吸收,为身体的健康提供所需要的营养。

你为什么听了那么多年的书,生活依旧没改变?原因可能就出在了只吃知识粗粮,而没有对其加工变为细粮。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你听了那么多书,生活依旧没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