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13时07分,袁隆平院士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早上醒来时打开朋友圈,以为是谣传,没想到后来变成了悲伤的事实。
袁老的禾下乘凉梦,千古不灭。
袁隆平院士的去世,让全国人民自发悼念;在送别袁老的灵车的路上,更是一阵阵哀伤泣声不绝,听者鼻头一酸再也绷不住也跟着落泪。
袁老常去的一家小理发店的老板娘曹小萍,更是在镜头前忍不住流泪,在深夜时发了一条朋友圈缅怀袁老。
在她的眼中,袁老就像他的父亲一样,没有架子,和蔼可亲,很重感情。
你们发现了没,这位国之脊梁多么深入“民”心,他是真真正正走入我们所有普普通通的人群当中,也是老人小孩大人都认识的真真正正的英雄。
因为民以食为天,大家都要吃饭,饭是最接地气的,没有什么是一顿饭解决不了的事情。
有人说,我不懂科学,也不懂物理不懂医学也不懂武侠,可是再笨的人也懂吃饭,也要吃饭,只要吃饭,看到饭都会知道有一位英雄他叫袁隆平。
就如同钟南山院士一样可敬可亲,因为我们可能不明白疫情具体是怎么来的,是什么病毒,但是我们却知道一旦被这个病毒纠缠,那很容易完蛋;疫苗免费普及时,我们都会想感谢祖国,感谢为我们研发出抵抗这肆虐病毒的疫苗的英雄们。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一饭一思,当之不易。
袁老亲历过饥荒也目睹过那个年代因为没有饭吃导致的悲惨,正是因为如此,他才立志要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
是的,他不仅心怀祖国天下人民,更是心怀整个世界的人民,这是他毕生的远大的伟大的追求。
国之脊梁,国士无双。
今天写这篇文章,除了缅怀袁老,更是愿我们能每天都好好吃饭,纪念袁爷爷热爱的那片土地,还有我们心中的那片稻田的梦。
从小就在农村长大的人们都知道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
我记得从小到大,我的父母都会在饭桌前教育我们说,吃饭的时候一定要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也不要总是讲话,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那个时候的我总是不明白为什么吃饭一定不能讲话,为什么一定要安安静静的吃。
如果因为满脑都是欲望与压力还有消极的能量,那么饭再好吃也不够香,味如嚼蜡。
后来长大了渐渐明白,有的饭是要安静毫无杂念的去享受,米饭的香甜才会蔓延到你的唇齿你的舌尖。
而你也会联想到长辈在水稻田劳碌的身影,联想到收成的时候这些稻谷要平铺在烈日下不断的推不断的翻,再送去碾米厂碾米。
当一颗颗饱满的健康的米粒出来时,你会感到无比的神奇与惊喜;
于是你会越来越珍惜粮食,你知道一颗米粒一片水稻田从播种到收成,要多努力才能被送到人们的口中。
因为虽然你没有真正的劳作过,可你也知道,原来粒粒皆辛苦,是这么由来的。
后来离开家乡到都市漂泊,无力煮饭时,到餐馆或者点外卖,吃到的米饭总会觉得少了一些味道,不够香也不够带劲,总觉得哪哪不对劲,有时一忙碌过了头,饿过了头,便一点胃口也没有,饭也吃不完就此浪费倒掉。
倒完之后总觉得会不会有饭之神惩罚我,因为小时候母亲说过,万物皆有灵,食也有食神,让我们一定不要浪费,一定要好好珍惜粮食。
倒饭的时候每每想到这句话,都会有很大的罪恶感。
一碗饭蔓延的不仅是父母给予的育语,更是交融了太多的情感与难以表达的灵气。
中国人向来都爱吃饭,一日三餐如果没有米饭,那便索然无味了。
而最美味的饭永远是家的味道,或者是自己在厨房忙碌学着父母亲人的身影,做起家乡的饭菜,心中的感情便逐渐饱满。
比如一份蛋炒饭,外面餐馆的蛋炒饭,总觉得没有我父亲炒得香,明明一样都是饭,却做不出来一样的味道。
恍然大悟,才明白原来是少了一股“乡味”。
父亲的蛋炒饭,只加蛋与酱油还有葱花,但是却是令人最回味的。
因为只有最爱你的家人朋友,懂得你的胃,知道你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也会心疼你的胃,让你忌讳这个忌讳那个,好好吃饭,好好幸福。
幸福的源泉也是来源于一日三餐,餐餐让你满足与快乐。
啊!怎么说呢,一碗白茫茫的米饭,满足了我们的色、香、味,还有那沉甸甸的思念想念,还有那人间的人们的复杂的情感。
也许当今的小孩只能通过书本通过课文通过电视看见种田或者收成的画面,他们没有亲自经历过米的产生,但是都会读一首《悯农》。
又也许新时代新农村已经不需要家家户户都种田插秧了,因为科技的发展,经济的增长,我们都越来越便利,可以直接购买各种各样的品种的大米来满足我们吃饭。
但是只要说到吃饭,想到杂交水稻,都会热泪盈眶的想到袁隆平爷爷。
他把一生都交给了水稻,把功勋写在了大地上,而他也可以放心的挥着稻香的翅膀去往无忧的天堂。
因为当今的中国,我们的饭碗肯定会更加牢固的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手上。
我们都相信,袁老去往的那个天堂,一定也会有让他放心的大米价,还有都能吃上饭的安心与放心,还有他的梦绝对不再是梦。
什么梦啊!
禾下乘凉梦。
文/张扬明月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让明月特别感慨的是当我在搜索网页关于袁老的图片时,几乎都是袁老在水稻田工作的图片。
缅怀!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