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同学的多元化

又到了每年的高考后报志愿时间,被朋友圈的相关新闻刷屏,忽然想到高中已经是将近二十年前的时光了。

现在所在的小城里,有几个高中同学,时常有些来往,有做房产中介的,有卖办公用品的,有全国到处跑做销售的。总之,每人貌似都从事不一样的工作。这和大学、研究生同学情况大不一样。大学同学里,一半以上在各种重工业企业里做工程师,研究生同学大约一半在华为、腾讯之类的IT企业,创业的也有,不算多。像开个小店的,好像就没了。

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也容易理解,一层层的考试就是筛选,一级级的学习也是“绑架”。

在农村高中,能去那里读书的本来就是十里挑一,甚至百里挑一了。这不夸张,因为我那时候绝不多数人没读完初中就辍学了,然后中考又淘汰了大部分人。能去读高中的,不是初中成绩名列前茅,就是家里拿得出钱交“委培费”。所以,读高中后,不管高考怎么样,总会去上一个大学。读和不读大学的差别,比读清华和专科的差别要大。读完大学,大概率会留在城市发展。

高中期间,不管你以后想做什么,也不得不同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上一样的课,读一样的书,考一样的试。高考结束,因为分数,因为志愿,大家分散到五湖四海,然后到各行各业。

而在大学、研究生期间,经过筛选过后,大家有着类似的分数,相同的专业,毕业后大致也会去相似的行业,尤其是像我这种工科专业。同时,也要注意到专业知识的“绑架”作用。读完研究生,绝大部多数不会去开一个小店,不是说小店不赚钱,而是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的知识白学了”。即使拿到的OFFER比开店赚的少一点,也愿意进入对口的行业。也正因为这样的一种“绑架”,我的大学同学、研究生同学里,貌似没有几个做成一番大事或暴富的。倒是有一些高中同学,或游走于社会边缘,或勇于尝试新鲜事物,事业做得风生水起。

突然想起来,有一段时间没和高中同学们联系下了。趁着暑期,抽个空,追忆下峥嵘岁月,看看各自有什么好玩的事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中同学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