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狼大战》(The Grey):只要自己不放弃,没有谁能击倒你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头条号,ID:1665229116599304,文责自负。

已经很投入地看过好几遍《人狼大战》(The Grey),不得不说:这是一部成功击中心灵深处最柔软部分的大片,七分文艺、三分惊悚、全程真实。

说它文艺,是因为寒风呼啸、雪花裹挟、举目无尽的荒原里,面对寒冷、饥饿和虎视眈眈的群狼,7个昔日的亡命之徒通过绝地求生完成心灵救赎。虽号称动作片,其“动作”特征却不明显,画风反倒有点偏文艺。

说它惊悚,是因为飞机失事后,侥幸活下来的7个人逃生途中,被恶狼偷袭得猝不及防,随时爆发人狼大战,看得观众心惊肉跳。

说它真实,是因为影片既没有拯救世界的个人英雄主义,也没有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的神级人物,且在极端自然面前,生命显得如此脆弱,小分队也没有最佳求生策略,恰恰说明片子贴近生活,真实可信。

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阿拉斯加的惊悚的极地求生故事,由乔·卡纳汉执导、连姆·尼森主演,2012年1月在美国公映。改编自伊安·杰夫斯的短篇小说《鬼行者》。


《人狼大战》剧照

一、爱使人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影片原名The Grey,画面也确实充满灰色基调,给人无比压抑之感,看得人脊背直冒冷汗。阿拉斯加荒原深处,一家地处偏远的石油公司专门招募各地的杀人犯等亡命之徒,他们在这个荒蛮之地辛苦劳作,很难见到家人,还要面对寒冷、事故、野兽的生命威胁,整日除了酗酒就是等待死亡。

电影一开始就给人无路可走的感觉,人们消极无助,画面沉闷,看起来,他们好像已经对人生失去了希望。

奥特维是这家公司的职业守护猎人,专门狙杀野狼。因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他常幻觉与妻子温存,孤独与绝望中几度自杀未遂。一次,他和工友们执行任务时乘坐的飞机失事,坠落在暴雪纷飞的冰原。与之一同侥幸逃生的还有赫南德兹、塔尔盖特、弗兰纳瑞、博克、迪亚兹、汉德里克这6人。

虽然暂时逃生,但救援不可能到来,他们命悬一线。选择自救求生,还是坐以待毙?生死关头他们不但不畏死,求生欲望反倒更强。这是全剧的关键点和转折点。

一帮被世界忘记的亡命之徒,徘徊在生死之间,但他们依然有亲情的挣扎,这是他们与困难斗争的希望之火。主人公奥特维怀念与妻子的温存,时刻带着她的照片。飞机失事后,幸存者首先想到的是收集遇难者身上带着的家人照片。画面中他们捡拾遇难者的钱包,找出他们家人的照片带在身上,

有人质疑:生命朝夕难保,多带一件物品就为生命带来一份负担,这帮人真是傻瓜。褪去醉生梦死面纱之后,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人,他们是形骸放浪却心中有爱、身上有温度的正常人。身为亡命之徒,却灵魂不亡、情感不亡。

情景一旦设置,剧情发展不可抑制。因为爱有温度,所以除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地战胜饥饿、寒冷、恶狼,别无选择。

二、只要自己不放弃,没有谁能击倒你

狼的活动半径300英里,捕食半径30英里。掉进狼窝的7个人为了防止被围攻,天黑前必须尽快撤离到树林里,那里也许可以生火,防止冻死。但在撤退的过程中,狼群却始终没有放过他们,而是在寻找一切机会,对落单者进行攻击。

有人抬杠:狼是有人情味的,《狼图腾》就是证据,奥特维猎杀那么多饿狼,身上一定沾了狼的血腥味,因果报应,天经地义。可是,列位看官,听说过狼心狗肺这个成语吗?现实就是。奥特维的队友一个个放弃生命,惨不忍睹,难道还不如野狼值得同情吗?

赫南德兹,是奥特维第一个救助的幸存者,在轮流守夜时,他单独小解,却被狼从正面袭击致死,第二天早晨才被发现。电影放映时,场面一度惊悚到观众发出“嗷·····”的怪叫。

塔尔盖特,有点书生意气。在撤离飞机失事现场时落单,死于狼群之口。他是撤退过程中走在队伍最后的人,我在观影时没看清怎么回事,后来下载了片子再看,才弄明白。狼的速度太快了。

弗兰纳瑞,恐高,和奥特维一样无法与家人团聚。在空中沿着自制的绳索攀援时眼镜跌落,内心不胜恐惧,力气用尽导致失手坠落,摔至奄奄一息后被狼群赶上咬死。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想着女儿,画面愈温馨,心痛愈难忍。

博克,年迈体弱,患有组织缺氧症。在经过长途的雪中跋涉后体力不支,暴风来临后丧失意识。虽然奥特维用尽了各种办法,试图让博克醒来,但博克最终还是没有逃脱死亡的厄运。

迪亚兹,很爱面子,在露营时与奥特维发生激烈的争吵并大打出手。后因队伍多次遭到狼群袭击而精神崩溃,奥特维多次挽救他,但仍然选择主动脱离队伍并自我放弃。

如果说前4个人虽与自然界做过正能量的抗争最终没能留下来令人遗憾的话,那么这个迪亚兹的命丧狼口,就明显是因为意志不够坚定的主动放弃。他似乎早已看透生命的无奈,或许为了不想再拖累队友,最终自己击倒了自己,令人黯然伤魂。他与奥特维形成鲜明的对比。

汉德里克,与奥特维在躲避饿狼追杀时失足坠入河流,脚不慎被石头卡住,溺水而亡。这个场面我看了好几遍,冰水中窒息而亡,犹如亲眼看着他离开而无能为力,当时想这影片应该划为限制级。

影片最后,奥特维孤身一人面对凶狠的狼群。无论多么的不甘,他终要明白:置之死地而后生才是唯一的出路。

7个人,7条鲜活的生命,同样的境遇,在人生的最后关口表现出来的精神各不相同。也许可以让不同性格的人对号入座,分别找出他们面对被剥夺生命的最后关头,应该持什么样的人生观。斗争到底还是举手投降?这也是影片带给我们的启示之一。

电影的结局是开放式的,这也是最常用的手法之一,选择性让人充满希望,不至于失望和悲伤。主人公奥特维可能已经死了,也可能没有死。不过,在结尾一晃而过的彩蛋里,他已经杀死了头狼,精疲力竭地躺在了死去的狼身上,静静等待救援队的到来,给人很大的安慰。无论结局怎样,都不重要了。影片留给观众的,是代表人类的奥特维无法被战胜的坚毅形象,这也是影片要表达的理念之一。

无论人生面临着怎样的挣扎,对奥特维来说,他都没有理由去放弃。一个主动寻死的人,在经过这样一番灵魂的搏杀之后,最终明白:只要自己不放弃,没有谁能击倒你。只要努力活下去,就能寻找任何可能的希望。即便是死,也要死得有价值,向上天证明自己真的活过,而且努力拼搏过。

人有时候觉得活不下去,那是你没有真正独立面对过生死考验,人类本能的求生欲望,比任何考验来的都直接。如果说奥特维举枪自杀是生死预演的话,那么面对群狼挑战就是生死实战。自杀可以,他杀,不行。

三、生命的真谛,在于失去灵魂的人怎样实现自我精神救赎

作为守护者,发现飞机失事后自己还顽强的活着,奥特维主动承担起来领导者的角色,努力带领幸存者求生自救。一个本来欲自杀寻死的人,却在严苛的气候条件下和群狼的虎视眈眈中,带领别人求生,真的是一种讽刺。这是生命的本能,也是一些欧美大片的灵魂。

想死而不得,却需要承担不必要的责任,一切都源于共同的指向:热切期望与家人团聚。这是欧美影片最常用的桥段,是突发事件,是事出有因,是不甘被围猎。不经意间,与天地斗、与凶猛的动物斗,更是为争取自己的灵魂自由而斗,伟大斗争使人类不自觉地完成颓废的自我精神救赎,这是电影编导最高明的设计,值得深思、值得挖掘、值得学习。

其实生活中并不乏这样的真实案例。被病痛、厄运打击得体无完肤的史上名人比比皆是,司马迁《报任安书》;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越是置于“死地”,越是能够“后生”,大概不处逆境,不能彻悟生命真谛。

一个失去灵魂的人,生死由命而不认命,需要有一个契机,完成自我救赎的升华,这就是面对残酷的斗争。自我的精神救赎话题,是西方文艺片中永恒的主题之一。将文艺片拍成三分惊悚,还要冠以动作光环,的确创下一个崭新的记录。

写在最后

《人狼大战》除了故事真实、表演到位之外,同时也是一部大量使用电脑特效的商业产品。故事虽简单,但里面的各种能够让故事更加精彩的设计让人称道 ,其中狼的部分,全部采用了CG技术。

但电影却没有一味地去夸张地表现特效,也没有像其它世纪末日主题“吊炸天”地制作一些大而不实的视觉冲击场面,而是以“非可见特效”或称“隐性特效”(invisible effects)的手段,让观众过了一把全真实场景“体验”的瘾,观感十分可信。能创下2012年北美票房纪录也就不足为奇了。

影片将一个简单的求生故事推至自我精神救赎层面,成功地将几个没有生命退路且自暴自弃的将死灵魂,一个个从接连不断的挑战、惊吓中拯救出来,让观众更好地思考与品味生命真谛。这一点非常值得称道。

有评价说:“《人狼大战》用一种观影体验中的意外,用宿命感的悲情气氛和开放性的结局安排,呈现出了一种戏剧化的写实。”这是很精准、很中肯的点评,可以说是一言以蔽之了。总之,这是一部同类型的荒原求生惊悚片中少有的优秀之作,一切溢美之词都当得。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狼大战》(The Grey):只要自己不放弃,没有谁能击倒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