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五大名窑之汝窑

汝窑,五大名窑之壹,因产于汝州而得名,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故留最后作着重赏析。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为中华传统制瓷著名工艺之壹,中国北宋时期主要代表瓷器。

创烧于北宋晚期,据南宋叶置《坦斋笔衡》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

南宋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记载有“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惟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

北宋欧阳修在《归田集》中提到:“柴氏窑色如天,声如磬,世所其有,得之碎片者,以金为器。北宋汝窑彼仿佛之,当时设窑汝州,民间不敢私自烧造,今亦不可多得。”

清代梁同书在《古窑器考》中的记载:“汝窑,宋时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建青器窑,屑玛瑙为釉,如哥而深,微带黄,有似卵白,真所谓淡青色也。汁水莹厚如堆脂。底有芝麻花细小挣钉,土脉质制较官窑尤滋润。薄者难得。时唐即耀诸州悉有窑,而以汝为冠。”

“青瓷之首,汝窑为魁”之美誉,来源于其造形之秀丽,工之精湛,釉色之素雅,其品类之出众多,至今已经发现传世品类大致可分:盘口瓶、玉壶春瓶、小口梅瓶,鹅颈瓶、尊、炉、盒、碗、盆、盂、钵、笔洗、水注、盏、碟、盏托、香薰、套盒及动物雕塑等。

V-189

汝窑瓷器壹般都较小,盘、洗、碗等口径壹般在10—16厘米之间,超过20厘米的极其个别,超过30厘米的几乎没有。故有“汝窑无大器”之说。汝窑窑炉由原来的马蹄形大窑改进为椭圆形小窑炉,每窑只能装烧20厘米左右匣钵配套器物10件,由此可知汝窑无大件器物的原因。

X-2748


+-2848

汝瓷造型古朴大方,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之美妙,胎质细密、坚薄。因胎土中含有微量的铜,使胎色呈现“赤色”,又叫“铜骨”。其釉色以青色主调,有天青、卵青、粉青、青绿、豆青、淡天青、葱翠青、豇豆青、月白及天蓝等,汝窑最美的釉色是壹种青中泛蓝、纯净、温润的淡天青色,釉质青翠如脂、润泽似玉,釉面隐现出壹种柔和含蓄类似古玉般内蕴的光泽。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磬,明亮而不刺目。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

因选玛瑙入釉,使釉面抚如脂、视如玉,有稀疏的气泡,多开有疏密不等的纹片,少数有鱼棱纹,也有不开片的,其缩釉点呈羊肝色。工艺上有满釉裹足支烧,也有垫烧的。采用支钉支烧的器物通体满釉,器底留有支钉痕,支钉细小如芝麻,且多靠近圈足内墙,支钉断面处壹般呈白色。支钉数有3、5、6个之分,以 5个为多。采用垫圈或垫饼垫烧的器物圈足足端无釉,但少见。在装饰工艺上有少数刻花和划花装饰,还有龙体和乌首等装饰。少数器物有铭款,见有三种,器底刻“奉华”、“蔡”和“乙”字。

说到汝窑,就必须得提到宋徽宗。关于宋徽宗,后人对其评价“本事艺术家,奈何生在帝王家”。由此可见,世人对其艺术造诣也是有口皆碑的。宋徽宗在未年间,虽然对于政事不太勤勉,但是对于艺术真的壹丝不苟极尽完美,到了如痴如魔的地步。传说宋徽宗曾做过壹个梦,梦到大雨过后,远处天空云破处,有壹抹神秘的天青色,格外令人着迷。醒来之后,他便写下壹句诗:“雨过天青云破处”,拿给工匠参考,让他们烧制出这种颜色。壹时间,不知难倒了多少工匠,最后汝州的工匠技高壹筹,烧出了令宋徽宗满意的天青色。而天青色釉也就成为汝窑瓷器的典型特征。但在现代专家们看来,传说仅仅是传说,无论是宋徽宗的梦,还是他写的这句诗,在历史上都找不到史籍印证。汝瓷随着宋徽宗的喜爱而登峰造极,却也伴着宋朝的衰败而销声匿迹。至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都城沦陷,徽宗、钦宗以及皇室3000余人被金国俘虏,专供宫廷的汝窑就再也没有烧制过。大部分史学家都认为汝瓷不过兴盛了20年。

汝窑当时遗址是为御用窑, 为皇室生产器物是极其特殊、隐秘的事情,烧出而没有被选中的瓷器,都要悉数砸碎、毁掉、埋掉。而汝窑本身更有‘十窑九不成’之说,成器很少。再加上总共就为皇室烧了20年,汝瓷在北宋末、南宋初已属珍品,越往后越发珍贵。虽然宋徽宗亡了国,宋代也随着时间的长流灭亡了,但是汝窑的光彩壹直为后世人们传颂,各个为皇帝也都想恢复汝窑的光彩,于是壹直研究模仿,但是后世千百年间依然没有成功。

汝瓷的烧制复杂,共约七十二道工序,比如胎土淘洗,釉料配方,匣钵选择,窑炉温度等方面,差了壹点,就无法复现汝瓷的天青之色。不管是元朝的皇帝,还是明朝的皇帝们,他们都心存不甘,他们就给瓷工下严旨,必须要复原出雨过天青之色的汝窑。于是,元明两代的官府,他们都在汝州重建了更大,更多的窑口,然后就开始招募那些技术精湛的瓷工,可是这些瓷工工匠全都不成,从唐朝到宋朝积累出来的烧制天青瓷器的技术,因为战乱,已经断代了。

徽宗时代的汝窑遗品至今只有87件存品,有67件分别保存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因此,配方失传,仿制难度极其复杂,留世品也极其有限,也因此成为汝窑夺魁的重要原因。当然,就算是当时的汝窑,也到达了中国瓷器的巅峰时期,成就了中国瓷器的无价之宝。

1992年12月的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斯蒂芬·君尼库克三世收藏的北宋汝窑盘以154万美元成交。以现今的汇率来计算,那时候的154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1201.2万港元。

2012年4月的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阿尔佛雷德·克拉克夫人旧藏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以1.85亿港元的价格落槌,加上佣金共2.0786亿港元,创出汝窑拍卖新纪录。

2017年10月3日,产自古代河南的壹件瓷器——汝窑天青釉圆洗,创造了中国瓷器拍卖的世界纪录,以超过2.94亿港元的价格拍出,大幅超越此前逾1亿港元的估值。

近百年来汝窑在拍卖市场上出现不超过十次。对于瓷器收藏家来说,想拥有壹般人终生只能仰视的热点藏品,如元青花、明成化斗彩、清三代珐琅彩,只要财力雄厚,耐心期待,都还有机会购​​藏。但汝窑瓷器却是难以企及的巅峰,它是收藏家梦寐以求的梦中情人,是毕生的终极收藏。

鉴赏特征

1.香灰胎:胎质细密、坚薄,大多呈香灰色。

2.釉面莹润,有开片纹理,呈蟹爪纹、鱼鳞纹,蝉翼纹、鱼子纹、芝麻花纹;有典型的桔皮釉、冰片釉、茶叶沫。有些缩釉点呈羊肝色。釉中有少量气泡,古人称为“寥若晨星”。

3.汝窑无大件,尺寸多在20厘米以内。

4.因胎质坚薄,烧成温度不高,故器物重量略轻,没有压手的感觉。

5.芝麻钉:高濂的《遵生八笺》说汝窑“底有芝麻细小挣针”。

香港纪伯伦国际征集处刘生整理撰写
(微信手机同号如文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谈五大名窑之汝窑)